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刘晓波 本报通讯员 张锟 李红军
“我不仅是党员,还是退役军人,关键时刻就应该挺身而出!”8月11日,正阳县油坊店乡赵店村党支部书记王富业的家中,该县军地领导专程前来看望慰问这位几天前勇救坠井村民的“兵支书”。
“当时满脑子就是一个念头,赶紧把人救上来!”回忆起8月3日那场惊心动魄的救援,有着12年军龄的王富业眼神格外坚定。
那天午后,村西头玉米地里的惊呼声打破了村庄的宁静——村民余小英浇地时不慎坠入井中。王富业接到消息,抓起车钥匙便飞速而至。眼前的景象令人揪心:狭窄的井口,大约60米的深度让人看不清井底的状况。“有声音!还活着!”村民的呼喊让众人精神一振。王富业冲到井口,微弱的“救命”声断断续续从井下传来。
“我来!”关键时刻,王富业挺身而出,“我当过兵,身体素质好,有经验!”他让村民找来结实的绳索系紧双腿脚腕,毅然让众人将他头朝下缓缓放入井中。
深井漆黑阴冷,王富业佩戴的头灯也只能照亮前方一米范围。他一边呼喊村民姓名安抚其情绪,一边不断用手撑着井壁缓慢下降。粗糙的井壁摩擦着他的肩膀和后背,很快便划出数道血口。
下降约60米后,头灯的光终于照见蜷缩在井底的余小英,她面朝下趴在泥水中,双腿抽搐,嘴里发出微弱的呻吟声。此时的王富业也因长时间倒悬脑部充血,眼前阵阵发黑。“别怕!听我口令!我数‘三二一’,我们一起用力!”王富业用尽全身力气将余小英拉起来……
由于救助及时,余小英身上仅有轻微的摩擦皮外伤,休息片刻后便逐渐清醒。她的家人紧紧拉着王富业的手感激道:“要不是你舍命下井,小英这条命就没了!”而王富业却因长时间倒悬受力,腰部疼得直不起身来。
连日来,王富业勇救坠井村民的事迹在社会各界引起强烈反响。乡亲们感慨:“有这样把老百姓安危时刻扛在肩上的‘兵支书’,我们过日子心里踏实!”
今年48岁的王富业1996年12月入伍。在部队,他从普通战士成长为班长、技术员,多次参与重大军事任务,被评为“优秀班长”“优秀士官”,荣立个人三等功1次。
2008年12月,王富业复员返乡,但“军魂”早已融入他的血脉。2017年,他担任赵店村党支部书记。2020年,他被评为“正阳县最美退役军人”。
“退伍不褪色,换装不换心。”王富业用实际行动践行了誓言。30分钟的生死营救,不仅见证了一名共产党员的担当,更映照出一位“兵支书”滚烫的赤子情怀。正如他常说的:“军装脱了,但军人的责任永远扛在肩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