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对话到仰望(弘扬科学家精神 这才是我们该追的星)

《河南日报》 (2025年10月20日 第 03 版)

  □本报记者 马愿

  我与夏院长一共见过三次。

  第一次见到他,是在一个人工智能相关主题论坛上的宣讲。从控制理论的基本原理,到云控制系统的架构设计,他深入浅出的演讲,让我一个外行,对“天空地海一体化”智能云控制平台产生了浓厚的兴趣。

  令我出乎意料的是,论坛茶歇时,我找到他,想更多地了解这些技术,对我的提问,他都认真地一一解答。“如果有兴趣,欢迎您到我们学校来体验一下。”临别时,夏院长向我发出诚挚的邀请。

  第二次见面,是在中原工学院的校园里。夏院长带我乘坐了无人车,细致讲解了车上的每一个模块;在实验室里,他更是如数家珍,娓娓道来。

  令我记忆深刻的是,当走到湖边观看无人船演示时,我一直对“动态云”这个概念不太理解,一遍、两遍、三遍,夏院长不厌其烦地举各种例子让我明白其中的原理,那一刻颇像是我的老师。

  第三次见面,是为了这次专访。窗外大雨倾盆,我与他在办公室内、在实验室深谈,从乡村教师的经历到继续求学的岁月,从理论突破的喜悦到现实技术的应用,从科研育人的坚守到筹建新型研究型工科大学的全心付出……

  令我惊讶的是,作为一所大学的校长,日常事务已经极其繁忙,但他还会挤出时间在教学楼间巡查,查看教师教学动态、学生学习状态,亲力亲为抓教育教学质量。

  三次见面对话,每次都有新的发现,但有一点始终未变:无论话题如何转换,他始终都会回到科研,回到他倾注心血的事业。我想对他而言,科学研究不是一份简单的工作,而是一种使命,是他生命里的执着追求。

  采访结束时,他来不及午休,又投入到繁忙的工作中。

  在这个流量至上、追捧明星的时代,我们是否忽略了那些真正值得追随的“星”?这个人或许不会出现在热搜榜上,但他的研究可能正改变我们的生活;他或许不被大家所熟知,但其精神正照亮万千学子的心灵。

  我们应该让夏元清这样的科学家被更多人看见,将聚光灯转向他们,让他们的精神照亮更多人的前行之路。

河南日报深读·创新 03从对话到仰望(弘扬科学家精神 这才是我们该追的星) 2025-10-20 2 2025年10月20日 星期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