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第四届周商大会项目签约仪式现场。卢涛 摄

在第四届周商大会上,河南客成新能源有限公司与伏羲实验室联合研发的康复机器人进行现场展示。卢涛 摄

第三届周商大会现场。卢涛 摄

澄明食品产业园和一肉业工厂。高萌星 摄

第四届周商大会开幕式后,与会嘉宾参观周商周才科技成果展示。卢涛 摄

一派繁忙的周口中心港。宋风 摄

高铁飞驰,城市巨变。任新军 摄

城市面貌日新月异。李亚楠 摄
□萧放 路阳
风起沙颍,开放大潮逐浪高;情牵故里,四海周商雁归来。
以“周”为号,以“会”为令。3月8日,第五届周商大会在淮阳区龙湖之滨开幕,欢迎来自全球各地的周商代表集体“回家”,共赴一场“春天的约会”,共叙桑梓情谊,共商发展大计。
倾心一座城,万里共乡音。作为天下周商相聚的专属舞台,每一届周商大会都是一场情深意切的“双向奔赴”。据统计,前四届周商大会累计签约项目106个,投资总额995.9亿元,170家异地周口商会成为助推周口经济高质量发展的“生力军”。
从“内陆腹地”到“开放前沿”,从“传统农区”到“中原港城”,近年来,频获机遇垂青的周口加速蝶变,为广大周商和各类企业发展提供了广阔天地。如今,随着产业版图的加速重构,这座站在聚光灯下的城市,正与周商共同执笔,绘就高质量发展的时代华章。
起势:弄潮儿向涛头立
民营经济是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生力军,也是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基础。若绘就一幅周口的“经济版图”,“民营经济”更是异彩纷呈。那么,这一股力量有多“硬核”?
2020年,参加首届周商大会的杨明超,受到家乡感召,于同年在鹿邑县创立澄明食品工业园。经过5年多的“修炼”,以澄明食品为“带头大哥”,如今还有13家食品生产企业入驻鹿邑县澄明食品工业园,它们“各有所长”,凝聚成一个活力勃发的食品城,向着百亿级产业集群进军。2024年鹿邑县澄明食品工业园产值突破40亿元,纳税突破1亿元。
从一粒种子到一片森林,澄明速度何以火爆出圈?“有良好的营商环境加持,澄明产业园从无到有,到目前形成了以周口鹿邑为总部,面向全国发展的澄明产业集群。”在第三届周商大会上,杨明超如是说。
无独有偶,河南益常青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是全球唯一专业从事低聚木糖生产、研发的微生态企业。其从玉米芯中提取出低聚木糖,产品每克价格达5元—10元,把以前“论堆扔”的玉米芯变成了“按克卖”的宝贝。
目前,益常青生物已与伊利、娃哈哈等国内多家行业龙头企业合作,同时,产品远销北美、欧洲、东南亚等地。“利用所学回报家乡是我一直以来的梦想,只有在家乡才能感受到真正的快乐和踏实。”该公司董事长兼总经理李尚说。
民营经济“海阔凭鱼跃,天高任鸟飞”的写照,得益于不断优化的营商环境。2024年,周口市完成营商环境综合配套改革64项目,17项“高效办成一件事”上线实施,办件量2.15万件,位居全省前列,“三个之外无审批”持续优化,办事材料压减30%,办事时间压缩80%。
这里是创业热土,也是温馨家园。一组数据窥见周口的发展活力和潜能:2024年地区生产总值达3635.62亿元,居全省第4位;新设经营主体29.8万户,增长49.7%、居全省第1位,总量99.5万户、居全省第3位。
越回归,越自信;越发展,越出彩。从2020年第一届周商大会起,凝聚周商力量、发挥周商才智的号召已成海内外周商刻在骨子里的共识。如今,在共赴高质量发展的征途中,周商大会已成为周口招商引资、招才引智、对外开放的响亮品牌。
聚势:科创之火正燎原
科技创新是高质量发展的核心驱动力。如今,从周口走出去的周商带回含金量和含新量满满的项目,正以科技创新引领新质生产力发展,在推动实现“四高四争先”中起笔书写高质量发展新篇章。
以被称作“现代工业的粮食”芯片为例,合肥市周口商会会长丁红伟通过历届周商大会先后投资4个项目,其中,中芯微(周口)半导体有限公司年加工生产出货各类芯片超亿颗,年产值达3亿元,填补了周口芯片产业的空白。
这只是周口以更加开放、更有活力的姿态,奔跑在高质量发展的道路上的一个缩影。过去的一年,周口持续强化创新驱动,创新“家底”日渐丰厚,创新“底气”愈发坚实,这无疑让广大周商回归家乡发展吃了颗“定心丸”。
创新平台加快建设。周口智慧岛入驻双创载体、创新企业400余家,黄淮麦作实验室筹建顺利,中原食品实验室澄明食品产业园协同创新实验室挂牌成立,伏羲实验室投入使用,6个县(区)开发区创成省级高新区,数量居全省第2位,11个开发区创新中心建成投用,入驻创新型企业236家,引育创新团队84个。
创新主体活力迸发。新认定高新技术企业138家、科技型中小企业1071家,均创历史新高,这标志着越来越多的企业贯彻落实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积极投身经济建设主战场。企业技术合同登记额突破40亿元,新增专利授权3097件,这折射出企业创新活力不断激发,创新能力持续提升。
创新生态持续优化。“1+21”一揽子人才政策落实见效,累计投用人才公寓3500套,全市共引进顶尖人才团队2个、领军人才团队9个、博士100人、硕士4500人,新引进各类型青年人才3.5万人,引才汇智激活了周口高质量发展“人才引擎”,人才创新创业的动能更加澎湃。
从金丹科技、银丰科技等生物可降解材料产业龙头企业引领行业发展,到周钢宽厚板项目如期竣工投产、成为全球领先的“轧机之王”,再到鸿泰碳基芯片材料等一批未来产业项目加快布局,不断厚植创新基因的周口,产业发展的后劲和厚度让人欣喜。
成势:牵线搭桥聚合力
2月17日,民营企业座谈会在北京召开,习近平总书记在会上强调,新时代新征程民营经济发展前景广阔、大有可为,广大民营企业和民营企业家大显身手正当其时。让民营企业发展的无限空间展现眼前,对周口商会而言,更要发挥好链接民营企业桥梁纽带作用。
截至目前,周口市工商联指导成立异地周口商会(含筹备组)170家,数量居全省首位,商会网络覆盖全国各地。并依托异地周口商会,建立13家驻外人才工作站,发挥着招才引智“桥头堡”作用。同时,引导香港周口商会、澳门周口商会、美国周口商会顺利成立,支持泰国等8地海外周口商会筹备组有序筹备,实现了“省级全覆盖、市级连成网、海外有影响”的建设目标。
值得一提的是,还通过马来西亚周口商会筹备组,发挥豫商、周商组织平台作用,积极参与筹备“豫见马来”等活动宣传周口发展,促进共同发展。通过中哈“一带一路”联合协会、哈萨克斯坦周口商会,积极搭建交流合作的桥梁和纽带,现已有多家企业在哈萨克斯坦顺利开展项目。
据不完全统计,近年来,周口通过异地周口商会共带回返乡创业项目513个,投入资金2806.21亿元。目前累计带动29.6万人返乡,带动150万人就业,“返乡经济”已经成为支撑市域经济发展的重要增长极。
如何扩大异地商会的影响力?扎实推进市属商会党组织全覆盖,目前全市共有132家行业商会建立党组织,覆盖率达85.1%;由周口市委统一分批选派24名二级巡视员到北京、天津等地周口商会担任党建指导员,帮助在外周商抱团发展、做大做强……
异地商会“全面开花”,本地行业商会同样“百花齐放”。两年来,周口市工商联还指导成立了周口市智慧产业商会等11家商会,市属商会数量突破50家,县级所属商会达到106家,基本覆盖了全市民营经济发展的主要行业和领域,在以面扩基中不断壮大商会力量。
此外,周口市工商联围绕临港开发区四大主导产业、四大园区开展精准招商,成功对接中科大先研院生物医药工程技术中心生物酶工程系列项目等重点项目,为临港经济发展注入强劲发展动能。随着一个个项目的落地生根,将给广大周商深耕沃土提供精准坐标。
于风云际会之时,立时代大潮浪尖。周口以一座城的最高礼遇和厚爱,向广大周商如约发出的春天的邀请,彰显了这座城市的大格局与深厚情怀。可以预见的是,在新的征程里,周口与广大周商将共同书写属于他们的传奇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