协同发力共织保护网

《河南日报》 (2025年07月11日 第 03 版)

  □祁思元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文明的智慧结晶和精华所在,是中华民族的根和魂。河南文化传承发展更加坚强有力,离不开法治力量的守护。

  检察公益诉讼在文物和文化遗产保护中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它通过法律手段监督行政机关依法履行文物保护职责,对违法行为提起诉讼,助力流失文物回归、受损遗迹修复等,为文物和文化遗产保护提供了坚实的法治保障。

  最高人民检察院公益诉讼检察厅近期印发的《文物保护领域检察公益诉讼办案指引(试行)》,对当前司法实践中的突出问题作出针对性回应,提炼整理了指导性案例和典型案例探索出来的办案规律和有益经验,明确规范文物保护领域立案标准与起诉条件等内容,有助于引导各地检察机关厘清案件事实和明确办案类型,有效解决实务中的种种难题,切实提升办案质效,推动文物保护法得到有力贯彻落实。

  文物和文化遗产保护是极其复杂的系统性工程,不仅牵涉各种类型的利益,还关联多种主体的复杂关系,非检察机关一家之力可成。只有在监督中支持,在协作中共赢,才能撬动各方力量共织保护网。今年6月,河南省人民检察院与河南省文化和旅游厅、河南省文物局共同研究出台《关于在检察公益诉讼中加强协作依法做好文物保护工作的意见》,就检察机关与文物行政部门在检察公益诉讼中依法做好文物保护工作作出具体规定,构建全方位、规范化“文物行政+检察”协作保护格局。

  文物和文化遗产保护不仅需要相关部门持续努力,也需要每个公民增强保护意识、积极参与。如,公众在日常生活中发现文物存在安全隐患等问题,可通过“益心为公”志愿者平台、12309检察服务平台等途径向检察机关或相关行政机关提供线索,为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守护人类文明瑰宝贡献自己的力量。

  在法治的守护下,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定能在新时代绽放更加绚烂的光彩。这份守护,既是向历史负责的担当,更是对文明传承的承诺。

河南日报深读·法治 03协同发力共织保护网 2025-07-11 2 2025年07月11日 星期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