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①亳都·新象今年将开街迎宾。

②金岱智慧产业园已入驻企业180余家。

③阜民里文化街区。

④管城汇聚生物医药企业2000余家。图为河南张仲景仓储库。

⑤郑州商都古城旅游区。

春节期间,管城回族区中原黄金珠宝时尚消费中心销售火爆。
□王豫襄 刘博闻
“岁序常易,华章日新。”时间镌刻下奋进的印记。
郑州,一座有着3600多年建城史的城市。作为郑州商代都城遗址主要所在地和郑州市中心城区,管城回族区从历史深处走来,全面提速“古都新生、老城复兴”,千年商都焕发勃勃生机。
乙巳蛇年春节,是“春节”申遗成功后的首个春节,年味儿在管城浓得溢了出来,吸引八方来客。
“这已完全不是记忆中的老管城了,变得新潮、有味、可亲。”春节期间,逛街区、赏民俗、看灯展、品美食、进文博场馆,回到老家过年的李克带着妻女绕着古城垣来了一场深度游。
越来越多的人涌向管城,用全新的目光打量这个历史悠久、底蕴深厚而又充满活力的老城区。
奋斗赋予时间以意义。一串串数字为管城高质量发展写下新的注脚。2024年,全区经济总量跨上800亿元新台阶,地区生产总值完成805亿元;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增速31.8%,连续两年保持郑州市内六区第一;社消零总额达637.4亿元,规模稳居全市第三;挂牌成立河南自贸试验区郑州联动创新区管城片区,引进省内域外资金131.1亿元、跨境电商交易额59.22亿美元、外贸进出口额约130亿元……经济社会发展“稳中有进、进中向好、好中向新”。
重要的时间节点,关键的奋斗坐标。2025年是“十四五”规划实施收官之年、“十五五”发展谋篇布局之年。站上新起点,管城回族区提出要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深度融入新发展格局,聚焦省委提出的“四高四争先”,踔厉奋发、笃行不怠,以蛇行千里的劲头干出“挑大梁、走在前”的大担当,为奋力谱写中国式现代化河南篇章增光添彩。
击鼓催征不下鞍,一春竞过又一春。
厚植文旅融合优势——焕发商都新魅力
在郑州过年,哪里特有氛围感?
最是佳节时,夜市灯如昼。阜民里的百米长街化作流光画卷,复古时尚街区与未来感光影交织,随手一拍就是“国风大片”。人们不禁直呼:“这才是郑州该有的过年仪式感!”
在管城,除了吃住行游购娱,春节还有别样的打开方式:文博场馆过个“文化年”,各色市集过个“非遗年”,特色街区过个“新潮年”。
年味最管城。这次第,怎一个“潮”字了得!“‘郑州一环’变得像个大景区,年味儿浓,文化味儿也浓,咱老百姓就喜欢这红红火火的热闹劲儿。”郑州市民张瑞丹不禁点赞道。
每逢佳节倍出圈,何以是管城?
“商都管城,郑州之根。”近些年来,管城回族区坚持把城市更新与文物保护、活化利用相结合,让历史文化和现代生活融为一体、相得益彰。
千年商城,城址不移、文脉不断;巍巍亳都,与古为新、风华再现。在这里,更能读懂郑州的“古韵新风”。
——竖起文化新地标。
品读郑州之城,从商城遗址开始。
4.5公里城垣全线贯通,郑州商都古城旅游区成功创建国家4A级景区,沿城垣遗址构建起“博物馆群+大遗址公园”文明展示体系。
郑州商城国家考古遗址公园、郑州商都遗址博物院、东城垣遗址博物馆、丝路文化博物馆、时光记忆馆、郑州商都文化中心等竖起一个个文化新地标、变身一个个“网红打卡地”,文化建筑与古老城墙交相辉映,构筑王城意象、彰显文化尊严,让人们更好地“行走河南、读懂中国”。
——管城Citywalk“最郑州”。
行在管城,超有逛头。
东线为商都文化体验游径,游客可以漫步城墙,读史、研学、赏景,亲身感受历史遗迹的沧桑与厚度;西线为休闲市井烟火游径,游客可以穿越街巷,探访、品读、打卡,细细体会市井烟火的特色与魅力。
“商都文化+市井烟火”,两条具有国际范、中国味、河南韵的游径一动一静间,尽显城市温度与馥郁人文。
——老街老巷焕新彩。
从“网红”到“长红”,阜民里惊艳了人们,也惊艳了时光。
“只一眼、见河南”“老郑州、新青年”。这条紧邻商代遗址西南城垣、寓意物阜民安的百年里巷,曾经集中连片的棚户区在城市有机更新中变了模样、留了韵味、添了朝气。年轻人特别喜欢这种复古环境与潮流元素混搭的调性,络绎不绝地前来打卡。
“这是一件共创的文旅融合作品,依托商都街巷原始肌理以及建筑空间形态进行‘爆改’,整个街区已全部建成开放,植入了策展型零售、潮流买手店、潮牌服饰店、时尚餐饮、沉浸式剧场等新业态。”据郑州建中商城文化旅游开发管理有限公司总经理郭凯介绍,作为2025年“春满中原·老家河南”主题活动的主会场之一,春节期间,平均每天有六七万人来到阜民里,见“郑”欢喜年。
老街不老,又趣又潮。顺城街、平等街获评省级旅游休闲街区和省特色商业街区;南关8号文创园新晋潮流打卡地。
更多“惊喜”正在管城生发。
南临陇海高架,北临阜民里,东接熊耳河畔,北庆里1926片区有机更新项目已全部建成,今年全面开街后将成为郑州首个原味漫生活体验街区。
郑州文庙和东南城垣之间,亳都·新象项目拉满人们的期待值,再过一段时间也将正式开街迎宾。这如同一个隐喻:亳都有新象,管城有新象。
近年来,管城回族区以国际商都历史文化区建设为牵引,推动全域更新、景城融合,显轮廓、重肌理、建节点、带全局,构建形成了“一环、一园、六街、六片区”空间发展格局,打造华夏历史文明传承创新全国重地和城市“会客厅”。今年将进一步加速老旧街区改造提升步伐,力争商都文明轴线等10个公建项目完工,持续推动老城风貌更加凸显、文化韵味更加浓厚。
项目之花次第开,文旅融合出新彩。在管城,可以“豫见”并邂逅与众不同的“在地性”文旅新场景新体验,沉浸感受与时代同辉的“古商都、新郑州”。
加速新旧动能转换——推进高质量发展
春节一过,郑州城发产城投资集团金岱智慧产业园项目总经理王旭东就忙个不停。入驻园区企业陆续复工,他和同事们挨个跑过去或打电话询问有啥需要服务。
作为郑州市首个新型工业用地小微企业园,建筑面积达28万平方米的金岱智慧产业园坐落于管城经开区的金岱科创城,去年7月份全部建成投用,已引进落地180余家企业,其中不乏像河南艾锐海新材料有限公司等细分行业头部企业入驻。
建和电子科技有限公司是入驻金岱智慧产业园二期的首个企业,主要从事高端LED屏的代理、组装和运营。“搬进这个‘新家’,我们也开启了新纪元。”该公司创始人李涛铆足了劲儿,坚信在政策支持和各方努力下,企业会再上新台阶。
一个园区,就是立起来的开发区。“园区自投产运营以来,2023年度、2024年度入园企业累计产值贡献(注册地在管城)约30亿元、纳税约1亿元。”王旭东介绍,截至目前,园区已引育孵化高新技术企业18家、科技型中小企业28家、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1家、河南省创新型中小企业12家、规上企业25家。
穿行在金岱科创城,既能看到福耀玻璃、航天金穗、郑州腾飞、中创算力等企业集聚成势,也能与河南低空经济产业园“万物可联空中超市”不期而遇,总能跟经济发展的新意“撞个满怀”。
立足“管城智慧岛”功能定位,13个“区中园”加快建设,重点发展新一代信息技术、智能装备制造、数字经济及生物医药产业,获评为全省先进制造业开发区的管城经开区致力打造智能融合科创总部基地。
科学谋划布局,这样一幅发展图景在管城乘势铺展——管城回族区坚持把商都历史文化区、金岱科创城、郑州南站枢纽产业新城作为经济高质量发展的主引擎主战场主平台,推动科技创新和产业创新深度融合,因地制宜内培外引,壮大新质生产力,集聚新动能、塑造新优势。
2025年省政府工作报告提出要加快建设郑州南站。在南曹街道小李庄周边,一个总规划面积达30平方公里的郑州南站枢纽产业新城迎来了加速崛起。
聚焦体验消费、产业服务和智能制造三大方向,完善基础设施、推进招商引资,优化升级中储陆港汽车产业园等传统产业园,提速建设半导体产业园、智能创新产业园、青年双创产业园等一批新型产业园,管城回族区努力把郑州南站枢纽产业新城打造为郑州南部副中心和站产城融合发展新标杆。
东南城垣文化公园对面,城东路与凤凰路交叉口东北角,破产倒闭的郑州针织厂已蝶变为凤凰里·智慧医疗产业园,真正实现了“涅槃重生”。
大年初六,年还没过完,上海人、郑州全景医学影像诊断中心有限公司总经理黄天生就回来上班了。作为全省“三个一批”重点项目,自去年落地以来,全景医学影像为河南及周边省份群众提供第三方诊断级别的体检和全链路诊治,并带动30多家智慧医疗企业入驻“凤凰里”。
“工业上楼”,让管城发展更上层楼。推动产业园区建设发展是做大经济总量、做优经济质量的重要载体和抓手。管城回族区通过对闲置土地、低效用地、楼宇进行再开发,谋划建设44个小微产业园,打造集约高效、创新引领的产业发展载体,推动传统产业改造提升、新兴产业培育壮大、未来产业前瞻布局。
产业转型发展的同时,管城也在点燃消费新引擎。
消费是管城最大的比较优势。作为郑州的商贸中心,管城回族区服务业占三次产业比重超75%,拥有中部地区规模最大、成交额最大的服装批发市场——银基广场,中西部最大的食品百货批发市场——百荣世贸商城,中部地区最大的黄金珠宝交易基地和中原首家集茶商贸、茶体验、茶文旅于一体的特色街区——国香茶城。
厚植优势、放大特色,坚持以文化之“韵”激活消费之“能”,“四大消费中心”乘势而起,支撑管城建设国际消费中心城市的起步区、承载区,助力其更好融入新发展格局和全国统一大市场建设。
老街焕新,潮玩商都。依托商都历史文化区,管城回族区打造沉浸式商业街区、中原特色文化街区,集聚“老字号”商业企业,营造具有传统文化特点的消费场景,构建以厚重文化为魂、现代商业为基的“国际文旅消费中心”。
在郑州,哪里“繁忙指数”高?银基广场和大观国贸一带不失为“观察窗口”,这里已成为全国服装产业链流通环节中重要枢纽市场。
银基广场拥有3000余家商户,日均客流量达10万余人次,联合商家成功运营电商账号500余家,在河南服饰电商账号GMV(商品交易总额)前300名中银基商家占据近30%。
与银基广场一路之隔的大观国贸入驻商户有1500余家,近万个服装品牌,形成了品牌服饰总部基地、潮品男装基地、直播与供应链基地。大观中部直播基地已入驻直播商家、达人主播、优质供应链厂商200余家,关联服装产业商家500余家,已发展成为河南省乃至中部地区资源最为集中、最具规模的服饰类直播基地。
依托火车站和二七商圈传统商贸城集聚优势,管城回族区加快直播基地建设,建立本土品牌培育孵化体系,构建“互联网+”“时尚+”“设计+”等本土品牌培育孵化体系和场景消费生态体系,大力发展首店经济、平台经济、直播经济、网红经济,打造“中原直播电商消费中心”。
坐饮香茶爱此间,人间至味是清欢。虽不产茶,但管城茶香四溢。
“郑州作为中国八大古都之一,承东启西连南贯北,是中国重要的交通枢纽,是南茶北销绕不开的重要集散地和消费地,具有成为中原茶文化消费中心得天独厚的优势。”河南国香茶城董事长姬霞敏说。
最是茶香在管城。近年来,管城回族区积极践行茶文化、茶产业、茶科技“三茶统筹”发展理念,依托国香茶城等茶市场和茶资源集聚优势,连续举办一系列丰富多彩的茶事活动,深化“茶叶+”跨界融合、推动茶文旅发展,打造集“茶+经贸”“茶+文化”“茶+体验”等于一体的“中原茶文化消费中心”,以茶扬文、以茶兴业。
管城有茶,更有黄金珠宝。首个商文化“金覆面”便发掘于管城。数千年前,黄金的光芒就照耀着这片区域。
在郑州林立的商圈中,位于管城回族区紫荆山路与东大街交会处的“黄金十字商圈”最为“金贵”。金多银多珠宝广场、中原珠宝城、乾昌珠宝批发展厅、中鼎珠宝新展厅、老功黄金珠宝城等多家黄金珠宝经营机构集聚于此,今年春节销售特别火爆。
“这是一片流金淌银之地,现已集聚了老牌珠宝商和时尚个性的黄金DIY新生代品牌200余家,经营面积超10万平方米,年销售额超350亿元。今年,亿多国际珠宝交易中心、宝汇鑫珠宝交易中心将建成营业,进一步提升管城‘含金量’。”管城回族区商务局局长许浩说,正是以紫荆山路—东西大街“黄金十字商圈”为核心,管城着力创新“黄金珠宝+数字科技+文化旅游”发展模式,全力打造集创意设计、私人订制、文旅文创于一体的“中原黄金珠宝时尚消费中心”。
商都管城有着深入骨髓的商业基因,也氤氲着浓郁的商业创新气质。
郑州大上海城重生了!每当周末和节假日,这里成为年轻人cosplay的主场。
“没想到,一度濒临倒闭的商场正在被二次元‘占领’,也在被二次元‘拯救’。”大上海城营运副总经理王铎说,目前商场入驻二次元及泛二次元业态的“谷子店”50多家,带动郑州二次元产业发展进入全国各大城市前十。
尝到了甜头,大上海城一帮“60后”的老板们没事就往上海、杭州等二次元产业领先的城市跑,看什么“谷子”和动漫最流行,引进新内容、塑造新场景,立志杀出一条生路。
向“新”而行、向“高”而攀,管城抢抓“两重”“两新”一揽子增量政策机遇,谋定后动、竞进拼抢,加速新旧动能转换,不断打开高质量发展新天地。
践行人民城市理念——书写为民暖心卷
“家事国事天下事,让人民过上幸福生活是头等大事。”什么是幸福?老百姓的笑容最可感。
“党就在身边,智慧治理也在身边。”“过去脏乱差、一线天,现在亮美净,社区也越来越像个‘大家庭’,养老、就医、小巷课堂、‘妈妈餐厅’助餐等各种功能齐备,这才是生活该有的样子!”家住北下街街道裴昌庙3号院四十来年的路胜利笑了,一个劲儿夸这些年的变化。
“有了‘红色物业’,各种服务紧跟上了,收的是低费用,享受的是高待遇,生活跟着环境美起来。”家住陇海马路街道办事处陇三社区文研路11号院的陈兰英也笑了,时常在抖音上“晒”自己和老伴在家门口的幸福生活。
人民城市人民建,人民城市为人民。在管城,党建引领之下,“组织所能”与“群众所需”有机对接,“民生之盼”成为“民生之变”,铺展“幸福管城”最美画卷。
——小网格有大能量。
基层治理,机杼万端。千头万绪的事,说到底是千家万户的事。
在精准划分一级网格、二级网格、三级网格、微网格和专属网格等8533个网格的基础上,管城回族区织密建强“社区党组织+小区党支部+楼栋党小组+党员中心户”贯通到底的组织架构,形成“党组织+社会组织+群众自组织”的“一元带多元”基层组织体系,做到党组织全面有形有效覆盖,凝聚起共建共治共享的强大合力。
“一网统管,一管到底”。顺应数字化转型大势,依托郑州智能体城市建设,管城回族区探索建立“大综合一体化”运行体系和治理智能中枢,推动多平台合一、多网合一,全面推行“党建+网格+大数据”治理模式,建立完善直接办、商定办、指定办“三办协同”的闭环处置机制,让城市运行更安全、更有序、更智慧、更高效。
聚焦打造党建引领高效能治理示范区,管城回族区积极探索“党建+网格+商圈(园区)”“党建+文旅”治理模式,以管城经开区和阜民里文化街区等地为试点打造智能体小模型,推动党建引领网格化治理向智能感知、认知、决策、监督迭代升级;建成市内首个“惠企政务服务中心+城市智能体”、首家商圈一站式矛盾纠纷化解中心以及新业态新就业群体综合服务中心,深化“商和管成”“慧商管成”多元解纷机制、完善“管城企联帮”服务平台,持续优化营商环境,去年累计解决企业难题1386件、满意率100%,全区新增经营主体3.4万家、总数超过19万家。
——“红色物业”暖民心。
作为郑州的老城区,管城老旧小区、无主管楼院占郑州市近三分之一。如何实现从“焕新”到“常新”?管城扎实做好老旧小区改造“后半篇文章”。
“改好了,还要管好、用好,避免‘一夜回到解放前’,这就需要红色物业来赋能,持续增强群众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北下街街道亮典物业公司相关负责人麻杰深有感触地说。
党心连民心,服务更暖心。围绕群众急难愁盼“关键小事”,管城回族区构建了“党建+物业+养老”“党建+民族团结进步+网格”等工作机制,公办物业兜底无主管楼院,576个无主管楼院全部实现“红色物业”长效覆盖,入选全国城乡社区高质量发展典型案例;深化拓展“小巷先锋课堂”,规范提升153个党群服务中心,建立一刻钟便民服务圈,新建49个老年助餐场所、46个暖心驿站,畅通服务群众“最后一公里”。
“民心所向,忧之念之;民康物阜,盼之行之。”坚持人民至上,管城回族区每年近八成财力用于教育、医疗、养老、就业、住行等民生领域,管城保交楼保交房项目交付量去年全市第一。
实施高效能治理、创造高品质生活,管城努力让发展更有温度、幸福更有质感。
结语:
郑州商城遗址是“汤始居亳”的亳都所在。汤之《盘铭》曰:“苟日新,日日新,又日新。”跨越数千年,这句商汤王的“座右铭”已深深烙印在管城的发展脉络中。
今日之管城,一头连着深厚悠远的历史,一头通向充满无限可能的未来。
日月开新元,天地又一春。时间,开启新的书写;管城,奔赴新的征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