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杨凌 赵同增 实习生 朱喜龙
2月17日,郑州航空港经济综合实验区首席顾问、郑州航空大都市研究院院长约翰·卡萨达教授走进郑州新郑综合保税区,打卡港区新“景点”。
打卡第一站:国际公路运输河南集结中心。这是全国第三个、内陆地区首个由IRU认证的国际公路运输集结中心,集成了TIR(联合国《国际公路运输公约》)、GMS(大湄公河次区域)的“双核驱动”,助力河南完善“北上、南下、西进”的国际公路运输网络。
“国际公路运输蓬勃发展,补齐了航空货运短板,完善了现代物流体系,为航空大都市产业发展提供了有力支撑。”卡萨达连连点赞。
打卡第二站:富士康“灯塔工厂”。2021年郑州富士康入选“灯塔工厂”,去年又进行了升级改造,成为全球智能制造的标杆。厂房内不再是灯火通明,机器在闪烁的绿灯中运行,整个生产流程实现无人化操作。
漫步富士康“灯塔工厂”,卡萨达惊叹,集聚现代科技、智能化手段,把人从传统制造业的流水线上“解放”出来,这是他心目中航空大都市的工厂应该有的样子。
打卡第三站:唯品会郑州海淘仓。这里是唯品会在全国布局自动化程度最高的仓库,一天可处理跨境商品包裹22万单。
菜鸟、京东等平台纷纷在新郑综保区设立自建仓,这里已成为全国跨境电商进口美妆、保健品及母婴用品的重要集散地。
了解到这些情况,卡萨达说:“跨境电商与航空大都市优越的交通区位、物流运输等优势非常契合。”
近年来,新郑综保区业务从加工贸易的一枝独秀,拓展到形成以保税加工为主导,跨境电商、保税维修、飞机租赁、物流分拨等相互促进的产业体系,先后引入富士康、菜鸟、京东、唯品会等企业落地集聚发展,被海关总署称为“小区推动大省的典范”。
打卡之后,卡萨达评价说,郑州航空港正迅速崛起成为全球枢纽经济的重要动力源,一个国际航空大都市呼之欲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