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库克到黄仁勋,缘何一年三度来华?(关注第三届中国国际供应链促进博览会)

《河南日报》 (2025年07月19日 第 04 版)

  □新华社记者 于佳欣 邹多为 刘慧

  英伟达公司总裁兼首席执行官黄仁勋又来中国了。除了将推出新产品、亮相链博会,他今年以来第三次来中国。

  回顾黄仁勋今年的中国之行,从1月在深圳、北京等地参加公司年会,表达对中国团队的重视,到4月到访北京、上海,表示将坚定不移地服务中国市场,再到这次参加第三届链博会,英伟达对中国市场的重视程度可见一斑。

  无独有偶。苹果首席执行官库克也曾于去年三次来华,并参加第二届链博会。

  一年三次不远万里来中国,还常提及中国市场的重要性,表达出合作共赢的明确意愿,两位美国企业掌门人的行为传递出一个鲜明信号:“脱钩断链”的行政命令,无法改写市场规律和技术发展的根本逻辑,也阻挡不了企业用脚投票的自主步伐。

  中国市场为什么令诸多跨国巨头难以割舍?

  以AI产业发展为例,正如业内所说,大模型的价值不是在实验室里“跑分”,而是在真实场景中“跑赢”——市场规模巨大,应用场景丰富,创新创造充满活力,为新能源汽车、人工智能等行业提供了发展沃土,也吸引了众多跨国企业持续深耕。

  拿英伟达来说,资料显示,该公司在中国市场的销售额一度占全球的约四分之一。即便在美国对华出口管制的背景下,最新一个财季,中国市场依然占到英伟达总营收的12.53%。

  从更深层次来讲,外资企业对中国市场的难舍难分,在于彼此之间的紧密相“链”。特别是在全球化深入发展的当下,全球产业链如齿轮般互相咬合,形成“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格局,并非人为可以随意割断。

  在去年举行的第二届链博会上,苹果公司在展览牌上写的话仍让人记忆犹新:苹果的200家主要供应商中有超过80%在中国生产。在长三角地区新能源汽车“4小时产业圈”,特斯拉上海超级工厂的供应链本地化率超过95%,供应链协同让其生产效率和生产成本都大大优于特斯拉美国本土公司。

  当前,一批外资企业用加码投资的实际行动,给中国投下信任票。今年前5个月,全国新设外资企业同比增长10.4%。外企用真金白银证明,投资中国不是“可选项”,而是“必选项”。

  坚定扩大开放、欢迎外资,中国一直态度鲜明、行动坚定:缩减外资准入负面清单,深化国家级经开区改革创新,举办各种国际经贸展会拥抱八方宾朋,开放的大门越开越大……

  外资企业与中国市场的深度融合,体现了面对经济全球化逆流,工商界始终强烈的合作意愿与步伐。“美国企业扎根中国市场至关重要”——黄仁勋的话,是外资企业心声的真实表达。

  (据新华社北京7月18日电)

河南日报综合新闻 04从库克到黄仁勋,缘何一年三度来华?(关注第三届中国国际供应链促进博览会) 2025-07-19 2 2025年07月19日 星期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