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I赋能家居“梦工厂”(AI上新河南)

《河南日报》 (2025年04月20日 第 02 版)

  □本报记者 尹江勇

  当家居设计邂逅文化传承,再注入人工智能的科技力量,会带给消费者怎样的体验?4月16日,在郑州的大信家居总部,记者切身感受到了别开生面的创新魅力。

  在这里,文化与家居碰撞出无尽灵感。从现代家居设计到中国传统色彩,从非洲木雕到当代艺术,5个特色展馆组成了大信博物馆聚落,每年吸引30多万游客,平均每6位访客中就有1位转化为客户。

  在这里,个性化定制不再是梦想。戴上VR眼镜,消费者瞬间置身于未来家居的虚拟世界,每一处细节都可随心调整。确认方案后,系统一键生成生产指令,直接驱动智能化生产单元“开工”。

  在这里,工业智造的力量令人惊叹。生产端可将用材率从76%提升至94%,交货周期缩短至4天以内,出错率控制在0.3%以内,综合成本仅为同行的一半,同时实现零库存。

  将如此丰富的元素跨界融合,并形成“先进制造+文博旅游+客户深度服务”的成熟模式,这一切的背后,人工智能技术的深度赋能至关重要。

  “围绕解决定制家居成本高、周期长、质量差、规模生产难的4大难题,大信家居进行了全链条的数字化升级。”大信家居的创始人庞学元告诉记者,以自主研发的“鸿逸”软件为支撑,大信家居实现了设计、生产过程和分拣的协同制造,最终打造出了中国家居智造的“梦工厂”。

  家,既是生活的港湾,又是文化的温床。如何调配出蕴含传统文化意趣的色彩,美化家居生活?怎样结合国人熟悉的炒、蒸、烹、煮方式,设计一套几近完美的厨房?

  为了找寻答案,大信家居从文化传承中汲取养分,搜集了10万套整体厨房数据,提出了4635个解决方案、380个原始设计模块和330种颜色,为大规模个性化定制家居提供数字化能量。

  “云计算中心就是智能制造的大脑,我们从市场大数据和文化大数据中找到了颜色、风格、功能基因模块,最后抽象成逻辑,摸索出背后的算法,这是成功打造‘鸿逸’工业设计软件的基石。”庞学元介绍。

  以大数据为依据,研究人机工程学、顾客习惯、风格以及色彩,大信家居在此标准体系的基础上实现数字化转换,模拟人的思维,通过自主研发的软件系统实现无限制定制设计。

  据了解,在“鸿逸”软件系统上,设计师可直接调取全国95%以上小区的户型数据,一键生成三维户型图,再调用平台中的产品模块进行组合式设计,从而快速完成方案设计。进入生产端后,智能装备将生产要素跨界整合,最终完成个性化定制家居的全流程生产。

  庞学元表示,未来,大信家居还将通过5G、人工智能、大数据云计算等技术运用,拓展大规模个性化定制智能制造技术,实现从设计、生产到物流全流程的智能化和数字化,打造文化与科技深度融合的革新样本。

河南日报要闻 02AI赋能家居“梦工厂”(AI上新河南) 2025-04-20 2 2025年04月20日 星期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