□本报记者 张海涛 本报通讯员 张仪薇
两支外省项目队伍如何在平顶山过冬至?冬至这天,记者带着好奇走进项目工地。
冬至早晨,寒气袭人,中铁二十五局平漯周高铁站前二标项目部的厨房却热气腾腾。十几名职工围在一起包饺子,厨师张猛在忙着腌肉、剁辣椒。项目部员工有九成是湖南人,当天项目部不仅准备了饺子,还有湖南的腊菜、腊肉等特色美食。
站前二标项目部负责建设平漯周高铁平顶山鲁山县至湛河区段,总长29.460公里。
热气腾腾的不止项目部厨房,还有项目施工现场。记者走进位于鲁山县马楼乡的平漯周高铁鲁湛特大桥跨沙河段工点,这里是该项目的重难点工点,共有35个桥墩和一座连续梁,目前桩基已全部完成。
今年以来,工程高效推进、有序作业。目前项目部倒排工期,压实责任,全力以赴确保平漯周高铁如期通车。
在叶县仙台镇北庞庄村,不同的项目,同样是热火朝天的施工场景。
这里是中国平煤神马集团深地盐穴大规模储氢项目,工地上储氢钻井机械轰鸣,未来将诞生亚洲首个深地盐穴大规模储氢项目。
“今天早上6点30分吃饺子,大家过了个难忘的冬至。”中石油渤海钻探储气库项目部40546钻井队队长汤锋说。该项目部员工河北人居多。因为项目工期紧张,实行三班两倒制度,只有一大早大家才能聚到一起。汤锋说,之前即使在异国他乡施工,钻井队也会提前好多天采买物资,让队员过好中国节。
冬至这天也是项目部的好日子,经过紧锣密鼓筹备,储氢一井正式鸣机开钻了。
不远处,几座风力发电机矗立在田间,向远方源源不断输送着电能。未来氢气将储存于这里的盐穴,讲述新能源故事。
平顶山市坚持“项目为王”理念,以重大项目建设夯实高质量发展支撑。2024年全市共谋划实施省、市重点项目300个,截至11月已提前一个月完成年度投资目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