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涛
火场救人、救起落水者、清除路障……穿梭在大街小巷的外卖员,如今扮演的角色越来越多,见义勇为、参与社区治理,有些骑手还成了“社区侠”。近日,开封外卖小哥崔玉龙徒手攀爬4楼防护窗救男童的英雄壮举感动了全国网友,无数人为之点赞,事后崔玉龙被当地授予“见义勇为积极分子”荣誉称号。
近年来,外卖骑手、快递员等新就业群体越来越频繁地出现在见义勇为新闻中,这一方面是因为他们人数众多,另一方面则是因为他们与公众生活联系密切。善举需要被看见,更需要被尊重和呵护。日前,美团举行“2025美团先锋骑手表彰会”,并宣布升级“骑手好人好事奖励计划”“骑手见义勇为奖励计划”两项长期举措,专项嘉奖英勇助人、有社会责任感的“先锋骑手”,表彰金最高10万元,如遇重大事迹获官方认定,还将给予额外激励。
实际上,鼓励外卖骑手们“敢出手、能出手、愿出手”,还能让他们在基层社会治理中扮演更加重要的角色。浙江杭州、辽宁沈阳、山东莱西等多地聘请外卖骑手为食品安全监督员,随手拍照上报监督线索;在上海市徐汇区,由外卖骑手、快递员组成的“急救先锋”志愿服务队,成了城市应急救护体系中的一股新生力量;在安徽省六安市金安区三里桥街道,外卖骑手们通过“民情直通车”小程序,对工作中发现的“城市微恙”进行拍照、定位和标注反映问题……数据显示,国内外卖骑手数量已突破1400万。这是一支新就业群体大军,同时也可以成为积极参与公共事务的重要力量。
城市的大街小巷,奔波在市井烟火中的外卖骑手不仅给公众生活带来便利,而且频频用善举勾勒出城市温暖的底色。每个乐于助人的外卖骑手背后,都有一个温暖人心的故事,一段广为传颂的佳话。呵护善举、弘扬正能量,不仅需要来自政府层面的关怀和奖励,还需要更多企业主动承担起相应的社会责任。这不仅彰显了对优秀个体的关怀,更是构建企业文化的重要内容——企业不是一味追逐利润的冰冷机器,而应该是一个有温度、有担当的大家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