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李筱晗
“以前用液化气瓶时,经常菜炒到一半没气了,特别麻烦。换成管道天然气后,再也不用担心这个问题了。”1月19日,说起“瓶改管”用气改造,郑州市工人路上的一家扣碗餐馆老板张女士赞不绝口。
“做生意是为了挣钱,但安全更重要。”回想起推行“瓶改管”用气改造前的日子,张女士坦言不堪回首。为了不耽误做生意,之前店里至少得备两个液化气瓶,不仅占地方,还存在安全隐患。
去年11月,改用管道天然气后,张女士做生意不仅更有“底气”了,还省了一大笔成本。
“用液化气瓶时,每月需要4000元左右,改用管道天然气后,每月用气不到3000元,一年省下1万多元。”张女士高兴地说。
相邻的面馆老板常崇永,同样对“瓶改管”用气改造深有感触。“安装管道天然气后,电磁切断阀、可燃气体检测等设备一应俱全,一旦漏气,报警装置立刻响起,气源立即被切断,感觉特别安全。”常崇永说。
围绕群众关心的“瓶改管”手续办理、改造安装政策等问题,记者也采访了相关部门。
“依照省市相关政策要求,公司成立了工作专班,出台‘一口价’、分期付款优惠政策等措施推动工商业用户‘瓶改管’工作。为了最大限度降低用户用气成本、提升安装便利度,商户只要申请‘瓶改管’,我们第一时间上门免费勘现、现场受理,让商户换装管道燃气‘零跑腿’。同时,针对商户集聚区域联排改造项目推出优惠政策,不断提高商户对‘瓶改管’的积极性。”郑州华润燃气股份有限公司相关负责人介绍,现在办理,商家还可享受“瓶改管”30%的安装费用优惠。
这只是我省持续推进非居民用户“瓶改管”改造民生实事的一个缩影。全省各地在推进“瓶改管”工作中,亮点频现:郑州市着力打造“瓶改管”工作示范点,统一建设联排燃气管道,对示范点的液化气进行整体燃气改造,对符合改造条件的液化气用户应改尽改;平顶山市推出预存一定额度的燃气费免费改造施工的优惠政策,进一步提高用户改造积极性;洛阳市、鹤壁市通过开展集中培训活动,详解国家相关政策要求及管道燃气使用安全常识,引导和提升用户改造意愿。
2024年,我省将“推进城镇非居民用户‘瓶改管’改造”列为十大重点民生实事。据省住房城乡建设厅统计,2024年全省完成城镇非居民用户液化石油气“瓶改管”改造13.2万户,超额完成全年目标任务。
“燃气安全涉及千家万户,扎实推进‘瓶改管’工作,让经营商户方便安全又实惠,对提高城市安全水平更是具有重要意义。”省住房城乡建设厅相关负责人表示,将全面系统指导各地科学谋划、扎实推进非居民用户“瓶改管”工作,守牢燃气安全底线,切实保障社会公共安全和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