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柳编闯出大市场

《河南日报》 (2025年02月13日 第 03 版)

  □本报记者 王歌 本报通讯员 冷雷

  2月11日,在信阳市固始县三河尖镇柳编产业园工坊内,一根根柳条在村民们的指尖翻飞,“跳起了华尔兹”,变成精巧的花篮。不远处,海关关员正在对一批重1.1吨的柳编织篮进行检验检疫。这些产品经检验合格后,将在48小时内悬挂在泰国曼谷大街小巷的商店里。据信阳海关统计,2024年,该关监管出口柳编等竹木草制品3465批,货值7.3亿元,远销美国、日本、韩国、泰国等20余个国家和地区。

  柳编是大别山革命老区的传统手工艺品,因材料天然、造型精美在国际市场上备受青睐,固始县有“中国柳编之乡”的美誉。然而,受限于原材料供应、生产工艺、物流运输等因素,柳编出口一直面临着诸多挑战。“信阳当地从事出口竹木草制品的企业有近百家,其中大部分为中小型企业。”信阳海关综合业务二科科长张秋华介绍,“不同国家对竹木草制品的检验检疫要求也不同,及时掌握进口国的有关规定至关重要,如果没有达到标准,产品就有被退运、销毁的风险。”

  为进一步支持竹木草制品扩大出口,信阳海关组建老区振兴服务队,坚持送政策上门,建立“原料种植—工艺设计—生产加工”全链条技术指导机制,通过“线上课堂+线下实训”模式,累计培训企业质量管理人员300余人次,帮助企业构建符合国际标准的质量管理体系。“海关为我们详细解读进口国对竹木草制品的法律法规和检验检疫要求,指导我们严格按照标准进行防虫防疫、熏蒸等处理,帮助我们的产品顺利出口。”河南达林工艺品制造有限公司负责人任柯说。

  信阳海关还创新出口竹木草制品“远程属地查检”监管新模式,将查检作业时长压缩至2小时以内,确保即报即检、合格即放,为企业节约成本的同时大幅提升通关效率。

  “助力老区竹木草制品走出去,带动群众增收致富,是我们强监管、优服务的内生动力,更是推动老区高质量发展的具体举措。”信阳海关副关长甘祥坤表示,下一步,信阳海关将在促进竹木草产业外贸新发展上继续发力,推动老区将“指尖技艺”转化为“指尖经济”;同时,我们还将深度调研挖掘,助力更多像柳编这样的传统产业在开放浪潮中焕发新生,促进老区外贸发展走得更远。

河南日报要闻 03小柳编闯出大市场 2025-02-13 2 2025年02月13日 星期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