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与元宵

《河南日报》 (2025年02月12日 第 08 版)

  □侯超娅

  百节年为首,过年是中国人最盛大隆重的古老传统节日,其“团圆迎新、祈福纳祥、繁荣兴旺、和谐安宁”的精神内涵,成为中国人亘古不变的文化情缘和精神图腾。

  年是什么?年是中国人的“元”!元宵节是什么?是盛大中国年最美丽的凤尾。

  元者,首也。每到过年,无论身在何处,心向往的是家的方向,任何大事要项,要等先过了年再商量。

  元者,根也。任何豪宅别墅高档洋房,抵不上乡村那个栽着泡桐树的矮墙小院。因为家是每个人的来处,那里有生养咱的爹娘。此时此刻,年迈母亲正在寒风中的村口翘首期盼儿女归乡,稚气儿童手牵阿黄等待将要回家的爹娘。为此,外出务工的柴舜耀,跨越2700多公里,从福建厦门回到甘肃兰州的家乡,春运成为满载乡愁的路线图,再远的路也挡不住回家的脚步,数亿人的大迁移成为中国春节前后独特景观。

  元者,生命力也。不管富裕贫寒,过年,孩子们都会收到父母馈赠的压岁钱,期盼孩子们平安健康吉祥。走亲访友,兜里要备上几个红包,见到谁家孩子,就发给一个红包。“幼吾幼以及人之幼”,愿孩子们都茁壮成长,“雏凤清于老凤声”。因为孩子是家的未来,是家的希望。

  元者,众也。临近年节,天南海北的子女,五湖四海的兄弟,以家为圆心,聚拢而来。家人团聚,亲朋相邀,具鸡黍,备清酒,珍馐佳肴庆团圆。“妈妈准备了一些唠叨,爸爸张罗了一桌好饭”,一家几代人,围坐在餐桌旁,吃着久违的家乡菜,那么香甜,那么顺口。疏离已久的亲人们欢声笑语,推杯换盏,俨然一幅甜蜜醉心的“合家欢”画面。故园情怀,家人亲情,父母恩、兄弟情、姐妹谊,更有下一代娃娃孩童春花般灿烂的笑容,百灵般清脆的笑声。情感交融发酵,平淡的生活升华为浓浓的美酒,滋味美妙。

  元者,祥瑞也。过年期间,家家户户贴春联、放鞭炮,祈祥纳福,歌舞升平。除夕的爆竹是为过去送别,无论过往给了我什么,都是人生的阅历,岁月的馈赠,给过去一个仪式,是对过往的感恩尊重。初一的鞭炮是在为未来祈福。“一元复始、万象更新”,过去已矣,未来可期。年让我们养精蓄锐,休养生息,激励你重整旗鼓,铆足干劲,踔厉奋发。“梦虽遥,追则能达;愿虽艰,持则可圆”!

  过了年会迎来一个盛大的元宵。打铁花绚烂已极,瀑泄星舞,金花火雨,震撼。元宵的舞狮队吸睛,热烈的狮子能带来幸福吉祥和红火财运,家家户户都喜欢。舞龙队高举着威武的龙头和长长龙身,打着灯笼火把而来,蜿蜒的火龙,如同来自岁月深处的闪电,而高亢激昂的锣鼓声,正努力叫响春天。

  盛大的元宵里当然有花灯。满街灯笼高挂,各有各的灯语。如果灯笼会说话,元宵之夜的万千灯笼,诉尽了凡人的千言万语。满街灯笼与万家灯火相互映衬,渲染出岁月静好,令平凡的我们内心妥帖安稳。

  当然还有元宵,颗颗珍珠入锅,水沸浮起,如一个个小小圆月,内蕴玫瑰、金桂、黑芝麻、豆沙、冰糖、橘饼等甜蜜之物。碗中的月和天空真实的月,给平凡的我们提供着欢乐与慰藉。

  过了元宵节,昭示着一年一度最盛大的年节都过完了,我们都要离开家,奔赴祖国的东西南北,投入各行各业的建设,把“家庭和美、岁物丰成、国泰民安”的期盼变为“积极进取、奋发有为”的行动律令,以蛇行千里的劲头,共同书写中国式现代化新篇章。

河南日报中原风 08年与元宵 2025-02-12 2 2025年02月12日 星期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