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旗区:弄潮儿向涛头立(奋进的河南 决胜“十四五”·新乡篇)

《河南日报》 (2025年10月16日 第 T9 版)

  红旗区楼宇经济。

  2023年新乡红旗中秋诗会。

  2025年红旗区元宵联欢会。

  新乡市2025年农民丰收节。

  胖东来(红旗区“大胖”店),以其优质的服务和丰富的商品,为市民带来高品质消费体验。

  潮玩头部企业泡泡玛特全球客服中心落户红旗区。

  位于红旗区的百合光电,深耕光电创新,以科技赋能产业升级,是全区科创型企业高质量发展代表。

  新乡市主城区。

  □红宣

  时间的书页次第掀开,发展的篇章不断更新。

  大区当有大担当。在向更高质量发展目标迈进的道路上,新乡市红旗区以“拼”的劲头、“抢”的状态、“实”的作风,于百舸争流中劈波斩浪,在承压奋进里逆风飞扬,将“起势”变为“胜势”,让“蓝图”成为“实景”,交出了一份底色亮、成色足、分量重的高质量答卷。

  红旗区产业动能持续跃升,以泡泡玛特全球客服中心、胖东来商业综合体为代表的现代服务业标杆效应显著,百合光电为代表的智能制造产业集群持续壮大,为区域高质量发展注入强劲动力。

  在治理维度,红旗区成功创成“全国信访工作示范区”,并获评司法部法治政府建设示范区,最高人民法院对其党建引领基层治理“12345”模式予以高度肯定。累累硕果,彰显出红旗区在经济发展与社会治理双轨并进中的硬核底气。

  “红旗区聚焦‘两高四着力’,把‘全年红’写进指标里、落到项目上、体现在群众笑脸上!”红旗区委书记刘宏锋话语铿锵,道出全区上下的坚定决心。

  产业筑基 锻造百强实力

  全国百强区,是衡量区域综合实力的金字招牌,更是红旗区矢志不渝的宏伟目标。在这条彰显发展能级与核心竞争力的赛道上,红旗区底气十足,全力冲刺。

  底气源于实实在在的进展。入围百强区需跨越GDP超800亿元、一般公共预算收入超20亿元的“双门槛”。截至2024年,红旗区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已触达基本门槛,GDP实现门槛指标的75%,对在“十五五”期间成功跻身百强区行列,全区抱有坚定信心。

  底气更深植于产业的强势支撑。紧扣着力建设现代化产业体系部署,红旗区聚焦光电信息、智能制造、现代服务三大主导产业,持续锻长板、补短板、育新板。今年上半年,全区规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12.7%,以百合光电等为代表的光电信息与智能制造产业板块产值已突破16亿元,正成为拉动区域能级跃升的强劲引擎。

  走进红旗区太行人工智能算力中心,指示灯昼夜不息,海量数据于此奔流运算。作为全市唯一的算力中心,其一期算力规模已达70P,规划300P,持续拓展物联网感知、视频智能分析、大数据服务等多元场景,为经济社会数字化转型提供强大“脑力”支撑。这仅是红旗区前瞻布局未来产业、大力发展新质生产力的一个缩影。

  围绕“楼宇经济、总部经济、低空经济、算力经济”等新经济赛道,红旗区布局频频、成效显现:

  楼宇经济“聚宝生金”。拥有全市最多的30座商务楼宇,红旗区着力打造集“互联网+”、信息技术、电子商务、金融保险等于一体的专业楼宇和集聚区,不断提升“竖起来的园区”的集约效益和贡献度。

  低空经济“蓄势起飞”。积极引入链主企业,系统性谋划“低空交通+产业基地+低空文旅”综合性项目,抢抓低空经济发展先机,拓展广阔空天发展新领域。

  流量经济“活力迸发”。全球潮玩头部企业泡泡玛特全球客服中心落户红旗区,2024年实现营收7400多万元,纳税超千万元,吸纳就业350人。今年该中心继续扩规,新增小语种服务,人员规模预计达500人,营收有望突破1.1亿元,纳税超1800万元。此外,嘟嘟网络等本土数字企业迅速成长,其自主研发“小心心APP”已与腾讯等多家上市公司开展战略合作。

  商业旗舰“引燃消费”。备受瞩目的胖东来新乡综合商业体“三胖”将于今年开业。这座体量达6.8万平方米的商业地标,已引进各类首店38家,预计年销售额超20亿元。红旗区全力“学习胖东来、服务胖东来、融入胖东来”,借其强大流量效应带动全区服务业向品牌化、高品质升级。

  从夯实现代化产业根基,到抢占新兴赛道;从打造传统优势产业集群,到激发新经济多元形态,红旗区正以全方位的产业跃升,坚定迈向全国百强区的目标,展现出主城区高质量发展的强大韧性与无限潜力。

  校地融合 激发创新活力

  创新浪潮涌,发展势如虹。

  作为新乡市的主城区,红旗区手握独特禀赋——5所驻区高校、逾15万名在校大学生,这既是得天独厚的资源,更是必须答好的时代考卷。

  面对如何将高校的“智力富矿”转化为区域“发展活泉”这一命题,红旗区以一套组合拳响亮作答:坚定贯通各方创新主体与资源要素,促进创新链、产业链、资金链、人才链、服务链深度融合,实施智慧岛、创新岛、金融岛“三岛”同构,为成果转化与产业孵化提供全周期支持。同时,该区将机制创新作为驱动发展的核心引擎,创新推行“6+6+N”校地合作模式,并在全市率先探索建立“高校+科技副总+企业科技项目”联结机制,推动创新要素奔涌流淌。

  一组数据成为最直观的注脚:2024年,红旗区国家科技型中小企业备案达162家,居全市第2;拥有国家高新技术企业80家,省级以上专精特新企业40家;技术合同登记额跃升至15.4亿元,同比增长49.5%,位居全市第1。更令人振奋的是,红旗开发区成功获批河南省科技成果转移转化示范区和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标志着其创新生态获得了省级层面的权威认可。

  创新平台能级实现新提升。目前,全区已累计培育省、市级各类研发创新平台155家。其中,智慧岛已集聚企业400余家,金融岛成功吸引超100家金融类机构落户,共同构成全市总部经济和创新资本汇集的战略高地。当前,红旗区正积极抢抓我省重塑实验室体系重大机遇,高标准推进红旗实验室建设,依托3D打印产业园等载体,力争三年内成功创建省级重点实验室。同时,“环新乡大学城科创圈”建设全面提速,先后承办“第十三届中国创新创业大赛新乡分赛区比赛”“河南省院校企业面对面科技成果转移转化系列对接活动(新乡站)”等具有影响力的省级以上活动5次。此外,新乡大学科技园成功获评为省级科技企业孵化器,区域创新策源与成果转化体系进一步完善。

  校地合作结出硕果。不久前,新乡市与北京理工大学的校企校地合作对接会在红旗区成功举办,与哈尔滨工业大学、北京邮电大学等省外知名高校的合作也在深入推进。“我们就是要拆除‘围墙’、打通壁垒,推动高校最前沿的‘智力资源’与企业最真实的‘应用场景’深度融合。”该区区长刘怀斌表示。通过常态化开展政校企“三走进”活动,已精准征集企业技术需求148项,并推动“微成长、小升高、高变强”科技企业梯次培育体系不断完善。

  科创金融生态更优。该区持续完善科创金融服务,探索“政企银”信用融资模式,推动新乡金融智慧服务平台入库企业突破10万家,年度融资额目标突破200亿元,让金融“活水”精准浇灌科技创新。

  如今,随着“环新乡大学城科创圈”的轮廓日益清晰,一个“基础研究+技术攻关+成果产业化+科技金融+人才支撑”的全过程创新生态链正在红旗区加速构建,为新质生产力发展注入源源不断的内生动力。

  善治惠民 托举幸福红旗

  发展为了人民,治理关乎民生。

  “双节”假期,洪门镇举办“我的家乡我们建”归乡人士恳谈会,与会人士观摩重点项目、踊跃建言献策,这正是红旗区创新治理模式、汇聚共建共识的生动缩影。

  红旗区直面辖区内经营主体多、流动人口多、各类机构多的复杂局面,将高效能治理作为保障和改善民生的坚实底座,创新治理模式,汇聚共建共识。

  机制创新,构筑基层治理新格局。该区创新打造“12345”治理模式,以党建一核引领,建强“有地办事、有地说事”两大实体平台,系统构建区、镇(办)、村(社区)三级治理体系,深入推动自治、法治、德治、智治“四治融合”,让“五面红旗”在基层一线高高飘扬。

  服务跃升,践行“主动治理”新理念。红旗区积极探索“未诉先办”改革,推动民生诉求响应从“接诉即办”向“未诉先办”的主动治理转变。在此进程中,充分发挥综治中心平台阵地作用,打造“一中心集成、一站式办理、一体化联动”的矛盾纠纷多元化解红旗区模式,力求将矛盾化解在基层、消灭在萌芽。

  数字赋能,激发智慧治理新效能。以汇聚了7.8万余条数据的智慧城市平台为核心支撑,其经验已成为新乡市唯一入选省级《数字政府建设典型经验案例选编》的亮点案例,为精细治理提供了强大引擎。

  实践的深耕换来沉甸甸的收获。该区已连续4年获评全省平安建设优秀县(市、区),被确定为全国人大常委会基层立法联系点,获评司法部法治政府建设示范区,居民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持续提升。

  与此同时,红旗区始终坚持以人民为中心,聚焦“一老一小一青壮”,绘就温暖厚重的民生画卷。谋划建设区域养老中心,推动“老有颐养”;新增普惠性幼儿园、加快义务教育学校建设,推动“学有优教”;依托“公共就业零工市场”等平台,为零工和“青壮”群体提供精准就业服务与技能提升支持,力促“劳有宜业”;加快医疗资源扩容下沉,推动“病有良医”;稳步推进安置房建设与老旧小区改造,实现“住有宜居”;构建服务类社会救助新体系,深化“弱有所扶”,彰显社会公平温度。

  红旗区用心用情用力解决好人民群众急难愁盼问题,正朝着幸福红旗区的目标稳步前行。

  潮涌千帆竞,奋楫者先;击鼓催新程,担当者胜。刘宏锋表示,红旗区全面贯彻落实“两高四着力”重大要求,在新征程道路上披荆斩棘,砥砺奋进,在新时代的浪潮中勇立潮头,奋力谱写中原大地推进中国式现代化新篇章。

  本版图片均由红旗区委宣传部提供

河南日报奋进的河南 决胜“十四五”·新乡篇 T9红旗区:弄潮儿向涛头立(奋进的河南 决胜“十四五”·新乡篇) 2025-10-16 2 2025年10月16日 星期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