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省社会科学院经济研究所副研究员 武文超
作为曾因油而兴、又因油而困的资源枯竭型城市,濮阳以区域创新破解“油尽城衰”困局,2024年GDP实现新突破、规上工业增加值增速领跑全省,彰显了区域创新对城市转型的重要作用。
区域创新的核心问题,在于以技术突破激活传统产业“存量”。当油田看似无油可采时,濮阳没有简单放弃“油城”根基,而是用技术重新定义资源边界。新技术让剩余油“无所遁形”“地缝里榨油”。更可贵的是,技术创新不止于开采。新技术赋能老产业,让产品打开了更广阔的市场空间,反哺城市。思路活起来,把技术用起来,将资源调度起来,实现既有资源的最大化利用和经济效益最大化。
区域创新的深层逻辑,在于技术突破与产业链延伸培育“增量”。濮阳没有困于“资源诅咒”,而是立足化工基因延伸产业链条,让“老树干”长出新枝条。通过多个创新案例可以看出,技术创新成为做优增量的重要引擎,而产业升级则是做优增量所达到的结果。这种基于区域产业基础,通过技术创新、产业升级实现经济焕新、发展向新的路径,既降低转型成本,又形成差异化竞争优势,值得省内其他城市学习和参考。
区域创新的更高境界,是对城市空间与生态资源的创新利用。“城市伤疤”“工业废墟”的转型,不仅是空间的更新,更是发展模式的创新。今年5月,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持续推进城市更新行动的意见》,明确提出“加强老旧厂房、低效楼宇、传统商业设施等存量房屋改造利用,推动建筑功能转换和混合利用”。而濮阳积极顺应城市功能演进、市民消费多元化趋势,在“废墟”上因地制宜搭建新场景、植入新功能,将其重新变成支撑城市发展的“富矿”。
实践证明,资源型城市转型不是对传统的简单否定,而是通过区域创新实现“守正创新”。从技术赋能老产业到产业链开辟新赛道,从城市“伤疤”利用到激活工业遗址,一次次生动实践,都说明了城市转型需要有系统创新思维,才能来打破资源依赖、路径依赖,破局重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