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寒武纪股价超越茅台

《河南日报》 (2025年09月02日 第 06 版)

  □徐兵

  在资本市场上,“超越贵州茅台”已经成为一个特殊的符号。最近,寒武纪凭借股价的凌厉涨势,一度站上了“第一高价股”的宝座。这既是科技股光环下的狂欢,也是一场关于市场逻辑的深刻拷问。

  传统上,茅台代表着一种价值锚,象征着品牌、现金流与分红安全感。如今,寒武纪的上位,意味着资本愿意为未来买单,甚至愿意用当下的确定性去换未来的不确定性。换言之,市场在重新分配信仰:从看重稳健的消费,到追逐高速的科技。

  但真正值得思考的是,为什么“超越茅台”总是被赋予如此强烈的象征意义?这恰恰说明,茅台不仅是企业,更是投资者心中的基准点。谁能超越它,往往被解读为新秩序的到来;谁最终跌落,则印证了泡沫的破灭。这背后,是市场长期以来缺乏真正能穿越周期、不断兑现成长的科技企业。

  寒武纪会不会成为例外?这才是市场最关心的问题。它不同于以往靠概念起舞的昙花一现,至少在业绩上展现了增长曲线,叠加AI大势和政策红利,具备更多现实支撑。但风险依然清晰,高估值意味着容错率极低,一旦预期兑现不及,股价回调的力度也会更剧烈。

  从更宏观的角度看,寒武纪和茅台的对比,并非简单的新贵替代旧王,而是中国资本市场的自我修炼。茅台用几十年时间告诉投资者什么是确定性溢价,寒武纪则正在尝试告诉市场,科技成长是否能成为新的确定性。如果寒武纪能长期跑出业绩,它不仅仅是一个股价的奇迹,更是A股投资文化转型的标志。

  真正的考验才刚刚开始。对投资者而言,关键不是谁超越了茅台,而是谁能够在十年后依然立在高峰。市场需要的不只是股价的瞬时狂飙,而是能代表产业未来的持久力量。

河南日报评论 06当寒武纪股价超越茅台 2025-09-02 2 2025年09月02日 星期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