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陈学桦 范坤鹏
7月23日,在位于洛阳市涧西区的中铝洛阳铜加工有限公司电子带厂生产现场,机器轰鸣,被一卷卷泛着金属光泽的高精度电子铜带吊离机台,工人们正全力赶制订单。
作为国内铜加工行业领军企业,上半年,企业通过技改升级突破发展瓶颈,顺利实现“时间过半、任务过半”目标,为洛阳市制造业高质量发展写下生动注脚。
作为洛阳的“当家产业”,制造业正迎来提质增效的关键期。“我们以优质企业培育为核心,打出‘抓大育小’组合拳:一方面,支持中信重工、中国一拖等驻洛央企增资扩产,推动龙头企业联动产业链上下游实现倍增发展;另一方面,培育高成长中小企业,通过‘一企一策’精准服务,形成大中小企业协同发展格局。”洛阳市工信局有关负责人说。
锚定先进制造业集群建设,洛阳市精准布局“十五五”产业赛道:深耕新能源汽车产业链,做强动力电池、轻量化车身等核心环节;抢滩人工智能、低空经济等新领域,布局智能装备、通用航空装备产业;壮大半导体材料、铝基新材料等产业集群,力争形成更多千亿级产业方阵。
借助国家制造业“双试点”契机,洛阳市加速推进工业企业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转型。该市通过“点线面”协同改造,加快实现规上工业企业智能应用全覆盖;实施“减污降碳”行动,推动绿色制造体系建设,为制造业高质量发展注入持久动力。
“下一步,我们将落实好全省着力建设现代化产业体系暨下半年经济工作部署会精神,坚持把稳定经济运行作为推动高质量发展的前提和基础,加强对经济运行的精准调度,着力稳住经济基本面,培育新的增长点,持续巩固和增强经济回升向好态势。”洛阳市政府有关负责人表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