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陶海东
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教育大会上强调,“构建职普融通、产教融合的职业教育体系,大力培养大国工匠、能工巧匠、高技能人才”,为新时代职业教育高质量发展指明了方向。在当今经济社会快速发展的时代背景下,各行各业对各类专业人才的需求与日俱增且要求不断提高,河南物流职业学院肩负着为行业输送高素质技术技能型人才的重要使命,在长期深化综合改革、提升办学质量方面进行了不懈探索,取得了明显成效。
坚持多措并举
筑牢思政教育根基
教育是国之大计、党之大计,思政教育更是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关键所在。从国家顶层设计对青年思想教育的全面布局,到社会各界齐心营造积极价值氛围的火热实践,都凸显出思政教育根基必须持续夯实、不断深耕。学校始终坚持立德树人根本任务,持续加强思政教育,大力培养新时代好青年。
一是思想引领持续增效。学校始终把加强和改进思政课建设摆在突出位置,坚持思政课建设与加强党的创新理论武装同步推进,落实新时代思政课改革创新要求。积极拓展思政课建设格局,建立学校思政课工作领导小组,党委办公室、院长办公室、党委宣传部、团委、学生处、教务处、马克思主义学院等部门重点牵头,明确各部门在抓好思政教育中的职责,各二级学院配齐建强思政教育队伍和辅导员队伍,确保事有人干、责有人负。积极开展“思政课听课月活动”,校领导坚持带头开展讲课、听课、评课,对提升课堂育人效果起到了良好推动作用。
二是“大思政”共育深入人心。学校积极与周边纪念馆、博物馆合作,共建思政教育基地并积极组织实践性教学;利用寒暑假开展“行走的思政课”社会实践活动,提高实践育人质量;积极响应省教育厅号召,开展“一站式”学生社区综合管理模式建设,充分发挥服务育人、环境育人的综合效能;积极探索和实践志愿服务与思想政治教育的深度融合,学校推普志愿服务队入选2024年“推普助力乡村振兴”全国大学生暑期社会实践志愿服务队,“微光成炬”志愿服务队被评为2023年度全省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优秀品牌,“青春说”志愿宣讲队入选河南省大学生“红旗渠精神代代传”志愿宣讲队。
三是思政矩阵强基固本。学校成立马克思主义学院,配齐配强马院班子,选拔政治素质过硬、业务精湛的专业教师或相关学科教师担任思政课专任教师,积极组织相关学科骨干教师参训,为队伍注入新鲜血液,同时深入摸索党政干部转岗兼职授课的路径,培育后备梯队;加强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核心内容的思政课课程群建设,积极构建“思政课程+课程思政”大格局,推进全员全过程全方位“三全育人”,实现思想政治教育与技术技能培养的有机统一。
强化师资培养
夯实人才培养支撑
在教育高质量发展的时代浪潮下,人才培养被赋予全新使命与更高要求,师资队伍建设成为关键突破口。学校紧扣时代脉搏,在师资培养方面长远规划、扎实推进,为提升人才培养质量打造出一套坚实有力的“组合拳”。
一是师资力量持续加强。加强师德师风建设,坚持思想铸魂,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武装教师头脑;坚持价值导向,引导教师带头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坚持言传身教,鼓励教师坚守修身立德之本;以“四有好老师”“四个引路人”“四个相统一”和“双师型”教师为标准,从师德师风、教育教学、教研科研、社会实践四个维度,实施专业带头人、骨干教师、青年教师培养工程;不断扩充教师队伍,加大教师招聘力度,近年来共招聘教师73人,为教师队伍补充了新生力量。
二是政策导向不断强化。职称评审、绩效工资改革关注度高、涉及面广、政策性强,牵一发而动全身,关乎教师切身利益,有着极强的导向作用。学校精准锚定发展方向,坚持向一线教师倾斜、向学校重点工作倾斜、向为学校发展做出突出贡献的员工倾斜,大刀阔斧深化人事制度改革,科学调整职称评审办法、奖励性绩效工资发放办法,充分调动、激发了广大教师的工作热情,积极投身学校的各项工作,为学校发展增添活力。
三是教学育人成果显著。近年来,学校教师在学术与实践领域辛勤耕耘,发表论文387篇,参编教材168本,获省、厅级优秀成果奖21项,省级、厅级各类项目立项93项、结项52项,校级课题立项103项、结项49项;师生参加各类竞赛获奖350项,其中国赛一等奖2个,二、三等奖4个,克服重重困难,实现了国家教学成果奖、国家技能竞赛一等奖、“十四五”国家规划教材、省级竞赛承办、省级名师骨干教师认定、“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获奖、河南省大学生运动会获奖、省级示范性专业点等8个零的突破;学生实习、就业备受企业欢迎,毕业生就业去向落实率稳定在93%。
注重文化育人
营造良好办学氛围
在新时代的奋进征程中,文化自信被赋予前所未有的高度,从国家对人才“德才兼备、以德为先”的殷切期许,到呼吁青年厚植家国情怀、投身民族复兴时代伟业,文化育人已成为教育使命核心内容。学校紧扣时代脉搏,全力营造底蕴深厚、活力迸发的校园文化氛围。
一是校园育人文化鲜明浓郁。学校坚持以文化人、以文育人,整体规划设计校园文化建设,着力打造富有特色的校园文化景观,铸就校园文化的“根”和“魂”。充分利用校园环境和校园楼宇设立党的二十大精神宣传栏、中国共产党人的精神谱系宣传栏、弘扬教育家精神宣传栏等,积极开展“工匠精神”和“物流特色文化”宣传教育,深入开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和清廉校园建设宣传,展示校园文化建设优秀成果,增强师生文化自信。
二是育人活动丰富多样。充分发挥学生社团育人功能,通过社团文化节传承和固化了一批具有青年特征、主题鲜明、服务学生成长成才的经典校园文化品牌活动,先后打造了华服社、书法社等40余个社团,经常性开展活动,不断增强学生的团队意识和社会责任感。鼓励学生利用课余、双休日、寒暑期等时间,积极参与社区服务、义务支教、环境保护等活动,使学生在服务社会、奉献社会过程中,深入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三是“三全育人”综合改革持续推进。学校锚定“课程思政”目标,深入推进思政课教学改革,持续推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融入教材、课堂与学生头脑。深度挖掘各学科专业课程潜藏的思政元素,从通识课到专业课,任课教师皆化身思政“播种人”,在知识讲授里巧妙融入价值引领,让思政教育无缝衔接、贯穿人才培养全程,凝聚起全员参与、全课程联动、全流程发力的协同育人强大合力,塑造全方位思政育人崭新格局。
在新时代的伟大征程中,河南物流职业学院将继续坚定不移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持续深化改革,为构建职普融通、产教融合的职业教育体系贡献力量,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努力培养更多高素质技术技能型人才。
(作者系河南物流职业学院院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