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安全感,来自脚下的土地

《河南日报》 (2025年10月08日 第 03 版)

  □郑州市第四初级中学九年级学生 王佳悦

  晨光初露,我骑着单车穿行在挂满五星红旗的街道。秋风拂过面颊,红旗在蓝天映衬下猎猎作响。车轮碾过梧桐树影,我忽然想:十四岁的我,与这片生我养我的土地,究竟有着怎样千丝万缕的联结?

  语文课上,王老师深情地朗读艾青的《我爱这土地》。“为什么我的眼里常含泪水?因为我对这土地爱得深沉。”这诗句像一颗种子,轻轻落在我心田,悄然生根发芽。

  凝视着黑板上的诗句,思绪却穿越时空。我仿佛看见汨罗江畔屈原求索的身影,稻田深处袁隆平专注的目光,雪山之巅戍边战士坚定的守望。这些身影,层层叠叠,筑成了我们脚下这片土地的厚度与温度。

  班会上,老师播放了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阅兵式的影像。打动我的不仅是“钢铁洪流”的震撼,还有一位老兵的特写镜头——他胸前挂满勋章,虽然手掌微微颤抖,却依然保持着标准的军礼。那一刻,我忽然明白,“钢铁长城”不只是一件件武器,更是一代代人用青春和热血铸就的信仰。

  假期走进科技馆,我在“天宫空间站”模型前驻足,透过小小的舷窗,看到蓝色星球在太空中静静旋转;我轻轻触碰量子通信演示装置,看着光子划出奇妙轨迹;坐在“复兴号”模拟驾驶室,时速不断攀升,我的心也跟着飞驰。

  “你们这一代真幸福啊!”妈妈感慨道,“我们小时候,自行车都是稀罕物呢。”从二八自行车到磁悬浮列车,不过两代人的时光。这种跨越式的发展,让我真切感受到了祖国强劲的脉搏。

  当解说员说“这些装备全部是中国自主研发制造”时,一股前所未有的安全感在我心中油然而生。我终于懂得,我可以安心在教室读书,可以自由追逐梦想,正是因为无论走到哪里,身后都有一个强大的祖国!

  夕阳西下,我再次骑行在红旗飘扬的街道。金色的阳光洒在肩上,五星红旗在风中舒展身姿。原来,祖国从不遥远——她在我们琅琅的读书声里,在科技馆闪烁的灯光里,更在我们每个少年跳动的心房里。而我,愿做这伟大乐章中的一个音符,与祖国同频共振,共谱华章。(本报记者 马愿 整理)

河南日报特刊 03我的安全感,来自脚下的土地 2025-10-08 2 2025年10月08日 星期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