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系统集成性改革打造一流营商环境

《河南日报》 (2024年02月15日 第 04 版)

  □王峰玉

  营商环境是企业生存发展的土壤,是城市和地区的重要生产力、核心竞争力。党的十八大以来,我省营商环境工作从“转作风和搭框架”、减环节压时限降成本推动“流程再造”、注重信息化推动“一网通办”向“系统集成和协同改革”升级迭代。今年的省政府工作报告提出,推进深层次改革,实施制度型开放,强调要着力打造一流营商环境。在当前我省推动营商环境综合配套改革的背景下,要树立整体政府理念,以解决企业的诉求和问题为导向,以企业全生命周期服务为重点,聚焦产业生态的培育,更加注重制度创新和系统集成改革,以数字化引领、协同化推进、场景化应用为突破,大力推进极简审批、精准服务、审管联动,锻造营商环境金字招牌。

  聚焦“高效办成一件事”重塑政务服务。把“高效办成一件事”作为优化政务服务、提升行政效能的重要抓手,统筹政务服务线上线下融合发展,注重改革引领和数字赋能双轮驱动,强化模式创新,不断提高企业和群众的获得感。以“高效办成一件事”推动各级政府换位思考,从企业和群众视角找准政务服务改革创新的发力点和着力点,由政府“端菜”变为群众“点菜”。通过优化迭代“一件事”清单事项,推动跨部门跨地区政策、业务和系统协同,实现跨部门业务办理流程重构。以“高效办成一件事”为支点明确办事各个环节的数据职责,筑实“高效办成一件事”的数据底座,倒逼各部门和条块之间加强协同配合,解决政务服务领域普遍存在的“业务不协同、系统不互通、数据不共享、标准不统一”等问题。

  围绕企业全生命周期提供精准服务。以解决企业需求为导向,打造企业全生命周期服务链,提供企业落地“审批+服务+培育”全过程便捷精准服务。构建企业诉求闭环处办机制,围绕诉求收集、分办、处理、事后研判等各服务节点,打造“全量汇聚”“精准分类”“闭环处办”“系统分析”的服务体系。优化“一站式”涉企服务模式,成立不同等级的企业服务中心,在重点产业园、楼宇等设立企业服务站点,形成“中心集成、网络联动”的企业服务网络。搭建包括政企沟通、政策中心、活动中心、项目申报、展示平台、服务机构、企业办事、营商环境等板块的企业服务信息化平台,建立面向企业的统一出口与入口,将政策信息与产业主体进行精准匹配,实现定向推送,推动惠企政策从“企业找政策”向“政策找企业”转变。

  围绕产业链和产业生态优化产业营商环境。从产业链供应链整体发展视角出发,关注不同行业、不同领域、不同发展阶段的企业需求,提供适配性强的政策供给,围绕产业共性需求搭建综合性服务平台,推进上下游企业间的资源链接,强化围绕“研发—生产—运营—场景应用”全产业链的精准服务,构建深度关联、跨界融合、开放协同的新型产业链合作生态。根据城市发展定位和产业基础探索差异化营商环境优化路径,围绕产业、行业特点,量身定制差异化的审批服务、要素保障服务、科技创新服务等服务体系,打造细分领域的产业竞争优势,降低企业前期投入成本,做优重点片区专属营商环境。如,在用地保障方面,推广工业用地“标准地”模式,发挥“区域评估+用地清单制+标准地”的政策集成叠加优势,推进工业用地“招商引资、项目建设、竣工验收、达产复核、股权变更、用地转让”等全生命周期闭环管理。在金融支持方面,根据不同企业特点,分类设计财政政策与银行贷款、基金、担保、保险等金融工具的组合,撬动社会资本“精准滴灌”支持企业发展。

  完善审管联动机制提升监管效能。在开发区全面实行相对集中行政许可权改革基础上,鼓励各地探索扩大试点。推动政府监管闭环改革,完善审管联动系统建设,结合告知承诺、证照分离、信用监管等重点改革,建立健全权责清晰、高效协同、全程留痕、闭环管理的审管联动工作机制,一体化推进“放管服”改革向纵深发展。编制监管事项目录清单,通过事项精细化梳理,将许可事项、处罚事项、其他事项等进行清单式管理,形成审批事项与监管事项一一对应的审管联动事项目录清单,推进监管事项与行政执法事项融合。编制告知承诺制审批事项清单,完善事后核查、失信联合惩戒等机制。打通审管联动信息壁垒,强化数据支撑和技术赋能,构建审管一体化跨部门联动平台,完善“审管知识库、材料库”,实现各部门条线的信息数据集约建设、互联互通、协同联动,形成审批、监管、反馈的闭环管理,开拓更多审管联动应用场景,推动审管良性互动。开展政务审批、监管事项反馈全程追踪监督,实现审管联动事项全覆盖、监管结果全记录、监管数据可共享。

  (作者单位:郑州航空工业管理学院)

河南日报理论 04以系统集成性改革打造一流营商环境 2024-02-15 2 2024年02月15日 星期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