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赛促教培育人才 苦练技能成就梦想

技能成才的故事如此动人

《河南日报》 (2025年02月11日 第 07 版)

  2月6日,李铮在集训基地练习技能。

  □本报记者 王向前 文/图

  梦想是前行的明灯。新的一年里,很多人都有自己的奋斗目标和梦想。对于来自方城县20岁的李铮来说,他今年的梦想是在第三届全国技能大赛中获奖。

  用直尺测量两块木板之间的宽度误差,拿扳子查看固定木板的螺丝是否牢固……2月6日上午,在位于郑州商业技师学院的世界技能大赛混凝土建筑项目中国集训基地内,李铮不急不躁地按照老师教导的方法练习技能,向着圆梦之路稳步前行。

  紧扣产业发展开设专业,以赛促教培育人才,近年来,我省在技能领域的“新”与“变”中积极探索,技能成才成功的动人故事越来越多。

  技能强了信心足

  作为第三届全国技能大赛混凝土建筑项目的备赛选手,春节前才到家的李铮,大年初六就回到学校,拿起工具开始了训练。

  “从踏进这所学校起,我就对学习混凝土建筑项目技能产生了兴趣,觉得鼓捣各种工具挺开心,也愿意在这个行业搞出点名堂。”他说,“大赛是一场公平的竞争,技能高者胜。我距离今年在家门口举办的第三届全国技能大赛的舞台越来越近了,不过要想在大赛上拿到名次,就必须刻苦练习,一点也不敢松懈。”

  混凝土建筑赛项培养的是建筑领域的高技能人才,比赛时两位参赛选手相互配合,完成识图放线、模板制作、搭建和拆除、混凝土浇筑和养护、钢筋加工与绑扎等模块任务,最终成型一个高标准、高精度、高颜值的建筑作品。

  李铮介绍,赛项工序非常复杂,精度要求高,并且搬运材料得靠手工,既考验技能又考验体力。而他选定了这个赛项后,从来没有动摇过。“我个人这几年的变化是非常明显的,一方面学到了许多知识和专业技能,增强了本领,另一方面性格也开朗了许多,对自己的未来更有了信心。”

  训练是枯燥且辛苦的,父母知道孩子的付出后,心疼之余是大力支持,觉得孩子成长了许多。李铮则用一块块奖牌向家人汇报着个人的成长。这些年来,他不但在多个技能大赛中获得荣誉,还获得过国家奖学金,到手的6000元奖励切切实实减轻了家庭负担。

  高手引领成才路

  初中毕业时,李铮也曾为未来迷茫,但他最终选择了学习技能的道路,让自己的天地为之一宽。

  他的老师是世界技能大赛特别赛混凝土建筑项目铜牌获得者张阳光。看着李铮和伙伴们动手制作出来的混凝土墙体模板,张阳光一一点评,告诫大家在训练中的注意事项。他说:“目前阶段,主要训练备赛选手们的心理承受能力和职业素养,强化他们的综合素质。对选手来说,比赛中不管遇到什么情况,都要沉着应对,不能慌乱。”

  李铮听得认真,记得详细,“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有这么好的老师教导我们,能让我们在备赛过程中少走很多弯路,更能让我们学到真本事,我必须珍惜这样的机会。”

  “通过参与职业技能竞赛,学生们深化了对专业技能的理解,提升了创新思维,锤炼了团队协作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这些举措为学生营造了良好的探索和创新环境,对加快培养具有良好素质的优秀技能人才起到了重要推动作用。”郑州商业技师学院党委书记、院长张道勇说。

  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相关负责人介绍,结构性就业矛盾的根源在于人力资源供需不匹配,解决的关键是提高劳动者职业技能水平。近年来,我省深入推进“人人持证、技能河南”建设,持续健全职业技能培训制度,扩大中高级技能人才供给规模,促进劳动者实现技能就业、技能增收。

  莫问前方景,但行脚下路。相信在不久的将来,李铮和他的伙伴们必将成为支撑中国制造、中国创造的重要力量。

河南日报基层之声 07技能成才的故事如此动人 2025-02-11 2 2025年02月11日 星期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