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江艳
近日,广东省对2起整治形式主义为基层减负典型问题进行通报。根据通报,潮州市住房城乡建设局在牵头制定市“城乡品质提升年”实施方案过程中,在20多天内先后3次向各县区及市直有关单位征求意见,要求1—2个工作日内反馈,有时周五发出要求周六反馈。而湘桥区住房城乡建设局将市住房城乡建设局的3次征求意见函都转发各镇街和区各相关单位征求意见,且都是临近下午下班时间发出,要求当天或次日反馈。
抓工作、促发展,需在保证质量的前提下讲求效率。不顾实际,简单追求绝对速度,“今天通知明天要”的做法不仅违背了工作规律,更背离了政策初衷。
“今天通知明天要”,根子在思想错位、政绩观扭曲。有些人把快等同于实,将急曲解为效,误以为短时间内完成流程就是履职尽责,却忽视了工作的本质是解决问题、服务群众。更有甚者,层层转发、层层加码,将本应严谨的工作流程,异化为推卸责任的形式套路,本质上是对工作的敷衍、对基层的不尊重。
对基层而言,“今天通知明天要”的要求让他们深受形式主义之害。为了按时反馈,有的基层单位无暇核实情况,照搬照抄往年内容;有的干部熬夜加班赶进度,却因时间仓促导致内容空洞、脱离实际。如此一来,征求意见沦为无效循环,政策制定缺乏科学论证,不仅无法解决实际问题,反而会因决策草率引发新的矛盾。此外,这种做法让基层干部深陷文山会海、应付检查的内耗中,难以聚焦主责主业。
基层减负不是一句口号,需要实打实的举措破除形式主义藩篱。统筹规划要一步到位,上级部门制定工作方案时,充分考虑基层调研、论证、反馈的实际周期,杜绝临时加码、随意催办。流程优化要一简到底,依托数字化平台整合数据资源,实现信息共享、一次采集、多方复用,让基层干部从重复填报中解脱出来。监督问责要一严到底,对随意加码、机械落实的行为严肃通报问责,形成有力震慑。
把重实干、重实绩、重担当的考核指挥棒立起来,摒弃花架子、拿出真功夫,才能真正为基层减负、为发展赋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