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社记者 唐诗凝 高亢
中国汽车工业协会11日发布数据显示,2025年一季度,我国汽车产销累计完成756.1万辆和747万辆,同比分别增长14.5%和11.2%,其中新能源汽车产销分别增长50.4%和47.1%。
我国目前是全球最大汽车生产国和出口国。面对美国加征关税等复杂外部环境,我国汽车产销延续旺势,从一个侧面印证大国经济的韧性与活力。
翻开首季报,其中蕴含哪些亮点?
政策赋能
汽车产销总体两旺
651.3万辆和641.9万辆,这是一季度我国乘用车的累计产销量,16.1%和12.9%的增幅离不开政策工具箱的持续发力。
今年以来,消费品以旧换新政策加力扩围,多地配套消费券等激励措施,加上新能源车购置税减免政策延续实施,截至3月28日,今年汽车“以旧换新”补贴申请已经超过176.9万份。
今年以来,诸多车企频频上新,产品迭代加速。仅3月中旬,便有多个品牌的十余款新车相继上市,不仅外观上科技范儿满满、未来感十足,更在动力配置和智能驾驶技术上实现升级。
蓄势聚力
新能源汽车继续加速跑
今年一季度,我国新能源汽车产销量延续高增长态势,累计分别完成318.2万辆和307.5万辆。其中,新能源汽车新车销量占汽车新车总销量的比重超过四成。
2024年7月,我国新能源乘用车在国内市场的月度零售销量,首次超越传统燃油车。这一标志性变化意味着新能源车正逐步成为市场新宠。
2024年,我国新能源汽车年产量突破1300万辆,凸显绿色转型浪潮势不可挡。新能源汽车市场的爆发,离不开我国汽车产业持续聚焦核心技术突破,比如电池续航更长、充电更快,激光雷达、人工智能芯片算力达到国际先进水平等。
创新“智”造
自主品牌增长驶入快车道
一季度,中国品牌乘用车销量为436.9万辆,同比增长28.8%,销售占有率达到68.1%,较上年同期进一步提升。
智能化、个性化、生态化,是中国品牌向上突破的几大法宝。凭借技术创新和产品品质,国内自主品牌汽车持续向价值链高端迈进,并逐步在全球市场站稳脚跟,向世界彰显着中国企业在科技能力上的深厚积累。
今年政府工作报告提出“大力发展智能网联新能源汽车”,为进一步提升我国在全球市场竞争力指明方向。当下,围绕智能驾驶技术、智能座舱、车载AI大模型等多维度的竞争越发激烈,汽车正从交通工具向智能终端演进,汽车行业向智驾新时代加速迈进。
(据新华社北京4月11日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