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王向前 河南日报社全媒体记者 翟钰洁
“好浓的‘班味儿’!”这是记者走进第三届全国技能大赛全媒体运营师项目比赛现场时,脑子里蹦出的第一句话。
一套桌椅和电脑设备组成一个格子间,一个个格子间活脱脱一个个极简风的工位。“这一赛项共有30位选手参加,他们大多是传媒行业的一线从业者,还有一部分是院校老师,年龄横跨20多岁至50多岁。”赛项讲解员杨帆帆介绍说,“全媒体运营师项目的赛场,高度还原了这个职业的日常工作场景。”
2020年,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公布了16个新职业,全媒体运营师是其中唯一的传媒类新职业,全媒体运营师证也就成了高校毕业生和其他就业群体的热门考证项目。
为什么如此“年轻”的职业能成为国赛项目?在现场观赛的学校老师张先生感叹:“这个时代,谁能玩转互联网平台,谁就能把流量转化为竞争力。全媒体运营师新职业培养的就是这种能力。”
“你可以观察下,如今无论是奶茶店还是律所,都在做全网运营,使得全媒体运营师供不应求,我身边就有很多高薪争抢顶尖全媒体运营人才的案例。”他说。
越是热门职业,越是考验综合能力,这从全媒体运营师项目的比赛内容就可窥见一二。文案策划、全媒体素材加工、H5制作、数据分析,需熟练掌握PS、PR、AE三种软件,也就是说,一个岗位要同时兼顾“文案策划、数据分析、视频剪辑、平面设计”四种岗位职能,是真正的职场多面手。
目光再回到赛场上,就不难理解他们的“班味儿”了——只见场上选手有的紧盯屏幕,有的托腮沉思。再观察他们的双手,时而在键盘上敲击不停,时而指挥鼠标“南征北战”。看似在“现场办公”,实则早已用专业能力将思绪带到云端,全神贯注地在跨平台间来去自如。
国家鼓励新职业人才发展,正是希望人们在信息浪潮中,与社会需求同步,实现自我价值的最大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