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网郑州航空港区供电公司

“先行电”鼓满“港区帆” 为算力产业保驾护航

《河南日报》 (2025年01月21日 第 07 版)

  □王骋宇 陈坤

  近日,走进河南空港智算中心,高耸的塔吊矗立,混凝土搅拌车和泵车忙碌穿梭,阳光洒在工地上,为这片即将崛起的算力高地镀上了一层金色光辉。该中心全部建成后,算力规模超10万P(1P约等于每秒1000万亿次浮点运算能力),将成为中部最大、国内领先万卡算力集群,填补河南省在超大规模智算中心方面的空白,在郑州航空港区形成数据集散高地、大模型平台高地、大模型应用示范高地、人工智能企业汇聚高地。

  从2024年3月启动研讨,到2024年6月20日正式建设,再到2024年11月25日的揭牌仪式,在这场与时间赛跑的征程中,国网郑州航空港区供电公司(以下简称“港区供电公司”)充分发挥了“电力先行官”的作用,不仅抢时间、赶进度,更以政治担当统筹调配各类资源,为算力在航空港区的布局提供了坚实电力支撑,为顺利揭牌奠定坚实基础,通过与新质生产力的深度融合,谱写了电力与算力协同发展的新篇章。

  电力先行 全力护航算力布局

  在空港智算中心的建设过程中,港区供电公司也面临了诸多挑战。

  “该地块原本规划为工业用地,电力基础设施完全不匹配智算中心的高标准需求。”港区供电公司营销部副主任时孟豪回忆接到研讨任务时,感觉这是前所未有的难题。

  难在哪里?时孟豪介绍,智算中心是按照国家A级数据中心建造的,一是对安全可靠要求很高;二是需要29000容量负荷加上柴油发电机,而柴油发电机占据位置大,原有设计根本没有空间加装;三是供电资金投资大;四是时间紧,必须在2024年11月揭牌。

  但是智算中心在港区的重要地位让他们不敢丝毫退缩。为了电力供应安全可靠,港区供电公司迅速行动,组建工作专班,涵盖发展、建设、调控、配网、营销等岗位,对用电需求和供电可靠性进行摸底梳理。在不到一周的时间内,港区供电公司制定了涉及远期、中期和近期的三种供电方案。

  “业主当场就同意了。”时孟豪回忆当时的情形,谈到团队的专业、高效,以及客户至上的服务理念,言语间满是骄傲。

  从图纸审图、设备物资采购、施工到调试送电完成,双方协同并进、良性互动,河南空港智算中心项目负责人金艳鹏回忆起和供电公司一起奋斗的情形,言语中充满了感谢:“在一期工程中,港区供电公司组建专班,每周召开例会专题研究,仅用不到100天的时间就完成了3台环网柜的投运,一期变压器和配电柜到货之后,不到20天就积极协调了一期送电完成。这个速度,在港区也是屈指可数的,为智算中心的顺利投产提供了强有力的电力保障。”

  勇毅攻坚 砥砺奋进破难关

  作为中部地区首屈一指的大规模算力中心,空港智算中心首批2000P算力已于2024年11月成功投产,且按计划将于2025年第一季度达成第二阶段工程的顺利投用,届时期望实现运算峰值高达10000P的超强算力规模。

  为切实保障智算中心持续攀升的用电需求,港区供电公司精心谋划了二期与三期电力设施建设蓝图。据悉,二期项目已申报6台环网柜,且审批流程业已圆满收官,当下正处于电缆生产的关键进程之中。预估至1月下旬,将足以契合10000P算力的用电所需。与此同时,为全方位满足年用电量需求,空港智算中心三期将自主构建一座110千伏的变电站,当前报审及系统接入方案的批复事宜均已妥善完成,即将步入招标与建设的攻坚阶段。

  无论是电力增容抑或是系统改造,港区供电公司展现出的高效执行力都令金艳鹏感触颇深。他详细核算道:“伴随110千伏变电站的竣工启用,每度电成本可节省8分钱,总体核算下来,一年能够节省高达2000万元的电费开支,为中心的长期稳健运营筑牢了坚实根基,提供了强劲有力的支撑保障。”

  降本增效 推动绿色算力发展

  在智算中心的机房内,上千台服务器整齐排列,犹如科技矩阵,在风冷与液冷技术的双重守护下高效运行。据了解,15个模块化机房一期规划算力为30000P。

  数据行业向来以高耗能而被大众所熟知。鉴于智算中心全年无休且需持续稳定运行的特性,其对电力供应的持续性以及供配电系统的稳定性有着极为严苛的要求。在智算中心能源结构处于革新转型的关键时期,电作为其核心能源来源,供配电系统无疑成为首当其冲需要变革创新的核心环节。

  走进9号楼,映入眼帘的是其规模宏大的布局,总面积达18000平方米,其中半数空间被规划用作配电房建设。为充分满足如此庞大的电力需求,每栋楼的特定两层均配备了先进的储能电站,所采用的是太湖能谷的铅碳电池。

  “这些储能电站在电力负荷处于低谷阶段时进行充电储能操作,而当白天电费处于高位时段则放电释能,通过这种削峰填谷的运作模式,每年大约能够节省200万元的电费开支。”金艳鹏介绍。这一创新举措不仅极大地缓解了电力供应方面的压力,而且为智算中心后续的降本增效工作创造了极为有利的条件。值得一提的是,每栋楼还精心设计了两层电池组,其总储能容量高达60兆瓦时,能够与电力供应系统形成良好的互补协同效应,从而进一步显著提升了整体的节能成效,成功将POE值压低至1.2以下。

  2024年以来,国家发展改革委、国家能源局、国家数据局积极部署,在规划、建设、生产、传输、调度、市场等多个环节进行有序统筹,致力于获取更为充裕稳定、绿色低碳且经济可靠的算力与电力资源。算力和电力,作为现代社会的两大核心基础设施,正逐步迈向深度融合与协同发展的新阶段。

  国网郑州航空港区供电公司精准洞察机遇,以前瞻性战略眼光,全力推动“电力+算力”深度交融与协同共进,为郑州航空港打造成“人工智能之城”“算力之都”筑牢坚实根基。

河南日报专版 07“先行电”鼓满“港区帆” 为算力产业保驾护航 2025-01-21 2 2025年01月21日 星期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