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石可欣
过去一年,省政协常委会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牢记习近平总书记“奋勇争先、更加出彩”殷殷嘱托,认真落实中共中央决策部署和省委要求,以“提高提案办理质量”为重点,提办结合、有序推进,推动提案工作向中心聚焦、向质量发力、向实效用功。
广大政协委员、政协各参加单位和各专门委员会聚焦国之大者、省之要事和民之关切建言献策,提出提案1645件,经审查立案1314件。省政协组织有关方面深入协商,各承办单位认真办理,立案的提案已全部办复,一大批意见建议转化为促进经济社会发展的具体政策举措,体现和落实到相关发展规划和法规制度文件中,为奋力谱写中国式现代化河南篇章贡献了智慧和力量。
为现代化河南建设出实招有新作为
提案者聚焦创新驱动发展、因地制宜发展新质生产力、推进数字化转型、提升制度型开放水平等方面提出提案。承办单位认真研究吸纳,助推高质量发展。
【提案精选】关于做强重点产业链群、培育壮大头部企业、加快化工新材料产业链建设等提案,助推了差异化支持政策和培育机制的制定实施。
关于构建科技创新大格局、抢占新质生产力发展新赛道、培育一流人才生态体系等提案,助推了重大新型基础设施建设、规上工业企业研发活动全覆盖等加快实施。
关于深化自贸区制度创新、培育外贸新动能、加快我省内河航运高质量发展等提案,助推自贸区提升行动方案、优化外商投资环境等制度进一步细化,助力“一纵三横”通江达海主通道建设。
为助力中原更加出彩聚共识有新担当
提案者聚焦全面发展协商民主、推进法治政府建设、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等方面提出提案。承办单位积极研究采纳建议,以有力举措厚植党执政的政治基础和群众基础。
【提案精选】关于加强思想政治教育、丰富协商民主实践等建议,为建设专职化思政课教师队伍、深化基层治理协商等提供了重要参考。
关于加强基层法治建设、推动矛盾纠纷多元化解、推进公共法律服务均衡发展等建议,为开展法治扶贫、深化诉源治理、清理整顿法律服务市场等提供了有益借鉴。
关于推进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示范基地建设、加强民族团结进步教育等建议,助推有关部门命名教育实践基地6个、建成主题展馆和文化公园100多个。
为推进文化强省建设建真言有新拓展
提案者聚焦传承弘扬黄河文化、优化公共文化服务供给、建设书香河南等方面提出提案。承办单位认真研究提案建议,立足文化资源禀赋和特色优势,加快推进文旅文创融合。
【提案精选】关于加强仰韶文化挖掘研究、建设博物馆群落、打造黄河文化精神标识等建议,助推了“考古中国”重大项目持续实施、中原文化特色博物馆体系加快建设、黄河文化主题文艺创作日益活跃。
关于做优特色文创产品、建好数字文旅平台、提升文旅配套服务、建设书香河南等建议,助推了文化和旅游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智慧文旅平台打造,多方助力“行走河南·读懂中国”品牌建设。
为增进民生福祉献良策有新成效
提案者聚焦高质量充分就业、高水平社会保障、高标准公共服务等民生关切事项提出提案。承办单位坚持人民至上,充分吸纳建议。
【提案精选】关于支持青年就业、细化援企稳岗政策、保障新就业形态劳动者权益等提案,有关部门积极开展公共就业服务活动,助推就业优先政策落地见效。
关于优化养老服务供给、统筹城乡养老服务体系建设、打造社区养老服务圈等提案,助推我省一系列养老服务举措出台,目前400个乡镇敬老院转型为区域养老服务中心。
关于加强信息共享推行一件事一次办、推动无障碍环境建设、加强残疾儿童康复救助等提案,有效推动了政务服务标准化试点创建、无障碍环境建设机制完善和康复医疗服务体系建设。
为加强美丽河南建设作贡献有新进展
提案者聚焦加快绿色低碳转型、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健全生态安全体系等方面提出提案。承办单位分类施策,推动美丽河南建设迈出新步伐。
【提案精选】构建黄河生态保护治理协同共治机制、守护南水北调中线水源地、推进美丽乡村建设等提案,助推了打造黄河流域美丽河南建设先行区、加快实施“清水入黄河”工程、出台提升村容村貌等政策举措。
针对筑牢自然生态屏障、推进碳汇交易、细颗粒物和臭氧协同控制等提案,承办单位加强生态保护修复监管制度建设,探索多元化生态产品价值实现模式,组织实施工业污染治理减排,促进结构性、根源性问题持续解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