已致126人遇难、188人受伤

和时间赛跑 与严寒搏斗(西藏日喀则市定日县6.8级地震)

——各方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重要指示全力开展西藏定日县地震大救援
《河南日报》 (2025年01月08日 第 06 版)

  1月7日,救援人员在定日县长所乡班久村进行搜救。 新华社发(胡子奎 摄)

  1月7日,在拉孜县曲下镇土林村,受灾群众搬入应急帐篷。 新华社记者 姜帆 摄

  受灾情况

  综合新华社拉萨1月7日电 据中国地震台网正式测定,1月7日9时5分在西藏日喀则市定日县发生6.8级地震,震源深度10公里,震中位于定日县措果乡,震中20公里范围内有3个乡(镇、街道)驻地、27个村,人口约6900人。

  经初步排查,截至19时,定日县地震已造成126人遇难、188人受伤,28名重症人员转移到市人民医院救治;倒塌房屋3609户。

  截至7日19时,西藏共调集各级应急救援、消防救援、森林消防、公安干警、部队官兵以及社会应急救援力量1.2万余人,搜救出被困群众407人,设立14个转移安置点,转移安置受灾群众3.04万余人。

  首批中央救灾物资已运抵

  据新华社北京1月7日电 记者从应急管理部获悉,7日22时许,国家防灾减灾救灾委员会办公室、应急管理部、国家粮食和储备局向西藏紧急调拨的首批5800余件棉帐篷、棉衣被等中央救灾物资已运抵西藏日喀则定日县地震灾区,其余1.6万余件中央救灾物资将于8日陆续运抵灾区。同时,应急管理部紧急启动应急物资政社协同保障机制,协调爱心企业和有关基金会援助的应急食品、取暖炉、电热毯、帽子、围巾、手套、保暖衣等生活类救灾物资也陆续运抵灾区。

  部分路段临时交通管制

  据新华社拉萨1月7日电 为确保定日县6.8级地震抗震救灾工作顺利进行,依据相关法律法规,现决定对G318、G219日喀则部分路段实施临时交通管制。除执行抗震救灾任务的应急救援车辆、运输抗震救灾物资车辆以及指挥车辆外,其他机动车禁止进入管制区域。

  具体管制路段为:G318桑珠孜段K4872处(曲美乡三岔路口)至定日县;G219定结段K4737处至定日县;G318线聂拉木段K5218处至定日县。管制时间自7日起至抗震救灾应急工作结束,具体解除时间将另行通告。

  专家解读

  据新华社北京1月7日电(记者 叶昊鸣)定日县6.8级地震发生后,中国地震台网中心组织专家对此次地震进行研究分析,地震震中位于青藏高原的拉萨地块内部,距离地震最近的断层为登么错断裂,距离震中约11公里,震源机制为拉张型破裂。

  中国地震台网中心专家表示,印度板块与欧亚板块碰撞造成的青藏高原隆升、地壳缩短增厚和广泛的高原变形,是控制中国大陆西部构造变形的主要动力学机制。青藏高原南部地区同时受到南北向挤压和东西向拉张应力作用,高原内部发育有近南北向和近东西向的两种典型断裂。在这种强烈地壳形变作用下,拉萨地块及周缘断裂带活动尤为强烈。1950年以来,拉萨地块共发生6级以上地震21次,最大为2017年西藏米林6.9级地震。因此,此次地震属于拉萨地块的一次能量释放。

  一般来讲,一次较大地震发生后,在其震源区及邻近区域会观测到余震活动,这些余震活动随着时间的推移,在强度和次数上逐渐减弱,过程中也会存在起伏活动。原震区及附近地区近几日仍存在发生有感地震的可能。

  □新华社记者

  1月7日9时5分,在西藏日喀则市定日县发生6.8级地震,震源深度10公里,地震造成重大人员伤亡,大量房屋倒塌。

  地震发生后,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习近平高度重视并作出重要指示,要全力开展人员搜救,全力救治受伤人员,最大限度减少人员伤亡,防止发生次生灾害,妥善安置受灾群众,做好善后等工作。要加强震情监测预警,及时调拨抢险救援物资,抓紧抢修损毁基础设施,安排好群众基本生活,确保安全温暖过冬。

  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重要指示,各方力量迅速集结,全力展开搜救、救治伤员,妥善安置受灾群众,抓紧抢修受灾基础设施,严防余震、低温等次生灾害……抗震救灾各项工作紧张有序进行。

  生命至上

  全力开展人员救治

  地震灾区位于高原高寒地区,震中10公里范围内平均海拔约4471米。

  地震发生后,国务院抗震救灾指挥部办公室、应急管理部将国家地震应急响应提升至二级;国家防灾减灾救灾委员会将国家救灾应急响应级别提升至二级;中国地震局迅速启动二级应急服务响应……

  救援力量迅速集结!

  解放军和武警部队多支救援力量抵达地震灾区。西部战区设置前进指挥所,战区空军、武警西藏总队、西藏军区近两千人立体化、多层次开展救援。

  国家综合性消防救援队伍已派出1500余人、250余辆车赶赴现场开展救援。西藏消防救援总队已安排500人、90辆车、3876件(套)装备器材在营区集结待命。

  西藏出入境边防检查总站第一时间启动应急预案,第一批200余人应急救援力量,携带各类救援器材物资300余件赶赴灾区。截至15时30分,救出被困群众21名,安全转移受灾群众600余名……

  时间就是生命——

  争分夺秒!国家卫生健康委紧急调派北京协和医院、四川大学华西医院国家紧急医学救援队重症医学、骨科和急诊科等专业专家赶赴地震灾区,开展指导救治工作,周边省份国家紧急医学救援队伍做好救援准备,随时支援。

  国家疾控局迅速派出国家突发急性传染病防控队(西藏)整建制赶赴灾区;组派国家疾控局工作组于当日赶赴灾区;组织中国疾控中心开展地震灾区灾后公共卫生风险评估。

  西藏自治区人民医院已调派8辆医疗救援车辆和26名医务人员赶赴灾区,当地卫生健康部门配合有关部门开展伤员搜救等工作,灾区相关医院开通伤员救治绿色通道,伤员救援和医疗救治及公共卫生等工作有序进行。

  抓紧抢修

  打通生命救援通道

  强震来袭,当地部分水、电、交通、通信等基础设施受损。相关部门立即组织专业力量打通救援生命通道。

  交通运输部紧急部署抗震救灾工作。西藏自治区交通运输厅启动二级应急响应,定日县措果乡G219线经紧急抢修已恢复半幅通行。国家区域性公路交通应急装备物资拉萨储备中心已进入待命状态。

  受地震影响,拉日铁路停运1月7日日喀则至拉萨C886次旅客列车,加开1月7日日喀则至拉萨C924次旅客列车。中国铁路青藏集团公司对有震感的7个车站和区间,展开地毯式排查,全面检查铁路线路、桥梁等设备设施,密切防范余震和次生灾害。

  通信是抗震救灾看不见的“生命通道”,保障畅通十分关键。

  日喀则市定日县共有751个基站,截至7日13时,退服96个,退服率12.78%,影响用户600余户。

  工业和信息化部第一时间派出工作组携带卫星通信设备赴西藏组织协调应急通信保障工作,紧急调拨临近省份应急通信装备支援西藏。信息通信行业出动应急人员154人次、应急车辆57台次,开展通信设施抢修和应急通信保障。当地通信服务基本正常,受灾区域暂未出现乡镇级通信全阻。

  奔赴日喀则!地震发生后,国网西藏电力有限公司累计派出6支应急队伍共141人、40辆抢修车、17辆应急保电装备赴现场。截至17时20分,定日县县城及协格尔镇、岗嘎镇、加措乡、绒辖乡、克玛乡已恢复供电。

  截至1月7日下午,航天科技集团资源卫星中心安排卫星成像8次,及时提供灾情状况信息,持续为震后抢险救灾、灾害评估等工作提供遥感卫星数据保障和分析服务。

  妥善安置

  确保群众温暖过冬

  时值寒冬,千方百计保障灾区群众基本生活至关重要。

  在定日县,记者在现场看到,震中所在的措果乡和受灾最严重的长所乡,部分民房已经损毁,大量群众撤离到开阔地带避险。

  国家发展改革委紧急下达1亿元中央预算内投资,重点用于灾区受损道路桥梁、学校医院等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设施应急恢复建设,推动尽快恢复正常生产生活秩序。

  财政部、应急管理部紧急预拨1亿元中央自然灾害救灾资金,重点做好搜救转移安置受灾人员、排危除险等应急处置、次生灾害隐患排查和应急整治、倒损民房修复等工作。

  物资是保障灾区群众生活的关键环节。国家防灾减灾救灾委员会办公室、应急管理部会同国家粮食和物资储备局,紧急向灾区调拨棉帐篷、棉大衣、棉被等2.2万件中央救灾物资,以及高寒高海拔地区特殊救灾物资。

  中国红十字会总会启动应急响应,派出工作组及救援队员赶赴震区,现场开展灾情需求评估及救援救助工作,紧急调拨棉帐篷、棉被等救灾物资4600件(套)。

  中国气象局提升地震灾害气象服务三级应急响应为二级,西藏自治区气象局围绕震中的定日、定结等6县开展专项服务。气象部门提醒,未来三天震区及周边有4至8摄氏度的降温过程,要防范大风和降温的不利影响。

  夜幕降临,震区炊烟起。抵达定日县震区的一支救援官兵已展开炊事作业,预计可保障300余名灾区群众晚餐。

  寒冬的深夜,高原上的救援仍在持续进行中。

  (据新华社北京1月7日电)

河南日报时事 06和时间赛跑 与严寒搏斗(西藏日喀则市定日县6.8级地震) 2025-01-08 2 2025年01月08日 星期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