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实干作答 用实绩交卷

以高质效履职奋力书写郑州检察新篇章

《河南日报》 (2025年02月09日 第 04 版)

  □周庆华 周航 刘铭楷

  岁序更替,华章日新。时间的长河奔涌向前,奋斗的步伐永不停歇。

  回望2024年,郑州检察机关以奋斗起笔。在市委和省检察院坚强领导下,在市人大及其常委会有力监督下,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习近平法治思想,深入贯彻党的二十大和二十届二中、三中全会精神以及省委、市委全会精神,深化落实市十六届人大二次会议决议,拼搏进取、奋勇争先。

  回望2024年,郑州检察机关以实干作答。忠实履行法律监督职责,高质效办好每一个案件,持续做实为大局服务、为人民司法、为法治担当,各项检察工作取得新成效、展现新局面。

  回望2024年,郑州检察机关以实绩交卷。全年共办理各类案件43469件,88起案件入选全国、全省检察机关典型案例,53个集体、61名个人受到省级以上表彰表扬。

  在服务大局中彰显使命担当

  “检察机关积极帮助我们挽回损失,严厉打击侵权行为,有效保护了企业的品牌价值。”在好想你健康食品有限公司,全国人大代表、该公司董事长石聚彬对前来走访的郑州航空港区检察院检察官说。

  作为最高检知识产权办公室确定的全国检察机关知识产权检察办案联系点,郑州航空港区检察院在全省率先建立知识产权权利人保护库,畅通与权利人常态化联络,健全知识产权权利人全方位全流程保护机制。

  一年来,郑州检察机关紧紧围绕发展第一要务,充分运用法治力量服务保障全市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

  坚决维护国家安全和社会稳定。全面准确落实宽严相济刑事政策,坚持“该严则严”,批捕8074人,起诉17702人。管城回族区检察院办理的一起组织、强迫卖淫恶势力犯罪侦查活动监督案,追捕追诉漏犯30人,追诉漏罪63起,获评全国检察机关“十大优秀侦查活动监督案例”第一名。依法“当宽则宽”,不批捕4351人,不起诉3358人,切实推动轻罪治理,促进社会内生稳定。

  聚力服务保障重大战略实施。围绕黄河重大国家战略,起诉破坏环境资源类犯罪162人,办理涉环境资源公益诉讼案件144件,助力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围绕扩大高水平对外开放,办理涉外、涉港澳台案件186件,平等保护中外当事人合法权益。围绕服务郑州打造科技创新高地,探索构建知识产权保护工作机制,起诉侵犯知识产权犯罪408人,以“专业精尖”服务护航“专精特新”发展。

  助力打造一流法治化营商环境。依法平等保护各类经营主体,办理涉企案件797件。起诉破坏市场经济秩序犯罪215人,推动清理“空壳公司”125家,督促清理涉企“挂案”22件,监督纠正解除违法“查扣冻”企业财产700余万元。荥阳市检察院办理的涉企行政处罚信用修复检察监督案,督促撤销或终止6200余条行政处罚公示信息,帮助2183家企业退出信用“黑名单”,避免企业在招投标、市场准入等方面受到不利影响。

  立足办案助推社会综合治理。制发社会治理类检察建议124件,采纳率100%,推动从个案办理“治标”向类案监督“治本”延伸。持续推进信访工作法治化,充分运用领导包案、检察听证、多元救助等措施,化解信访积案296件,化解率100%。

  在回应关切中践行为民初心

  “我有5个‘爸爸妈妈’,小时候觉得很幸福,可现在不这么想了,我多想有一个真正的家呀!”面对当事人虽由多人抚养照看,但监管教育主体存在缺失的情况,中原区检察院以“全面调查评估+家庭教育指导”破解“共同事实抚养家庭”监护难题,实现从“无人管”到“专人管”,从“管得了”到“管得好”,该案入选最高检、全国妇联、中国关工委联合发布的典型案例。

  一年来,郑州检察机关坚持以人民为中心,持续做实人民群众可感受、能体验、得实惠的检察为民。

  加强民生司法保障。办理各类涉民生案件3127件。聚焦食药安全,起诉危害食品药品安全犯罪180人,办理相关公益诉讼案件71件;聚焦医保基金安全,办理相关案件50件;聚焦生产安全,起诉相关犯罪87人,围绕高层电梯安全、消防登高面等开展专项监督,督促消除安全隐患2622处。

  强化特殊群体保护。呵护“小幼苗”,从严惩治、依法起诉性侵、虐待等侵害未成年人犯罪774人;关爱“夕阳红”,常态化打击整治养老诈骗,起诉骗老欺老虐老犯罪36人;保护“半边天”,起诉侵害妇女权益犯罪443人;关怀残疾人,督促医疗机构整改无障碍设施200余处;关心农民工,市检察院与市工会等单位会签劳动法律监督协同联动工作实施意见,帮助91名农民工追回欠薪461万元;守护“国防绿”“英烈红”,开设涉军、涉英烈案件“绿色通道”,1起涉军司法救助案件入选省检察院典型案例。

  在监督办案中守护公平正义

  “146家游泳场所补齐了许可证,场馆内救生设施、救生器材、救生员配备数量等均符合国家标准……”在郑州市检察院对全市游泳场所开展回访调查时,相关整改情况让检察官颇感欣慰。该院聚焦全市高危险性体育项目经营场所存在的安全隐患问题,督促相关部门建立常态化监管机制,有效防止伤亡事故发生,该案被最高检公益诉讼研究基地评为精品案例。

  一年来,郑州检察机关始终把提升法律监督质效作为立身之本,通过“高质效办好每一个案件”,维护司法公正、守护公平正义。

  做优刑事检察。深化立案和侦查活动监督,监督立案252件、撤案237件,纠正漏捕漏诉756人;纠正侦查活动违法2989件,采纳率97.4%;强化刑事执行和监管执法监督,不断完善“派驻+巡回+科技”监督机制,对辖区内6所监狱、7个看守所、15个社区矫正机构实现巡回检察全覆盖。

  做强民事检察。秉持精准监督理念,办理各类民事监督案件1497件。对民事生效裁判提出抗诉、提请抗诉和发出再审检察建议228件;会同有关部门建立虚假诉讼防范、发现、追究和制裁机制,监督纠正“虚假诉讼”65件,有力维护诉讼秩序和审判权威。

  做实行政检察。加大行政诉讼活动监督力度,监督纠正审判程序和执行违法220件,同步监督行政机关违法行政行为27件;围绕卫生健康、营商环境等社会关切问题,发出行政非诉执行监督检察建议90件,既维护司法公正,又促进依法行政。

  做好公益诉讼。突出抓好“4+11”公益诉讼法定领域办案工作,立案580件,磋商、制发检察建议或公告410件。依法提起诉讼19件,全部获法院裁判支持,以“诉”的确认体现司法价值引领。

  在蓄势聚能中赓续前行力量

  “新郑市检察院研发的‘人大代表建议、政协委员提案、政务服务便民热线留言融合发现公益诉讼线索监督模型’,聚焦群众反映强烈的公益诉讼问题,两级院应用模型批量筛查线索5099条,监督成案2534件,同比增长了8倍……”在郑州市检察院,该院信息技术部门负责人介绍该院实施的“数字检察战略”,2024年,两级院研发大数据法律监督模型27个,其中8个被最高检在全国推广,11个基层检察院在全国大数据法律监督模型推广应用活动中进入前100名。  

  一年来,郑州检察机关坚持把抓基层打基础作为长远之计和固本之举,持续夯实郑州检察事业长远发展的根基。

  加强政治建设凝心铸魂。强化理论武装,市检察院理论学习中心组被评为全市中心组学习示范班。推进党建与业务深度融合,8个检察品牌被省检察院评为“十佳”或“优秀”品牌。

  人才强检提升队伍素能。通过开展全覆盖培训、全岗位练兵,分条线举办业务竞赛,组织论辩赛、庭审观摩等活动,队伍专业化水平得到持续加强,21名干警在最高检和省检察院业务竞赛中获评“标兵”“能手”。金水区检察院“金育良才”人才建设品牌入选全国检察机关特色品牌。

  从严治检推进自我革命。深入开展学习教育,抓实党风廉政建设和清廉机关建设,持续净化政治生态。扎实开展群众身边不正之风和腐败问题等6个专项整治活动,筑牢公正司法“防火墙”。

  自觉接受社会各界监督。两级院向同级人大及其常委会报告工作52次,高标准办理人大代表建议和政协委员提案24件,代表委员满意率100%。邀请听证员、人民监督员、人大代表、政协委员和社会各界代表,参加检察听证、检察开放日、听庭评议、案件评查等活动3923人次,面向社会公开选聘听证员、“益心为公”志愿者1085人,从人民群众参与和社会各界监督中,汲取检察工作创新发展的不竭动力。

  关山初度尘未洗,策马扬鞭再奋蹄。2025年是“十四五”规划收官之年,也是“十五五”规划谋篇布局之年。

  郑州市检察院主要负责人表示,2025年,全市检察机关将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习近平法治思想,始终坚持党对检察工作绝对领导这一首要政治原则、国家法律监督机关这一宪法定位、以人民为中心这一根本立场、实事求是这一工作方法,以“高质效办好每一个案件”为工作主线和价值追求,以“全省争第一、全国进一流”为目标定位和精神状态,奋力书写郑州检察工作新篇章,为奋力谱写中国式现代化河南篇章作出新的更大贡献。

河南日报要闻 04以高质效履职奋力书写郑州检察新篇章 2025-02-09 2 2025年02月09日 星期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