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勇敢的小羊”何以出圈

《河南日报》 (2025年10月09日 第 06 版)

  □杨维立

  近日,网络热梗“勇敢的小羊”席卷社交平台,引发了广大网友的热烈讨论和模仿。千万网友以“勇敢的小羊”为身份标签,用欢快的音乐配上可爱的表情包,分享自己的成长故事,既十分有趣,也发人深思。

  小羊萌态十足,向来受到人们喜爱。“勇敢的小羊”们以欢快的背景音乐和萌系表情包为载体,展现年轻人离家独自面对城市生活的成长叙事,该词已成为新的网络流行语。

  “勇敢的小羊”为何能成热梗?这可从各色各样的视频里窥见一斑:有人独自到离家1500公里的地方上大学;有人“从没自己出过省”,却独自坐火车从新疆到南京搞定了租房和工作;还有人独自挂号,第一次“不依赖父母”……他们在社交媒体上细数自己经历的点点滴滴,并骄傲地宣布:“我是勇敢的小羊”。在不少过来人看来,做这些事或许不难。但对于众多年轻人来说,离开家中遮风避雨的屋檐,直面未知带来的恐惧感,孤独产生的无助感,“第一次”撑伞前行,既不容易,也很了不起,值得人们送上掌声。

  “勇敢的小羊”们在网上分享他们的成长故事,透露的是乐观的人生态度,体现的是努力为幸福生活打拼的进取心态,既是成长告白,也传递了勇气,能够激励他人,特别适合网络社交。

  人生路上,没有谁能一直为你遮风挡雨,学会独立是成长的必经之路。当雏鸟第一次振翅离开巢穴时,那阵颤抖的羽翼下藏着对未知的恐惧,也孕育着飞向蓝天的可能。年轻人离开父母,身处陌生环境,面对未知前程、未知领域时,有胆怯和畏难情绪是人之常情,可以理解,但需明白,倘若被无形的恐惧所困,害怕困难、害怕失败,失去了开始的勇气,选择了退缩,最终陷入“想得多、做得少”的循环,其代价不仅是机会的流失,更是自我成长的停滞。

  其实,很多所谓的困难和风险,只是自己吓自己,心理学中的“灾难化思维”告诉我们:人们倾向于将潜在风险想象得比实际更严重。对此,作家史铁生在《给小水的三封信》中曾言:“勇敢地迈出第一步,无需过多犹豫,因为世间并无预先设计好一切的完美旅程”。面对人生路上的种种难题,“勇敢的小羊”们将胆怯和恐惧转化为前行的动力,以行动打破想象,用坚持回应挑战,既是向成长致敬,也生动诠释了掌握人生主动权的必由之路。

  网络流行语源于社会生活,体现着一代人的情愫。“勇敢的小羊”们在历经“第一次”之后不忘自我打气,始终笃定“要努力变强”,其笑对生活的态度与屏幕前的你我高度相似,那些鲜活的成长故事赢得了众多年轻人及其长辈的广泛共鸣,这或许是“勇敢的小羊”出圈的秘诀之一。

  千里之行,始于足下。行动永远是最好的破题利器,与其在焦虑的泥潭里挣扎,不如先干起来再说。干着干着,你会发现,人生如逆旅,越勇敢,越顺畅;越坚持,越幸运,命运不会辜负每一个执着勇敢的人。

河南日报评论 06“勇敢的小羊”何以出圈 2025-10-09 2 2025年10月09日 星期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