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①1984年,安阳市关心下一代协会六位发起人合影。
②省关工委举行主题党日活动。
③省公安厅关工委“五老”优秀代表王百姓与孩子们在一起。
④安阳市林州市关工委“五老”宣讲团成员张国声给孩子们讲述三代修渠人的故事。
⑤开封市“五老”魏善民数十年如一日照料焦桐,讲述焦裕禄的故事,让焦裕禄精神代代相传。
⑥郑州市关工委副主任周慧玲通过“家教良方”短视频平台开展公益讲座。
□豫关宣
这是一场薪火相传的深情守望,这是一项赓续红色基因的崇高事业,这是一份托举未来的千钧担当。
在全党全国深入学习宣传贯彻党的二十届四中全会精神,全省各级关工委认真落实中国关工委成立35周年纪念表彰大会精神之际,纪念河南省关工委成立40周年暨全省关心下一代工作表彰大会即将在郑州隆重召开。
40年砥砺前行,40年岁月如歌,关心下一代的使命,在中原大地深深扎根,赓续传承。特别是党的十八大以来,全省各级关工委和广大“五老”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做好关心下一代工作的重要指示批示精神,围绕中心、服务大局,于辛勤耕耘中播撒希望,于无私奉献中点亮明天,推动全省关心下一代工作结出累累硕果。
1 初心如磐 坚持“党建带关建”
河南是全国关心下一代工作组织的发源地。1985年2月,在省委、省政府领导下,在一批德高望重的老同志的积极倡导下,省关工委经省委批准正式成立。
经过40年的发展,关心下一代工作从发轫于中原的星星之火,发展为遍布神州大地的燎原之势。如今,全省6.3万个关工委组织枝繁叶茂,82万“五老”和志愿者奔走一线,躬身践行“忠诚敬业、关爱后代、务实创新、无私奉献”的“五老”精神。
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站在红色江山后继有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兴旺发达的战略高度,为新时代关心下一代事业指明前进方向、提供根本遵循。中办、国办出台《关于加强新时代关心下一代工作委员会工作的意见》,成为新时代关心下一代工作的行动纲领。
40年来,省委、省政府高度重视关心下一代工作。2022年11月,指导省委办公厅、省政府办公厅印发《关于进一步加强新时代关心下一代工作委员会工作的实施意见》,推动关心下一代工作融入省委工作大局。
40年来,中国关工委密切关注河南关心下一代工作。中国关工委主要负责人自上任以来,先后21次来河南调研,看望“五老”和广大青少年。
40年来,省关工委初心如磐,坚持“党建带关建”,锐意进取、砥砺前行——
党的领导全面加强。省委常委会每年听取全省关工委工作情况汇报,研究关心下一代事业发展态势,关怀广大“五老”的工作生活,关心关工委干部的成长。今年2月,省委常委会召开会议,专题研究关心下一代工作,充分肯定全省关工委的工作成绩。
理论学习入脑入心。坚持不懈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凝心铸魂,全省各级关工委开设学习培训班6700多次,培训“五老”38万多人(次);强化省青少年德育宣讲团建设,全省组建“五老”报告团、宣讲团6200多个,持续开展理论宣传4万多场(次)。
组织基础不断巩固。启动基层关工委建设三年行动计划,在省直、市直、县直单位抓组织覆盖,在“两企三新”中抓典型引路,在“撤并转”单位中抓整合优化。加强省直单位关工委建设和企业关工委建设,持续推进教育系统关工委建设,全省公办高校和民办本科院校的关工委组织覆盖率达到100%。
工作环境明显优化。27家单位作为省关工委成员单位,每年召开联席会议,共同出政策、作部署、抓队伍、办活动、树典型。把关心下一代工作纳入党建目标责任制考核、纳入精神文明建设规划、纳入省管领导班子年度考核清单、纳入干部教育培训计划、纳入党校有关班次等,全社会关爱下一代、支持关工委工作的氛围更加浓厚。
调查研究走深走实。形成《微光成炬 星火燎原——河南关心下一代工作发源发展四十年实践探索》等一批理论文章,中国关工委主要负责人点赞:文章写得很好,具有指导意义。能在核心期刊发表,为关工委争了光。
2 立德树人 赓续红色薪火
“和同学们一起追寻革命先辈足迹,非常感动。革命先辈的精神鼓舞了我们,要争做新时代好少年……”2025年“青少年党史学习月”活动在濮阳市清丰县启动,活动现场,学生们走进冀鲁豫边区抗战史实展馆,沉浸式感受革命历程。
“大家都知道焦裕禄是党的好干部、县委书记的好榜样,但是你们知道他小时候是什么样子吗?”宣讲中,一个悬念,立刻引起了孩子们的兴趣。在开封市关工委“五老”宣讲员武占英的“思政微课堂”上,少年焦裕禄勤奋刻苦的形象更加具象化。
一个故事,一段历史;一次讲述,一种传承。省关工委将传承红色基因作为铸魂育人的重要工程,用中国共产党人精神谱系教育青少年,引导孩子们筑牢理想信念之基。
——思想引领,点亮信仰灯塔。广泛开展“老少同声颂党恩 携手奋进新征程”、“学党史 感党恩 跟党走”党史教育进校园、“缅怀革命先烈 传承红色基因”全省青少年祭英烈等主题活动,举办“青少年党史学习月”,召开党史学习经验交流会,编撰党史学习大纲,让青少年在党史故事中感悟信仰力量。
——知行合一,搭建实践桥梁。在“大手拉小手 共筑中国梦”“红星照耀我成长夏令营”“我爱母亲河”“行走河洛大地”等活动中,广大青少年沿着习近平总书记在河南走过的足迹,寻访绿水青山、见证城乡巨变;出台《河南省关工委教育基地建设管理办法》,构建起“68个国家级、省级教育基地为引领,1531个基层爱国主义教育基地为支撑”的立体化育人矩阵。
——见贤思齐,涵养精神沃土。深化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启动省关工委学雷锋活动月,举办纪念“向雷锋同志学习”题词60周年大型图片展,打造新时代学雷锋工作品牌;连续举办五届“血脉传承——我的家风家教故事”征集活动,清朗家风在中原大地蔚然成风。
——融合创新,拓展思政教育。统筹“网上网下”宣传资源,在网络平台推出“云上思政课”“五老话节气”等,助力“大思政课”建设,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3 关爱帮扶 护航健康成长
小小课堂,因爱而生,承载梦想,寄托希望。
一条红围巾,在郑州市关工委副主任周慧玲的胸前格外醒目。76岁的她,通过网络课堂,将40多年的教学智慧凝练成短视频里的“家教良方”,被孩子们亲切地称为“网红奶奶”。
一身戎装,警服烫得很平整。省公安厅关工委“五老”优秀代表王百姓,从亲手排除第一枚炸弹的惊险,到和平年代国防建设的深意,他从一个个亲身经历的故事讲起,在孩子们心田播撒爱国的种子。
“哪里有孩子需要帮助,哪里就有关工委爷爷奶奶的身影。”这句话不断从承诺变成实践,从实践沉淀为制度。
各级关工委依托遍布城乡的儿童之家、青少年活动室、农家书屋等场所,精心打造一个个温暖的“关爱驿站”。在这里,留守儿童找到了课后陪伴,流动儿童融入了社区生活,困境儿童获得了悉心帮扶。
广大“五老”将目光投向“失足、失管、失学、失教、失亲”青少年和困境青少年群体,用他们饱经岁月淬炼的智慧与温情,为这些需要特别关爱的孩子点亮心灯、照亮前路。
在“护苗行动”中,省关心下一代基金会伸出援手,将大爱互助的种子播撒心田,青春路上“一个都不能少”;“开学第一课”上,青少年走进模拟法庭,争做“学法小标兵”,将法治精神内化于心;在“呵护向日葵”行动中,开设心理辅导,解开成长烦恼、共筑青春防线。
数字无言,却镌刻着温情守护的广度与温度:
开展“乡村振兴 关爱助学”活动,全省各级关工委累计筹集善款、物资3.1亿元,帮助困难学子23万人。
开展“关爱明天 普法先行”青少年法治宣传教育活动,全省各级关工委累计开展法治宣讲2.5万场,受教育青少年830.5万人次。
开展“讲政治、育新人,学科技、促振兴”活动,组织老专家、老科技工作者参加各类农业讲师团、科技服务团,指导帮扶农村青年124万人次。
联合省关心下一代基金会、郑州市第一人民医院发起“精准扶贫 护苗行动”,对全省困难家庭先天性心脏病儿童实施免费救治,手术成功率和满意率均为100%。
跨越40载,从“点对点”精准帮扶到“面对面”深情守护再到“心贴心”教学相融,这张日益绵密的家校社共育之网,织就的是跨越代际的关爱底色,凝聚的是托举栋梁的深沉力量。
4 银发担当 服务发展大局
道道红霞映满天,处处银发绽芳华。走过激情燃烧的岁月,广大“五老”依然坚定不移跟党走,坚守初心献余晖,与时代发展同频共振、同向同力。
传递爱心,他们是奔涌的星河——
已过耄耋之年,邓州市“编外雷锋团”团长宋清梅始终不忘雷锋同志生前教诲。退休后,他发动当年560名邓州籍战友,成立“编外雷锋团”,吸收4200多名学雷锋积极分子加入。他们的善行善举如春风化雨,将雷锋精神播撒在中原大地。
创办老年大学,让赋闲老人老有所学;成立“冬香好妈妈工作站”,组织银发志愿者开展服务;设立“书香润山阳”活动,让孩子之间互相学习……焦作市山阳区艺新街道关工委执行主任张冬香用爱心和奉献托稳“老”与“小”,将服务范围拓展至“全年龄段”。
躬身治理,他们是闪耀的微光——
烈日下,他的衬衫很快被汗水浸透;寒风中,他仔细记录整改细节。无论酷暑严寒,洛阳市洛龙区关工委副主任杨盘根总是穿行在大街小巷,查看基础设施,排查安全隐患,数十年如一日,用脚步丈量城市变迁。
漯河市郾城区政协委员,裴城镇关工委副主任杨合兴把当地政协委员工作室变成“移动议事厅”,三天一轮班固定接访,每月去集市、学校走访,遇到特殊天气就线上听村民说难题。他用一次次耐心倾听、一场场耐心调解,把群众工作做到老百姓的家门口和心坎上。
发挥专长,他们是明亮的烛火——
从勘探一线到校园讲台,从科学普及到关爱青年教师成长,90岁的黄体兰,仿佛一棵挺拔的“不老松”,深深扎根地质教育的土壤。这位河南地矿职业学院的“五老”,早已把专业的力量凝结成指引方向的罗盘,激励一代又一代地质人奔赴下一片山海。
同样用脚步丈量土地的,还有新乡市延津县“五老”科技服务队队长李开信。“把技术送到田间,把实惠带给农民”是他退休后的工作信条。一年365天,李开信有200多天都奔走在田间地头,为“新农人”授业解惑,也为农民增收和乡村振兴注入不竭动力。
夕阳正红,银发生辉。广大“五老”用经验和智慧参与治理、推动发展,用奉献和关爱温暖社会、传递爱心,用皓首之年的坚守和毕生热忱书写属于自己的壮美诗行。
40年立德树人,40年薪火相传,紧扣青少年成长和未来所系,用关爱浸润心田;
40年初心如磐,40年接续奋斗,紧跟新时代发展和中心大局,以实干笃定前行。
当前,全省上下正在深入学习宣传贯彻党的二十届四中全会精神,各级关工委和广大“五老”将更加紧密地团结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周围,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在河南考察时重要讲话精神,强化引领、发挥作用、紧跟形势、提升质效,努力推动关心下一代事业高质量发展,为奋力谱写中原大地推进中国式现代化新篇章贡献关工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