谋长久之策 下绣花功夫

——“党建引领基层高效能治理”述评之三
《河南日报》 (2025年02月20日 第 01 版)

  □本报记者 周青莎 周晓荷

  安民兴邦,要在善治。

  何谓善治?不久前召开的全省党建引领基层高效能治理工作会议,亮出了这个问题的河南答案:以“五基四化”,发力“高效能”。

  在基层社会治理实践中,全省各地各部门坚持以服务人民为本,在持续提升基层治理社会化、法治化、智能化、专业化水平上因地制宜、探索创新,努力实现有效促进发展、保障民生、化解风险、维护稳定。

  “以人为本”的鲜明导向

  治政之要在于安民。提升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基层治理方式和手段需要不断与时俱进。

  在我省,广大乡村承载着超4100万常住人口,矛盾隐患复杂、群众需求多样,考验着基层政府的治理智慧。商丘实施“党务+政务+警务+社务”四务融合的乡村治理新模式;济源示范区在“15320”乡村建设行动中探索“三调四化五聚焦”基层社会治理模式。类似“小微权力清单”“道德积分储蓄”等做法在全省普遍开展,积累出基层治理的“小切口”经验。

  社区是城市治理的基本单元,让社区成为居民放心安心的港湾,是治理的重要内容。洛阳出台方案,对依托邻里中心推进城市社区嵌入式服务设施建设作出部署,养老托育、社区助餐、健康服务、体育健身等一站式服务正在成为现实。放眼全省,“15分钟生活圈”“15分钟运动圈”“15分钟养老圈”等建设把服务送到居民“家门口”。

  把“急难愁盼”变成“马上就办”,把“问题清单”变成“幸福账单”。实践证明,只有把人民的利益、需求和福祉,放在基层治理的首位,事业才能更根深叶茂、发展才能更行稳致远。

  看教育,系统内综合治理和平安建设持续推进,让校园成为最阳光最安全的地方;看医疗,行政村卫生室全覆盖,基层医疗卫生机构门诊延时服务、两类慢性病长期处方服务全面落地;看“一老一小”,187家基层养老中心照亮幸福晚年,38万个婴幼儿托位解放“新手爸妈”……

  从细处破题,向纵深推进。唯有围绕基层反映最强烈、群众期盼最热切、社会矛盾最突出的问题靶向发力,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才更加充实、更有保障、更可持续。

  共建共治的机制体制

  高效能之治,应坚持系统治理、依法治理、综合治理、源头治理,要求建立党委领导、政府负责、社会协同、公众参与、法治保障的社会治理体制。

  在我省,省级层面已建立由23个部门组成的党建引领基层治理协调机制,17个省辖市和济源示范区、156个县(市、区)全部建立党建引领协调机制,党组织领导的共建共治共享的城乡基层治理格局正加快形成。

  把治理与服务结合起来,把治理与建设结合起来,各地基层治理创新实践次第涌现——

  织密一张网,揽住万千事。郑州市管城回族区把商圈分为三级网格,划出235个片区微网格。公安、消防、市场监管等12个职能部门下沉网格,党员、物业、商户等多元力量融入网格,构建起“商圈联合党委—二级网格党支部—三级网格党小组—片区微网格党员示范户”四级组织架构,做好精准服务。

  自治强基。“小板凳”上讲解政策、联络感情、化解纠纷……在古城浚县小河镇,党员群众同坐一条板凳、同围一张桌子,商讨解决问题和乡村振兴的良策,引导群众真正成为乡村治理的参与者。

  法治保障。叶县检察院构建“代表联络+检察”共联工作机制,通过法律监督基层联络站与人大代表联络站点“站站联动”,将法律监督触角延伸至19个乡镇,走出一条检民共治的乡村法治新路。

  德治教化。南乐县以德善互助合作社、老年人“饺子宴”、爸妈食堂等为德治教化载体,持续开展“南乐好人”、好婆婆、好媳妇、最美家庭评选活动。

  “这些地方经验,融合自治、法治、德治,用最小成本解决问题,体现了以‘绣花功夫’提高治理效能的现代理念。”河南法治政府研究院副院长陈胜强评价。

  创新赋能的多元治理

  基层治理不是“独角戏”,而是“大合唱”。高效能治理,需要有效整合资源、系统融合机制、全面聚合力量。

  突出科技支撑,让治理更智能、更高效。在焦作市中站区智慧党建运营中心,电子显示屏上,群众反映的问题随时弹出,现场调度员通过系统向相关单位下达指令,处理结果迅速得到反馈。中站区上线的智慧党建平台,推出民情在线、网格数据、党建先锋、智慧生活四大功能板块,走出数智赋能基层治理新路子。

  突出系统融合,将矛盾消解于未然、化解在基层。郑州市金水区线上依托市级矛盾纠纷调处智慧管理系统,线下打造高标准实体化运行的社会治安综合治理中心,对简单问题“分科诊断”,对复杂疑难问题“全科会诊”。

  突出协调联动,充分发挥社会各方面作用。新乡法院依托府院联动,全域搭建行政争议协调化解平台,推进行政诉讼与调解、裁决、复议有效衔接联动,向行政诉讼多发的行政机关发送司法审查报告,为行政执法及社会综合治理问题“把脉”“开方”。

  久久为功,驰而不息。在完善制度体系、强化协同联动中补短板、强弱项、固根基,方能实现基层治理活力不断激发,基层治理效能不断释放。

河南日报头版 01谋长久之策 下绣花功夫 2025-02-20 2 2025年02月20日 星期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