铁饭碗不是保险箱

《河南日报》 (2025年11月11日 第 07 版)

  □李洋

  近日,两则公务员辞退公告引起社会关注。湖南永州、贵州贵阳的两名基层公务员,均因连续旷工超过15个工作日,且“无法联系到本人”,被作出辞退处理。

  近年来,公务员管理的制度笼子越扎越紧。公务员法不仅明确了辞退的具体情形,更通过考核评价、容错纠错、激励约束等一系列制度设计,构建起“能者上、优者奖、庸者下、劣者汰”的用人机制。从日常考勤到工作实绩,从群众评价到纪律监督,全方位的管理体系让“混日子”“熬年头”的空间越来越小。此次两名公务员被辞退,正是制度刚性的直接体现,彰显了“法定职责必须为、失职失责必追究”的鲜明态度。

  事实上,公务员的“稳定”,本质是对履职尽责者的保障,而非对失职渎职者的纵容。“铁饭碗”的“铁”,应是铁的纪律、铁的担当、铁的实绩,而非铁的待遇、铁的身份、铁的安逸。新时代对公职人员的要求更高、标准更严,群众的期待也更迫切。构建良性的公职人员管理生态,既需要制度的刚性约束,也需要观念的主动转变。要持续完善考核激励机制,让干与不干、干好干坏大不一样,让担当者有回报、懈怠者受惩戒。同时,也要引导社会公众打破对“铁饭碗”的固有认知,理解公职岗位的责任本质,形成“重实干、崇担当”的社会氛围。对公职人员自身而言,更应主动摒弃“躺平”心态,以“时时放心不下”的责任感,在其位、谋其政、尽其责,用实绩为自己的“饭碗”增添分量。

  “铁饭碗”的真谛,在于责任的不可推卸、担当的不可或缺。只有丢掉“躺平”幻想,扛起责任担当,以实干实绩回应人民期待,才能真正端稳、端好这份承载着公共信任的“饭碗”。

河南日报评论 07铁饭碗不是保险箱 2025-11-11 2 2025年11月11日 星期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