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马愿
9月23日,在哈密市维吾尔医医院的正骨科门诊诊室,医生赵计轩一边和患者聊天询问病情,一边为一名脊柱侧弯患者正骨。“去过不少医院,一直没有明显的效果,来这儿第二次接受治疗就不怎么疼了。”患者激动地连说了几次“亚克西”。
赵计轩是河南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传统疗法科副主任医师,援疆10个月,虽然时间不长,但在当地口碑非常好。
“赵大夫,又有患者给您送锦旗来了!”郭女士手捧一面写有“妙灸神针治百病 德艺双馨传四方”字样的锦旗,来到赵计轩的诊室。
“如果不是援疆医生带着好技术来新疆,我家老人的病哪能好得这么快啊!”郭女士家的老人多年来饱受腰椎间盘突出的折磨,听说河南的名医来哈密援疆坐诊,就带着老人来试试。经过治疗,短短两个月,症状就缓解了。
接过锦旗时,赵计轩的手被郭女士握得紧紧的。“这是我们应该做的。”他笑着说,“援疆就是要把好技术留下来,让群众在家门口就能看好病,让大家少跑腿、少受罪。”
为了更好地发挥中医特色诊疗优势,赵计轩结合新疆居民疾病谱,将中医强调的辨证论治基本原则与西医、民族医学进行有机融合,为患者提供更加精准、个性化的诊疗方案。
援疆10个月来,赵计轩收到了9面锦旗、5封感谢信,这些锦旗和感谢信承载着患者及家属的满心感激,更代表着这位河南医生与新疆百姓之间的深厚情谊。
“我的目标是能真正为这里‘造血’,帮助当地打造一支带不走的医疗队。”坐诊之余,赵计轩积极参与豫哈中医适宜技术推广培训班,通过深入浅出的案例分析,使学员们深入了解针刺疗法等中医传统技法,并通过现场技术实操,手把手教授学员运用掌握相关疗法。
赵计轩的故事是河南中医药文化润疆工作的生动缩影。2024年以来,河南创新性开展中医组团式援疆,每年选派约40名中医专家赴哈密,开展技术帮扶的同时推动中医药文化润疆,让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变得可感可触、可知可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