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美唐河。王有庆 摄
河南艾礼富电子科技有限公司鸟瞰图。张旭 摄
①河南海川新能源开发有限公司生产车间内,工人正在进行蓝牙耳机组装。张旭 摄
②南阳中通智能科技集团有限公司工人正在进行设备检查。张旭 摄
③河南艾礼富电子科技有限公司工人正在作业。张旭 摄
□曾小小 张旭 王哲
唐河县先进制造业开发区(以下简称“唐河开发区”),于2022年3月正式设立。目前,唐河开发区四至边界面积22.47平方公里,其中规划面积14.8平方公里,建成区面积9.5平方公里。主导产业为装备制造、农副产品加工和电子信息。入驻企业288家,其中“四上”企业190家,规模以上工业企业125家。2023年在全省96个开发区营业收入200亿元以下中位居第五。2023年获得全省开发区“金星奖”——5A级投资环境开发区;被河南省版权局评为“河南省版权示范园区”;被评为“河南省循环经济产业园区”。
近年来,唐河开发区全面落实省委、南阳市委、唐河县委各项决策部署,牢牢把握高质量发展这个首要任务,统筹发展和安全,以项目为王,着力建园区,强载体;重创新,强产业;优服务,强保障。在全市率先完成“三化三制”改革,被定为全省31个开发区改革试点之一。并建成600平方米行政审批大厅,承接省市放权赋能管理权限239项,成为全市乃至全省唯一专为开发区企业服务的大厅。
穿行在唐河开发区,只见园区内塔吊林立、机械轰鸣,一批重点项目正在火热建设中,跨越发展势如破竹。
多措并举 创新招商机制
招商引资、项目建设,是唐河开发区的“永恒主题”。一直以来,唐河开发区坚持“项目为王”,把重大项目作为推动发展的“强引擎”,以优质增量的导入加快推动产业结构优化升级。
去年12月25日,走进位于唐河开发区的艾礼富智能传感器产业园,一边是大干快上的施工景象,一边是热火朝天的繁忙生产场景。
“一期建成的厂房内调试到位的设备,我们今年一月份就开始投产了,目前做的都是重庆、深圳及日本等分公司转接过来的订单。”唐河县艾礼富电子科技有限公司项目负责人王佳介绍,一期投资60亿元,将建设标准化厂房13栋,引进各类传感器智能化生产线200余条。项目全部建成投用后,唐河也将成为全省最大、全国知名的传感器生产基地。
作为全球三大磁簧传感器供应商之一,艾礼富集团拥有雄厚的研发实力和顶尖的技术团队,具备干簧管接近传感器、干簧管液位传感器、光控传感器以及刹车油壶、液位传感器模组的全产业链制造能力,产品广泛应用于汽车、智能家居、金融设备、智慧医疗等领域,与众多国际知名一线品牌建立了长期稳定的合作关系,仅刹车油壶与刹车油壶传感器便占据了全球市场份额的48%。
2022年,唐河鸿翔集团、森霸股份、海通证券、豫资集团等共同出资9.7亿元设立并购基金,收购艾礼富电子有限公司,于2023年3月在唐河县建设艾礼富智能传感器产业园。项目总投资115亿元,预计年产各类智能传感器3亿支(套),年产值60亿元,带动就业5000人以上。
“艾礼富智能传感器生产项目正是我们基金招商引进的一个成功案例。”唐河开发区招营商服务部主任方震说,基金招商已成为现阶段招商引资的重要模式,唐河也成功走出一条由“政策招商”向主动“资本招商”的发展路径。
近年来,唐河县探索“产业基金+产业园”的招商新模式,借助国有资本股权投资,相继成立农开裕鸿、鸿翔天元和中豫传感3只总量17亿元的产业基金,充分发挥基金公司专业优势和引导作用,招引一批科技创新型优质项目落地唐河。其中,利用农开裕鸿基金引进总投资18.7亿元的博蓝特半导体材料项目,已成为唐河灯具照明产业的重要补链项目;利用中豫传感基金引进一期投资60亿元的艾礼富传感器项目,带动特普生、碧思特等一批传感器生产企业签约落地。
此外,唐河开发区立足资源禀赋,发挥比较优势,以“锻造优势长板,补齐弱项短板,做强做大‘链主’企业,夯实产业链群基础,优化产业生态”为基本思路,强化产业链思维,注重上下游配套关系,通过延链、补链、强链,开展链式招商,形成具有竞争力的产业集群,为唐河工业经济高质量发展提供强力支撑。特别是灯具照明产业,目前全县关联企业10家,其中规上工业企业4家,去年1—11月产值1.3亿元,入库税收1012万元。
充分发挥唐河人口基数大,在外创业成功人士多的优势,用好用活老乡资源,以商招商。近年来,唐河县因势利导,深入实施“归雁兴唐计划”,不断创优环境、用心服企,在老乡招商方面持续取得突破。截至目前,通过老乡招商、以商招商,引进项目180个,总投资近200亿元。其中,入驻唐河开发区企业90余家,累计投资超170亿元,年纳税10亿元以上,占唐河开发区企业的60%以上。
精准发力 优化营商环境
营商环境是经济发展的基石,是区域竞争的重要“软实力”,更是推动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的“硬支撑”。
去年12月26日,在唐河开发区年产1亿件电子元器件产业基地项目现场,拌料、涂布、对辊、制片……河南海川新能源开发有限公司的一条条智能化生产线高速运转。
2023年签约落地,2024年2月投产达效!年产1亿件电子元器件产业基地项目是唐河县招商引资项目,由海川新能源开发有限公司投资兴建,总投资20亿元,分两期建设,主要生产极耳、新能源聚合物软包电池、蓝牙耳机等产品。
“项目一期占地80亩,投资10亿元,建设智慧生产车间、研发中心、展销中心等基础设施。”河南海川新能源开发有限公司董事长刘海川说,从签约到开工投产,再到招人用工,离不开唐河开发区管委会的付出。
“你看这个正在建的车子棚,上周唐河开发区的服务专班过来,看到员工充电不方便,立马就协调相关部门,给我们规划了这个能遮风挡雨还能充电的车子棚,员工们纷纷表示,这太贴心了!” 河南海川新能源开发有限公司生产经理程龙感慨道,“这种用心用情的服务态度,让我们切实感受到了唐河县一流的营商环境。”
环境如水,发展如鱼,海阔方可凭鱼跃。近年来,唐河开发区管委会坚持“服务至上”核心理念,实行“一个项目、一个领导、一个团队、一套方案、一抓到底”的“五个一”项目推进机制和领导干部帮扶联系企业机制,坚持任务项目化、项目清单化、清单具体化,优化项目管理,为所有来唐河开发区投资兴业的项目建设提供全要素保障服务,第一时间响应企业诉求,全力以赴推动项目尽早投产达效。
唐河开发区始终把营商环境建设当成大事、要事来抓,对进驻项目做好“五通一平”,做到水、电、信、气通至厂区围墙外,路修至厂区大门口,厂区内土地平整,全力服务好标准化厂房建设、招商引资、项目落地、企业生产等工作,满足企业建设需求。
高效的政务服务,优越的营商环境,让唐河成为一方投资兴业的沃土。数据显示,唐河开发区现有规上工业企业125家,省级主导产业企业67家,实现工业总产值13.52亿元,同比增长12.7%;市级主导产业企业46家,实现工业总产值11.18亿元,同比增长15.94%。
数智赋能 推进智能制造
近日,工业和信息化部公示了2023年度智能制造示范工厂揭榜单位和优秀场景名单,唐河开发区的南阳中通智能科技集团有限公司一举摘下智能制造优秀场景桂冠,南阳市仅此一家企业获得此项殊荣。
南阳中通智能科技集团有限公司是一家集智能防爆电气产品科研与开发、制造、销售及技术咨询服务的国家高新技术企业,国家科技型中小企业、河南省专精特新中小企业、河南省智能车间、南阳市科技创新百强企业,主营业务涉及防爆和热能两大领域,防爆领域研发方向为智能防爆,热能领域主要研发方向为超低氮燃烧器。拥有“河南省智能防爆设备工程技术研究中心”“河南省智能防爆电气设备工程研究中心”“南阳市暖通空调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和“南阳市石化防爆设备工程技术研究中心”等研发平台。
走进南阳中通智能科技集团有限公司新建成的标准化生产车间内,只见工人正来回穿梭,加大马力生产。防爆配电柜、防爆空调、各式防爆灯具、防爆计算机、防爆监控、防爆小屋……各类产品让人眼前一亮。
“我们的产品广泛用于石油、煤矿、生物医药等领域。目前订单量已经排到了3月份,工人们正两班倒,加班加点进行生产。”该公司行政经理李英帅介绍。
企业落地唐河后,也造福了一批在外务工人员,该公司生产总监赵晓正是其中之一。44岁的唐河人赵晓常年在深圳工作,和家人聚少离多,南阳中通智能科技集团有限公司落地唐河后,他选择回家务工,现在每天都能回到家中,和家人团聚。
“作为全国智能防爆电器产品研发的开拓者,我们将坚定新方向,探索新路径,激发新动能,全力拼发展,实现新突破,不断做大做强,为县域经济高质量发展贡献企业力量。”南阳中通智能科技集团有限公司董事长蔡权表示。
近年来,唐河县坚持创新驱动发展,实施项目建设和科技创新“双轮驱动”,以科技创新作为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加大科技创新支持力度,整合科技创新资源,积极培育各行业、各领域的排头兵,推进智能制造高质量发展。
下一步,唐河开发区继续坚持把制造业高质量发展作为主攻方向,强化统筹协调,着力补齐短板,以国家、省、市级智能制造示范项目为引领,进一步推动智能制造实现突破性、创新性发展。
创新驱动 “跑”出科技活力
近年来,唐河开发区创新发展蔚然成风,金海生物“废弃动植物油脂综合利用”项目荣获中国创新创业大赛优秀奖;南商农科荣获国家科学技术进步奖二等奖;唐河耀皓电子有限公司荣获全国创新创业大赛总决赛新一代信息技术成长组优秀奖……唐河已成为南阳市中国创新创业大赛的“尖子生”和典型代表。一个个耀眼的荣誉,交出了一份成绩斐然的答卷。
引进高新企业。坚持“质”“量”并重,唐河开发区进一步加强和改进招商引资工作,坚持从“量”的增长转向“质”的提升与优化,强化科技创新促进产业升级。2023年培育英拓智能、海宏科技、格瑞光电等18家企业申报国家级高新技术企业,累计已达66家。
培育本土企业。2023年上半年宣溢环保、诺信腾达、中盛汽配等10家企业分别被评为2023年度第一批河南省“专精特新”中小企业、河南省智能车间、工业产品绿色设计示范企业、“瞪羚”企业等。唐河开发区培育“瞪羚”企业5家,“专精特新”企业21家,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4家。
申报科技型企业。积极邀请该县科技局等部门工作人员到唐河开发区内企业逐一走访调研,讲政策,理资料,帮助符合科技创新条件的企业,指导解决申报问题,新申报科技型中小企业94个。
建立科研基地。唐河县政府投入科技类奖励资金近2000万元,深入实施科技型企业“春笋计划”、高新技术企业“倍增计划”。推动科技研发全覆盖,落实各项科技基金奖励措施,建立孵化基地。与省农科院深度合作,彻底解决产业结构层次偏低、产业链群上下游融合度低、缺乏龙头企业、科技创新作用较弱等问题。
“唐河开发区已成为县域经济发展的增长极、转型升级的突破口、招商引资的主平台、实现产业转移的主渠道、改革创新的示范区。”唐河开发区管委会常务副主任郑兴巍表示。
成就鼓舞人心,蓝图催人奋进。如今,唐河开发区正以崭新的风貌、优良的环境、创新“智”造的发展理念、开放包容和谐的姿态拥抱未来,加速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