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专业调整透露哪些信号(今日快评)

《河南日报》 (2025年04月28日 第 05 版)

  “因势而变,我省高校加快专业更新步伐,是主动适应国家和区域经济社会发展、市场需求的必然选择。”

  □本报评论员 李晓星

  河南大学新增智能建造与智慧交通专业;河南科技学院新增设施农业科学与工程专业;郑州航空工业管理学院增设飞行器运维工程等专业……近日,河南共有47所高校新增备案和审批专业146个将列入相关高校2025年本科招生计划。高校本科专业持续上新,背后有何深意?

  这一轮本科专业密集上新,并非简单的“加减法”。当前,全球科技创新呈现出蓬勃发展态势,人工智能成为引领未来科技创新的关键力量。今年以来,惊艳世界的国产大模型DeepSeek、在春晚扭秧歌出圈的机器人,持续引发热议。瞄准时代前沿,突出就业导向,河南多所高校上新人工智能相关学科专业。

  高等教育是人才培养的主阵地、科技创新的策源地,必须服务国家战略需求。河南作为农业大省,一直向着农业强省不断迈进,这就需要提升农业生产的智能化、数字化水平。我省多所高校开设智慧农业专业,结合行业发展实际,按需调整、培养人才,将为我省做大做强现代农业,推进乡村全面振兴提供重要支撑。

  在《河南省2024年急需特需、新兴未来本科专业支持目录清单》中,电子信息、智能制造、先进装备、新材料等前沿领域成高频词。面向产业需求增设一些新专业,布局未来,教育资源将持续得到优化。值得注意的是,在此次普通高校本科专业调整中,养老服务管理、健康服务与管理、体育康养、康复治疗学等新专业同样引人注目,这也反映了银发经济快速发展带来的社会需求。

  因势而变,我省高校加快专业更新步伐,是主动适应国家和区域经济社会发展、市场需求的必然选择。当前,学科交叉、学科融合是一大趋势。工程专业融入艺术审美,将更具人文气息;医学专业结合心理学知识,将更具人文关怀。一些原有专业迅速变化调整是一种必然,是大学与社会良性互动的反映。

  当然,高校在专业设置上要从自身办学定位、办学条件出发新增或撤并专业,不能一哄而上不顾办学能力新增时髦、热门专业,也不能盲目撤并社会舆论认为的冷门专业。一些事关民生福祉、文化传承等领域的专业人才培养,不能只看市场热度,还要基于时代责任、人文关怀等,加大对学科发展的综合考量。

  高校最好的口碑和名片是毕业生的质量。不管设置什么专业,加强学科建设,引导学生练好基本功,是以不变应万变的不二法门。有真才实学的毕业生,总归会受到社会和企业的欢迎。另外,针对专业动态调整带来的变化,高校在招生工作中应加强对新增专业的解读和宣讲,及时解惑释疑,帮助学生和家长更好了解新增专业。

河南日报评论 05高校专业调整透露哪些信号(今日快评) 2025-04-28 2 2025年04月28日 星期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