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建引领 工会扬帆 助农兴村走出新路子(奋进的河南——决胜“十四五”)

《河南日报》 (2025年10月15日 第 02 版)

  □赵娜娜

  时下的安阳乡野,处处涌动着生机与活力。“千场文化送基层”的欢声笑语在村落间回荡,“送红色电影”的光影照亮夜空,田间地头的助农培训热火朝天,百姓群众的掌声与笑容交织成最动人的图景。

  今年以来,安阳市总工会紧紧围绕党政所需、工会所能,通过专班统筹、竞赛激励、服务保障“三位一体”,形成劳模带动、工会推动、多方联动的协同机制,驶出一条助农兴农的新航道。

  “要把党的组织优势、工会的组织力量深度嵌入助农兴农各环节,深化消费帮扶模式,拓宽助农多元路径,打造‘工会优选’品牌体系,实现职工得实惠、农民增收入的双赢局面。”在全市党建引领工会助农工作会议上,安阳市委常委、组织部部长刘文海的话铿锵有力。

  围绕这一目标,十条举措精准发力:职工福利采购架起“消费桥”,直播带货打通“云端路”,劳模传技播下“金种子”,文化下乡奏响“欢乐曲”……从产销对接到技能提升,从短期帮扶到长效发展,政策红利像甘霖般浸润田野。

  政策一出,行动紧跟。安阳市总工会明确“党政所需、工会所能”方向,指导市直工会联合会发挥驻村第一书记桥梁纽带作用,推动县(市、区)总工会、产业工会挖掘基层与企业助农优势;各级工会迅速成立工作专班,通过现场会、推进会等举措压实责任,目前已组织776人次先进个人、178家先进集体参与乡村振兴劳模出彩行动,累计投入资金超800万元。

  从会议室到田埂间,助农热潮在安阳大地蓬勃兴起。

  文化赋能聚人心,产业谋划接地气。林州市任村镇盘阳村文化广场上,豫剧《朝阳沟》刚落幕,村民便围着工会干部热议产业规划;安阳县总工会组织流动电影队走进滨河绿地、村镇社区,在丰富文化生活的同时,现场推介本地特色农产品;滑县总工会创新设立“活动月”“志愿服务周”,整合10类服务打造一站式平台,让文化服务与助农需求精准对接。

  产销对接架桥梁,“云端地面”齐发力。8月底举办的安阳市“党建引领工会助农”农产品展销会上,93个展位汇集了253种优质农产品。其中,驻村第一书记站台推介成为亮点,8名第一书记共带动销售额超36万元。展会通过“现场展销+直播带货”模式,促成119家参展商与采购商达成意向,线上线下交易额达494万元,参展商与金融机构达成270万元合作意向。平日里,滑县主播深入田间直播带货,麦浪与果实成为“流量密码”;文峰区的“清凉礼包”装满农户西瓜、金银花;龙安区定向采购菊花茶、蜂蜜作为慰问品,这些带着“泥土气”的福利实现双向暖心。

  产业联动显神通,技术赋能谋长效。化工医药能源工会和轻工纺织烟草工会组织职工到帮扶村疗休养,同步开展果蔬采摘、农家乐活动激活乡村产业;机械冶金建材工会联动快递行业,以党建引领“现代农业+电商+快递”服务模式,深度参与樱桃节、甜瓜节等活动,助农销售突破20万元;城建交通水利工会组织23家先进集体团购助农,近56万元采购款化作及时雨惠及农户;教科文卫体工会开展科研劳模助农活动,劳模进棉田,手把手教防治白粉虱;财税商贸金融工会推动建成的1.16万亩高标准农田,年产值已达约1500万元。

  技术帮扶更让“输血”变“造血”。安阳县白璧镇后白璧村插花基地里,技能竞赛激战正酣,“花艺培训+原料供应+产品销售”全链条模式,让鲜花成“致富花”;中国农业科学院棉花研究所基地中,全国五一劳动奖章获得者严根土在棉田间示范整枝打顶技术,把讲台搬到田野上。同时,全市组建的专业化劳模志愿服务队已开展活动180余场次,服务群众1.3万余人次;林州市农林系统劳模专家团队下乡指导100余次,解决种养难题80余个,培训农民3000余人次。依托劳模工作室联盟建立的“理论教学+实操考核+资格认证”体系,已完成5000余人职业等级认定,培养448名持证农机手,北斗导航播种、无人机植保等技术让5万亩农田实现“耕种管收”全程智能化。“乡村点单、劳模接单、工会配单”的“双清单”模式,更让技术服务精准滴灌田间地头。

  从政策部署到实践深耕,党建引领下的工会助农已成“众人拾柴”之势。安阳市总工会有关负责人表示,下一步,将持续擦亮“党建引领 工会助农”品牌,让渠道更畅、培训更准、品牌更响,为乡村振兴注入更强“工”力量。

河南日报要闻 02党建引领 工会扬帆 助农兴村走出新路子(奋进的河南——决胜“十四五”) 2025-10-15 2 2025年10月15日 星期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