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乡高新区:奋楫扬帆启新程(奋进的河南 决胜“十四五”·新乡篇)

《河南日报》 (2025年10月16日 第 T11 版)

  新乡高新区火炬园。

  新乡高新区豫北转向汽车科技有限公司。

  新乡高新区华兰生物工程股份有限公司医药研发及智能化生产基地建设项目。

  新乡高新区新飞智家科技产业园。

  新乡十里海棠主题乐园。

  新乡高新区南湖公园。

  □高创

  黄河落笔,太行作序;中原风起,高新作答。

  当“十四五”收官的号角长鸣、新征程即将铺展,新乡高新区以“两高四着力”为导向,在黄河之畔拉开一场产业、营商、民生协同共进的时代大幕——

  豫北转向器凭借过硬品质撬动全球市场,邦尼鞋垫搭乘“9810”出口模式直抵英国海外仓。

  在第15届中国河南国际投资贸易洽谈会上,新乡高新区携16家龙头企业组团亮相,展示的硬核装备赚足眼球。

  60亿元产业基金撬动资本市场,53家新企“拎包入驻”,15分钟政务圈压缩审批时限,项目落地再提速。

  产业向上,服务升温,幸福向前——这片热土正以奋进之姿,推动“两高四着力”落地见效,把中国式现代化的壮阔图景镌刻在中原更加出彩的坐标上。

  智改数转 产业向新

  9月28日,郑州国际会展中心灯光如昼。来自高新区的双小齿轮式电动转向系统被摆放在省情综合展区最显眼的位置,齿轮轻转,便牵动全球客商的视线;不远处的展柜里,搭载AES五重除菌技术的“高”“新”冰箱静静矗立,镜面门板映出络绎不绝的洽谈身影。第15届中国河南国际投资贸易洽谈会期间,新乡高新区携16家优质企业组团亮相,“实物+模型+多媒体”的立体呈现,让“高”“新”名片在6.5万平方米的展厅里熠熠生辉。

  镜头切换,不久前的义乌幸福湖国际会议中心,高新区的发言话语铿锵:“让‘新乡制造’通过‘义乌之窗’销往全球!”当天,高新区与义乌15家跨境电商成功签约,为新乡优质产品走向世界打开“出海”快车道。

  一周后,深圳深航国际酒店会议中心同样高朋满座——24家深圳跨境电商企业同步牵手新乡高新区,“出海合伙人”阵容就此成型。从黄河岸到珠江口,再到义乌小商品之海,高新区把“朋友圈”越画越大,也让“新乡造”在更大舞台C位出道。

  舞台之外,车间里的节奏同样高昂。走进新飞智家智能工厂,机械臂精准翻转,每9秒就有一台冰箱下线;不远处的豫北转向数字化车间,双小齿轮式电动转向系统经过200多道在线监测工序,合格率稳定在99.9%。得益于“一转带三化”的持续攻坚,高新区累计培育智能工厂(车间)14家、省级服务型制造示范企业5家、中小企业数字化转型标杆企业1家;成功获批河南省第二批制造业高质量发展综合评价试点、河南省新型工业化产业示范基地;大数据产业园成功入选河南省大数据产业示范园区和河南省首批软件产业园区,泰隆电力成功入选河南省数字化服务商——转型不再是选择题,而是关乎高质量发展的必答题。

  数据最有说服力:累计培育专精特新企业76家,“小巨人”企业8家;华兰生物成功入选河南省制造业头雁企业和河南省高成长性企业100强,华兰疫苗成功入选战略性新兴产业企业100强,科隆集团等5家企业成功入选河南企业100强和河南制造业企业100强,平和滤清器等6家企业成功入选河南省制造业单项冠军。新征程上的高新区,680余家工业企业开足马力跑出“新速度”。

  创新是产业发展的灵魂。高远路业联合白俄罗斯国立技术大学攻关项目获国家重点研发计划立项支持,上海交通大学新乡生物医药创新中心集研发、孵化、中试、验证、产业化于一体的产业创新生态加速形成,国家技术转移郑州中心新乡分中心收录成果超5000条,“潮汐博士”校企合作模式助力企业研发成果持续翻新。累计推动技术合同成交额突破41亿元,每万人有效发明专利拥有量达到73.02件。省医学科学院新乡基地、中原智能医学实验室新乡基地、省中医药科学院新乡基地、省生物医药研究中心等高能级平台加速集聚,为产业升级持续提供“最强大脑”和“硬核科技”。

  新业态同样风生水起。深度挖掘大桥悦时代、两地餐饮等本地商贸潜力,深耕县域“蓝海市场”的本土企业“员和记”,成立仅3年就上榜2024年全国年度火锅品牌TOP20,已在河南、安徽、山东等地开出70余家直营连锁门店;良润谷物聚焦即时零售、直播电商,把五谷杂粮卖成“爆款”;跨境电商新星特种织物、新科防护、天邦科技“组团出圈”,真正实现“从新乡到全球”的跳跃。

  累计谋划500万元以上产业项目236个,谋划省市重点项目24个。航空航天制造产业园、生命科学产业园、氢能产业园等园区载体建成投用,华兰生物医药研发及智能化生产基地、新航集团航空机载产品能力提升等一批重大项目开工建设,为全区工业经济稳增长奠定“钢筋铁骨”。

  从一台转向器转动全球,到一台冰箱除菌世界;从高远技术铺平海外道路,到功能性面料站上时尚秀场,高新区用硬核产品证明:产业向新,经济向前,未来可期。

  服务靠前 营商向优

  八月盛夏,新乡跨境电商综试区迎来关键突破——高新区企业邦尼公司的多功能鞋垫,通过跨境电商“9810”模式顺利通关,启运发往英国海外仓,标志着新乡综试区在该出口模式上实现“零的突破”;九月金秋,“2025新乡跨境电商大会”擂鼓开场,亚马逊、SHEIN、TEMU等头部平台齐聚新乡,与高新区57家制造企业面对面选品、谈单、签意向。

  从“零的突破”到“买全球、卖全球”,两场“闪电对接”背后,是高新区“市场+资源+应用场景”招商新模式结出的硕果:产业链图谱精准导航、政策红利一站直达、标准厂房“拎包入驻”,项目方感受最深的,是“15分钟政务圈”带来的速度与温度,更是营商环境评价连续三年保持全省国家级功能区第一方阵最直观的体现。

  走进高新区政务服务中心,1367项政务服务事项“应进必进”,“火炬传递、互助共进”“百姓词典”“企业开办大礼包”“无感续证”等创新举措便企利民。1月—9月,提供帮办代办1600余人次、延时服务2770分钟,免费邮寄38次。不动产登记与金融服务“一窗通办”,买房卖房“进一扇门、办所有事”;“拿地即开工、交房即交证”成为常态,企业从签约到动工,平均压缩30天。1月—9月,全区交易商品房1310套。

  ——每一组数字,都是“高效办成一件事”改革的生动注脚。

  审批做“减法”,服务做“加法”,高新区聚焦园区企业办事需求,通过建立园区“便企政务服务站”以“驻点办公+微信指导+上门服务”方式,实现企业“足不出园”即享高效便利的政务服务。全面推行“靠前办、承诺办、上门办、智能办”,教育入学“端口前移”、残疾人服务“敲门办理”、开办店企“智能导办”……截至9月底,“一件事”累计办件2692件,准确率、满意率均为100%。政务流程的每一次瘦身,都转化为经营主体的获得感:统一社会信用代码延续不变,转型成本大幅下降,“多头跑”变“一表申请+一网通办”。

  资金链同步发力,高新区梳理产业基础、载体平台与资金来源,精准绘制产业链图谱,用“基金+产业+招商”撬动资本活水,河南中金汇融股权投资基金、河南农投中原联创投资基金、河南省天使基金新乡子基金等多只基金加速落地。冰淳茶饮以头部饮品原料和365天全场饮品第二杯1元的“高质低价”战略,成为茶饮界黑马品牌,入区仅5年,在全球签约超3000家门店;知微生物自主研发的I类抗肿瘤创新药“BTK抑制剂TM471-1胶囊”获多项PCT国际专利,显著的技术创新优势,获得省市重大科技专项支持,本地“潜力股”被资本“追着跑”;云图数据、心至医疗等域外“资源股”纷纷“约牵手”。资本与产业“双向奔赴”,让“以投带引”成为全省产业基金招商的范本,为区域发展注入新动能。

  园区发展势头强劲,生命科学产业园、航空航天制造产业园、氢能产业园等1月—9月新进企业53家,高效盘活闲置资源约5万平方米。火炬园全新落成约3万平方米的跨境电商产业生态园,正蓄力打造区域跨境电商新高地。一次性引进万朗家电、新红城塑业、健悦精密等6家配套企业的智能制造产业园区,“链主”带“链群”效应凸显。园区食堂、公寓、共享会议室同步投用,真正实现“拎包入驻、开机即产”。

  服务下沉到“最后一米”,干部化身“店小二”。区主要领导每月“企业恳谈日”面对面问需,多部门组成的“联合服务队”现场办公、现场签批;12345热线、营商环境投诉平台、“收集—转办—督办—反馈”闭环运行,企业诉求“件件有回音、事事有着落”,政策直达快享平台让惠企资金“免申即享”,企业“零跑腿”即可到账。

  高新区管委会主任巩红敏表示:“政府主动靠前,聚焦企业在生产经营、项目建设、转型升级等方面的需求,逐条逐项研究解决措施,强化跟踪服务,形成工作闭环,就能不断增强企业的获得感和发展信心,才能真正把助企服务转化为高质量发展实效。”

  从“只进一门”到“一网通办”,从“面对面问需”到“联合现场服务”,新乡高新区用“15分钟服务圈”,让审批提速、服务升温、项目快进,营商沃土正结出园区繁花。

  生态添绿 民生向善

  生态花墙蜿蜒成画,绚丽游园随处可见,五彩绿道次第铺展,“300米见绿、500米入园”从纸面走进日常;A级、B级及绩效引领性企业累计18家,工地“6个100%”扬尘措施实时在线,蓝天保卫战被写进每一道生产工序。

  在筑牢生态屏障的同时,新乡高新区始终将城市发展与民生福祉紧密相连,以一系列实打实的提升工程,让城市功能更完善、群众生活更舒心——

  实施城市基础设施提升工程,新飞大道道清路易涝积水点改造工程等4个总投资1.26亿元的防汛基础设施项目、投资1.3亿元的未来大道下穿京港澳高速道路等城市道路工程加快实施,进一步畅通城市交通脉络,提升防汛应急能力,让群众出行更便捷、生活更安心。

  实施城市更新改造提升工程,打通海河路、德源路、文岩路等6条约4.3公里断头路,强力推进4个老旧小区改造工程,圆了更多群众的“宜居梦”。

  生态建设持续加码,南湖公园宛如城市绿肺,牧野路、德源路带状公园打造了多样绿色健康休闲空间,十里海棠主题乐园花开成海、游人如织,“一湖一带一湿地,两河三路多节点”的绿化布局和“一街一景”的区域特色,让绿色成为城市最鲜明的底色,让群众推窗见绿、出门入园的愿望进一步实现。

  民生保障提升工程温暖人心,以“应保尽保、应助尽助”为目标,构建了多层次立体化救助网络;20家定点医疗机构与45家定点零售药店构建了“医购联动”服务矩阵,为慢病患者、严重精神障碍患者、老年人及困难群众等重点人群提供精准诊疗与就近购药结算;14个城市社区实现“暖心驿站”全覆盖,获得中央社会工作部和省委、市委的高度认可。

  教育资源供给持续优化,新建和改扩建5所高标准、高规格的中小学及幼儿园,新增学位达6060个,聚焦育人方式变革,以精细化管理为切入点,以教师专业化培养为着力点,以全员育人为德育新亮点,打造了学生喜爱、家长满意、社会赞誉的“高新”优教。

  养老服务体系日益完善,以1家区级综合养老服务中心为枢纽,2家街道级综合养老服务中心为支撑,15个养老服务站点、2个村级标准化养老服务站为节点,3家民办养老机构为延伸,打造了“1+2+N”立体化养老设施体系,形成覆盖城乡的三级服务网络,让银发群体在家门口即可享受生活照料、康复护理、文化娱乐等一站式服务,切实托起辖区老人的幸福晚年。

  基层治理效能持续提升,深化“党建+网格”治理模式,推动“枫桥经验”落地,一批矛盾纠纷得到化解,守牢安全、债务、宗教等领域底线,为城市发展营造了安全稳定的良好环境。

  从“推窗见绿”到“出门入园”,从“暖心保障”到“贴心优教”,从“出行更便捷”到“生活更安心”,新乡高新区用563.4亩城市新绿、6060个新增学位、15.6公里道路建设实效,让城市有温度、治理有力度、生活有甜度。

  高新区党工委书记刘彦斌表示,该区将聚焦“两高四着力”重大要求,以更高站位扛牢创新使命,以更实举措壮大产业能级,以更快步伐做优营商环境,以更深情怀增进民生福祉,奋力谱写中原大地推进中国式现代化新篇章。

  本版图片均由新乡高新区党政办公室提供

河南日报奋进的河南 决胜“十四五”·新乡篇 T11新乡高新区:奋楫扬帆启新程(奋进的河南 决胜“十四五”·新乡篇) 2025-10-16 2 2025年10月16日 星期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