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死悬空

《河南日报》 (2025年08月13日 第 11 版)

  □碎碎

  阳光下,一架飞机在天空中穿行,像一帧剪影。它飞得那么稳健。匀速,笃定,从容,像一只鸟,好像生来会飞。它在天地之间,又与天地融为一体。听不到它的轰鸣声,也看不出它机体的任何波动。好像它是寂静的,穿过风,穿过云,穿过大气层。

  它飞得安然而静好,仿佛一切皆有把握,好像一切皆可以信任。好像人间没有不测风云。站在坚实的大地上仰望飞机,与坐在飞机里感受飞机,是那么不一样。

  有两三年,每年都要数次出远门,去上一个课程。为节省时间,经常是坐晚间的飞机,有几次是在半夜。黑夜里的飞行,给人以更深的未知感与莫名的恐惧感。每次登机前和飞行当中,都有一种可能要与这个世界告别,奔赴末路的不确定感。坐在飞机里,就像坐在颠簸的命运上。命运随时会倾倒,打滑,崩塌,覆灭。这个世界,最让人恐慌的是不确定性,最迷人的也是不确定性。谁知道下一刻会发生什么,谁知道下一刻会经历什么呢。命运那只神秘的手翻云覆雨。你像一枚棋子,棋局如谜。人生的终点好像随时会来,又好像永不会来。

  去上的那个课程很有意思。可以通过一种工具快速解读人的性格,从中推演他走过什么样的路,经历了什么,他因性格而起的得与失,他会处于怎样的人际关系,又将走向哪里。有多少人,一生都困在自己的性格里,又有多少人因为性格顺风顺水。我在那个课堂上见识了最密集的泪水,最开心的爆笑,最密集的紧紧相拥。每个人都能在课堂上深深打开自己,看到自己身上过去未曾觉察的问题,在更高维度上见自己,见世界,见众生。每去上一次课,都会感觉自己的经络、气血被重组,在很多难以言传的时刻,好像身上最精密最微妙的地方,已悄然发生改变。

  那个课堂也很神奇,有来自五湖四海、各行各业的人。有次去上课,同一组里的一位男士是山东某县某乡镇邮政所的邮递员,三天课的最后一天中午,大家坐在一起吃盒饭时,他说:这三天是我这辈子度过的最快乐的三天,我活了四十多年,以前从没有经历过这么有趣的三天。

  他说在他来之前,同事都笑话他,笑话他会交费来上这种课。他很庆幸自己的选择。他的感受让人深受感染。他黧黑粗糙的皮肤,不加修饰的眼神和笑容,诠释着他过去四十多年里的生活内容。

  人生在世,重要的是体验与感受。去体验你喜欢体验的,去感受你愿意感受的。只要能为自己的选择买单,就值了。课堂上那些隐秘而又细密,美好且被深度冲刷的感受,让人有不虚此行、不虚此生之感。

  有一次去上海上课,本来订了夜晚的卧铺,因为天气原因车次取消了,不想耽误第二天一早的课,马上去机场搭乘子夜的飞机。人到中年,难得还有为了一件事不顾一切的精神。飞机飞离地面时,耳边轰鸣,闭上眼睛感受此行的疯狂。飞到高空时,有不止一次,机身剧烈颠簸,世界摇摇欲坠。心脏恨不得从胸腔呕出来,全身肌肉绷紧,手心捏出了汗。好像捏得越紧,就能对这个世界抓住得越多。坐在那里一动不动,好像只要不动,世界就会保持固有秩序,就不会惊动死神。

  飞机要坠毁,我就要死了,这个念头在心头一遍遍碾过。在那种惊魂时刻,迅速翻检了一下自己的人生,问自己,如果飞机遇难,下一刻生命终止,此生有没有遗憾。

  答案是,没有。我想要经历的,都已经历过。我体验了很多。爱过,有过幸福与喜悦,有过悲伤与痛苦。努力过,拼命过,也颓废过,消沉过,人生已够丰富。尽管也会有牵挂,比如说孩子尚未长大成人,但是我走了,会有人接续对他的养育,他会有他自己的人生。此生无憾,那么下一刻到来的是生还是死,都可以坦然接纳。这样的心理建设,像大难来临之前的自我慰藉。飞机持续剧烈起伏动荡,濒死的绝望与压抑攫住了机舱里的每个人。此刻,同呼吸共命运不再是一种修辞。窗外漆黑一片,时空仿佛凝固了,呼吸和心跳好像忽然失去了质感。一群人悬在半空,上不着天下不着地。好像是最不靠谱的事。却又是人类几百年、几千年文明发展、发展探索的凝结。几十秒,也许是半分钟之间,又快进了一遍人生全程。那一刻在心里发誓,如果还能活着回到地面,一定好好热爱生活。热爱,并且感恩,自己拥有的一切,一切都是意外之喜,都是幸福加持。还是要活着,还是要珍惜。

  飞机终于恢复平稳。刚才两分钟的动荡像一场噩梦,滑走了。心有余悸。机舱里恢复了各种人声:说话声,咳嗽声,起来走动声,喝水声。前面几排座位上忽然响起吵骂声。因为一个5岁的孩子,晃动他前面的座椅,让前面座位上的人感觉不舒服,那人指责孩子家长没有管教好孩子,孩子家长恼怒地回敬她怎么能跟5岁小孩一般见识。你一嘴我一嘴,她们的争吵越来越激烈,频率越来越快,互不相让。

  我们不是在天上吗?怎么还会为低到尘埃里的事争吵?好像刚才经历的生死悬空,对活着的人的警醒不曾发生过。人是多么健忘。刺耳的争吵声持续了好久,像是悬疑在空中的荒诞戏。

  飞机终于开始降落,离地面越来越近,窗外开始出现万家灯火,纵横交错如格子一样的马路、房舍。这就是人间。从生死渺茫的虚空中重回人间。飞机的轮子终于轰然吻上地面,依照惯性扑腾腾向前奔驰。隔着机窗,你好像闻到扑面而来的尘土的芬芳。恨不得被这样的尘埃淹没。每一粒人间的尘埃,都让人踏实,都清新可喜。你恨不得匍匐在地,亲吻每一片泥土,感受脚踩大地,真切活着的滋味。

  一次强气流的飞机颠簸,完成了一次生死教育。好像你不再是之前那个麻木,无感,淡漠的你。你内心滚烫,热泪盈眶,你要拥抱全世界。脚踩大地的时候,需要提醒自己,让自己活得更有重量。

  (作者为知名散文作家,河南省文艺出版社副社长,出版散文随笔集《别让生活耗尽你的美好》《无限悲情,无限欢喜》等)

河南日报人文周刊·中原风 11生死悬空 2025-08-13 2 2025年08月13日 星期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