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职业频出意味着什么

《河南日报》 (2025年07月29日 第 05 版)

  “随着新技术、新业态、新消费涌现,社会分工还会越来越细,新职业新工种不断上新并被官宣,意味着它们获得了官方认可,并步入规范发展的新阶段,为劳动者提供了更为广阔的发展空间与机遇。”

  □本报评论员 于晴

  养老服务师、无人机群飞行规划员、装修管家、咖啡加工工、家政服务经理人……日前,一批新职业官宣上新。与这17个新职业同步发布的,还有烧烤料理师、旅拍定制师、睡眠健康管理师等42个新工种。

  当下蓬勃兴起的新职业,是吸纳就业的蔚蓝海洋,也是追逐理想的广阔舞台。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发布新职业名单,许多过去闻所未闻的新职业正加速走进我们的生活。每个新职业,既承载着从业者的期待和梦想,背后也有新技术、新业态、新消费的支撑。

  近年来,人工智能、大数据等新兴技术的快速发展和深度应用,催生了大量数字新职业、新工种。比如,人工智能大模型持续迭代升级,正在加速赋能千行百业。此次发布的生成式人工智能动画制作员新工种,就是生成式人工智能技术为动画制作赋能的生动写照。还有生成式人工智能系统测试员、人工智能训练师、数字孪生应用技术员、云网智能运维员等,都是在新技术浪潮中应运而生的。

  新技术的出现往往就会孕育新业态,进而催生出一批兼具技术含量与时代特色的新职业、新工种。比如,低空经济作为新兴产业,无人机是低空经济领域增长最为显著的赛道之一。统计显示,2024年年底全国注册无人机已达217.7万架,而持证飞手仅24.73万人,供需紧张状况十分突出。在电力巡检、物流运输、农业植保等领域,具备超视距操作能力的机长级飞手日薪可达3000元以上,诱人的薪酬待遇吸引大量求职者。随着新业态规模快速扩大、应用场景不断拓展,相关岗位需求持续增加,吸引越来越多懂技术、有创意的年轻人投身其中。

  在此次发布的新职业中,还能看到消费新潮流与从业者的双向奔赴。生活品质、健康管理、精神文化、个性化服务,多元的消费需求拓宽职业选择。室内环境治理员、睡眠健康管理师、旅拍定制师等,这些新职业新工种扎根不断变化的消费市场,越来越多的从业者在其中寻找新的就业创业机会,也让更多人能够实现人尽其才、才尽其用。

  新职业呼唤劳动者持续学习新技能,这也让人想到了最近很火的“本升专”。据报道,郑州铁路职业技术学院2025年单独考试招生章程中,多个专业招生对象为本科毕业生。而这并非个例,广东岭南职业技术学院也招收本科及以上毕业生,青岛市技师学院、武汉铁路桥梁职业学院等也开设了专门面向大学生的技师班。

  本科回炉专科,这种“逆向流动”也改变着人们对学历技能与就业的传统认知。当高等教育资源供给日趋丰富、越发普及,学历与就业的关联度也正在被打破。市场有相关用人需求,市场对该类专业学生的知识储备和综合素养要求较高,热门新职业受到追捧,这不仅解释了“本升专”现象,也展示了就业风向标。

  热门领域和新兴产业对专业技能人才需求旺盛,面对就业市场的机遇和挑战,求职者要在文凭与能力之间寻找平衡点,形成竞争力,才更有利于抢占职业发展的制高点。

  曾经有人担心,新技术的出现和广泛应用会导致一批传统岗位消失,但现在我们看到,技术进步在重塑传统行业,孕育新兴产业的同时,也会催生新的就业机会。

  新职业的崛起,是时代赋予劳动者的机遇,也是社会进步的表现。随着新技术、新业态、新消费涌现,社会分工还会越来越细,新职业新工种不断上新并被官宣,意味着它们获得了官方认可,并步入规范发展的新阶段,为劳动者提供了更为广阔的发展空间与机遇。

河南日报评论 05新职业频出意味着什么 2025-07-29 2 2025年07月29日 星期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