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企业推动打造大马榴莲生态圈(对外贸易 以变应变)

《河南日报》 (2025年04月28日 第 04 版)

  □本报记者 杨凌 赵同增 本报通讯员 马凌霄

  4月25日,记者到郑州航空港经济综合实验区口岸管理局采访,巧遇刚从马来西亚(以下简称“大马”)回来的河南全球蛙进出口贸易有限公司董事长原冰,她兴奋地讲起这次“大马之旅”。

  原冰说:“4月17日,中国和马来西亚发布关于构建高水平战略性中马命运共同体的联合声明,特别是提出密切吉隆坡国际机场与郑州新郑国际机场之间的航空物流合作,致力于实现中国与东盟之间无缝衔接的‘空中丝绸之路’共同愿景,这让我们这些和马来西亚做生意的河南企业家非常激动。中马合作日益密切,让我们对未来发展充满信心。”

  原冰此次收获颇丰。十几天的时间里,她和团队马不停蹄拜访了20多个榴莲果园,达成了一揽子合作。

  “经过走访,我们发现大马各州对榴莲的品级认定、清洁处理的方式和标准都不一样。”原冰说,标准不统一,就会导致品质不稳定,继而影响价格和市场,长此以往不仅不利于大马榴莲产业发展,也会损害消费者利益。

  4月15日,全球蛙和马来西亚国际榴莲产业发展联合会(MIDIDA)在吉隆坡签署备忘录,约定共同制定榴莲品质分级与溯源标准、开发大马榴莲直采基地、提升运输效率降低损耗、推动可持续发展和技术交流、推广榴莲文化,促进产业可持续发展。

  “这是促进大马榴莲产业迈向标准化、国际化的重要一步!我们期待与全球蛙的合作为产业赋能,带动更多大马果农受益,也让中国朋友吃到更美味、更便宜的榴莲。”MIDIDA执行会长梁志豪说,全球蛙去年助力打通大马鲜食榴莲出口到中国的通道,今年又参与制定榴莲标准,为大马榴莲产业的长足发展奠定坚实基础。

  此行,原冰还带回了鲜食榴莲订单,公司今年计划进口总额超过1亿元的大马榴莲,让国内的榴莲爱好者吃过瘾。

  “1亿元是个‘小目标’,我的理想是通过努力,3年内销售额达到30亿元,让企业成为上市的‘榴莲公司’。”原冰说。

  原冰的信心来自中马贸易关系更加密切的大背景,也来自全球蛙构建起的以技术为支撑的全新贸易模式。目前,全球蛙已搭建起全域全渠道进销存系统,实现跨境贸易体系的数智化转型,该系统已有国内外数万名B端、C端用户,构建起的新型“榴莲生态圈”正在颠覆原有销售模式,通过和烘焙店、餐饮店等的深度链接,拓展榴莲消费场景,从单一的卖榴莲到创品牌、做周边,推广榴莲文化……

  “联合声明的发布,不仅为大马鲜食榴莲进口贸易带来利好,更为港区和马来西亚深入开展合作带来新的机遇。”郑州航空港区口岸管理局高级专员季大凯告诉记者,去年以来,郑州航空港全力推动榴莲进口,积极整合冷链资源,为相关产业发展提供配套服务;成立产业链招商小组,绘制招商图谱,招引优质项目;“从榴莲出发”,力争把航空港打造成高端水果和生鲜农产品集散中心。

  共享发展机遇,共创美好前景,“空中丝绸之路”将越织越密,越飞越广。

河南日报要闻 04河南企业推动打造大马榴莲生态圈(对外贸易 以变应变) 2025-04-28 2 2025年04月28日 星期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