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一兵 潘雅琪 任常乐
8月13日,信阳开展了社会工作者和志愿者心肺复苏专业技能培训,营造“人人学急救、急救为人人”的良好风尚。
一场场专业培训、一次次暖心服务、一套套精准机制,信阳市委社会工作部探索党建引领下的“社工+志愿”服务新模式,推进以人民为中心的基层治理,为老区群众带来实实在在的获得感、幸福感和安全感。
专业培训:提升志愿服务能力。在心肺复苏专业技能培训中,学员们反复练习,提升技能,完成标准化考核,积极承担起“第一响应人”的应急救援责任。
信阳高度重视志愿服务队伍专业能力建设。今年以来,信阳市委社会工作部持续深化应急技能培训体系建设,引导更多社工和志愿服务力量共筑社会安全防线。全市注册认证志愿者已超101万人,注册登记志愿服务组织71个,志愿服务队伍6316支,形成广泛的志愿服务网络。
信阳市委社会工作部相关负责人表示,将持续优化服务保障,跟踪服务成效,引导和推动更多人加入志愿服务队伍,让志愿精神在基层治理中开花结果。
网格融合:志愿服务融入基层治理。今年7月,信阳启动“志愿青春 网聚力量”暑期志愿者招募活动,促进志愿服务与基层网格治理深度融合。
7月22日,首批暑期志愿者下沉基层治理一线,协助完善人员、房屋、单位等基础信息,为网格精细化管理提供数据支撑;走访收集民生诉求,帮扶空巢老人、残疾人等特殊群体,与网格员一起架起社区“连心桥”。
为推动“网格+志愿”服务机制落地见效,信阳市委社会工作部为暑期志愿者统一购买人身意外伤害保险,各社区为其提供餐饮保障及岗前培训,助力他们迅速融入网格、开展服务。
多样服务:民生需求精准对接。针对多样化民生需求,信阳开展了精准化志愿服务活动。
光山县探索“志愿+”模式,打造乡村基层治理新名片。各村定期开展志愿服务日活动,党员志愿者带头开展政策宣讲、环境清扫、矛盾调解,带动群众共同参与村级事务治理。
平桥区与陕西省志愿服务组织联合开展“圆困境儿童入学梦”助学行动,深入7个乡镇,最终为22名孩子发放助学金近3万元。
如今,“社工+志愿”服务在信阳蔚然成风,市场里有他们宣传环保的身影,街头巷尾有他们弯腰拾垃圾的动作,他们穿梭乡村、社区,为老区人民带来美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