卫辉:筑牢微网格 激发新动能

《河南日报》 (2025年02月13日 第 03 版)

  □本报记者 赵振杰 代娟 本报通讯员 李娟 王全胜

  2月12日上午,走进卫辉市汲水镇建设路社区大同人家小区,映入眼帘的是小区干净整洁的环境和居民随处悠闲散步的和谐画面。“您要是半年前来,小区脏乱差,群众怨气大!”小区网格员、居民代表张成笑着跟记者介绍,“多亏全市搞的‘网格化’治理,如今小区有人管,环境大变样。”

  大同人家小区的变化,源自卫辉市构建“社区+小区党支部+业主委员会+网格化”管理模式,筑牢“微网格”,提升社会治理动能的具体实践。

  大同人家小区建于2010年,共有7栋192户800余人。几年前,因物业管理费连续上调未与业主达成一致意见,导致原物业公司撤离。小区一度陷入管理混乱,人居环境脏乱差,群众日常生活受到严重影响。

  近两年来,汲水镇建设路社区党支部按照卫辉市党建管理要求,在大同人家小区成立“居民自治”业主委员会,健全小区网格员工作机制,构建“乡镇党委—社区支部—物业党支部—楼栋党小组—党员中心户”五级组织体系,零距离解决群众关切问题,实现了由“乱”到“治”、由“陌邻”到“睦邻”、由“无人管理”到“共建共治共享”的蝶变。

  卫辉市坚持党建引领网格化管理,运用“党建+网格化+大数据”一体化机制,创新数智融合载体,筑牢“微网格”,激发基层治理强大动能。目前,全市共建立四级网格1797个,配备网格长、网格员1800余名。同时,以党员联户制度为抓手,全市8069名党员联系群众8万余户,有效延伸服务“触角”。

  今年以来,卫辉市持续按照“一档一群 五进四有”工作机制,掌握每家每户实际情况;同时,按照社区基本架构分级建立微信群,实现信息畅通。组织动员“两代表一委员、机关党员干部、社区工作人员”走进庭院、嵌入网格,达到有人管事、有章理事、有钱办事、有地说事的实际效果。

  依托市综治中心打造县级矛盾化解平台,将法律援助、公证、矛调中心、诉调中心、心理服务中心融入平台,集中设立住建、人社、环保、城管等重点职能部门联合接访窗口,推动各类网格“多格合一”,实现一站服务、一站化解。创新开发综治APP,将农业农村、乡村振兴、消防、卫健、教育等部门全面“入网、入格、入APP”,实现了“小网格”推动“大治理”的良好效果。

河南日报要闻 03卫辉:筑牢微网格 激发新动能 2025-02-13 2 2025年02月13日 星期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