释放数字检察治理效能

《河南日报》 (2025年10月10日 第 03 版)

  □周晓荷

  当无人机巡河镜头锁定证据,当海量数据在模型中碰撞出监督线索,我们看到的不仅是技术赋能办案的生动场景,更是法律监督模式的一场深刻变革。

  当前,以大数据、人工智能为代表的技术革命方兴未艾。我省检察机关顺势而为,数字检察从无到有、从有到优,有力驱动新时代法律监督工作提质增效。

  首看数据整合。数据是数字检察的源头活水,长期以来,信息孤岛制约着检察监督的广度与深度。如今,我省检察机关正在打通内部各业务条线的数据壁垒,并积极探索与政法单位、行政部门的数据共享。当分散的数据“颗粒”汇聚成肥沃的“土壤”,精准监督的根基才更加坚实。

  再看模型建设。模型是让数据“会说话、能办案”的关键,它的生命力在于务实有用。实践中,一些地方将成熟的办案经验转化为数据模型,使其真正服务于线索发现、证据固定和类案监督。我省还探索建立模型的评估、优化和推广机制,让经过检验的优质模型在全省共享,既百花齐放又集约高效,数字模型有力助推社会治理。

  最后看素能提升。数字检察不是技术与业务的简单叠加,而是深度融合。培养既懂法律又懂数据的复合型检察官,正成为重要一环。我省通过培训、实训、竞赛等方式,全面提升检察人员的数据意识、建模能力和模型运用水平,让每一位检察官都能成为数字检察的参与者、实践者和受益者,形成业务需求牵引技术开发、技术革新赋能业务的良性循环。

  数字检察的强大之处,在于它能超越个案办理的局限,精准切入社会治理的系统性、根源性难题。这使得检察机关跳出“就案办案”的传统模式,更充分地履行法律监督职责,在守护公平正义、保障群众权益上展现更大作为。

  以数据为基、模型为径、人才为本,持续深化数字检察战略,我们期待新时代法律监督工作能借此实现质量、效率与动力的变革,让更多沉睡的数据被唤醒,将技术优势切实转化为治理效能,为平安河南、法治河南建设注入更强大的检察力量。

河南日报深读·法治 03释放数字检察治理效能 2025-10-10 2 2025年10月10日 星期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