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采摘芍药。 ②白芷喜丰收。 ③开展中医药服务惠民生。 ④界沟镇万亩花海基地观景台。 ⑤金丝菊收获。 ⑥刘集乡河南应天药业生产车间一角。
虞城县沙集乡胡楼村芍药花盛开。
□本报记者 李凤虎 刘梦珂
中医药学是中华民族的瑰宝,是打开中华文明宝库的钥匙,凝聚着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的博大智慧。
虞城县是河南省十大现代中药材特色产地交易中心、豫东平原优质中药材核心产区,界沟镇是“河南省中药材之乡”,中药材产业发展优势明显,势头迅猛。近年来,虞城县凭借优势,大力发展中药材特色农业,以农业振兴促进群众稳定增收,推动乡村全面振兴,努力开创虞城县中医药事业发展新局面。
中药材种出“致富良方”
“我们这一直有种植药材的传统,之前种植的是艾草等中药材,后来改为伤力草(佩兰),面积有100多亩。”2月18日,说起药材种植,虞城县界沟镇王桥村村民王国政笑着说。
据了解,在界沟镇,像王国政这样的百亩种植户有32户。近年来,该镇尊重自然风貌,利用邻近“中华药都”亳州的优势,立足本地传统产业,将中药材种植纳入产业化发展轨道,专门成立中药材种植领导小组,探索“林药间作,粮药间作,药药间作”模式,以“公司+合作社(种植专业户)+基地”方式,在全镇推广中药材种植,带动广大农民增收,并被河南省农业农村厅列为优质中药材种植基地示范镇。
“一般情况下,每亩投入成本约600至2000元,纯收入2000元左右。为促进中药材产业发展,镇里成立了中药材产业发展办公室,统筹协调全镇中药产业发展工作,出台《中药材产业发展指导意见》,为界沟镇中药材高质量发展提供制度保障。同时该镇还不断完善农技培训体系,以镇党校为载体,全方位开展农民科技培训,科学规划、大力支持,产业发展越来越好。”在界沟镇徐暗楼村何首乌玉米套种实验基地,药材种植合作社负责人说。
依靠科技创新,实现药粮“双优”。在不放松粮食生产的条件下,虞城县流转土地建基地,科学创新粮药套种,引导药农转变生产方式。河南积善堂中药饮片有限公司与全国百强药企扬子江药业集团合作,建立5000亩紫苏GAP生产基地。该公司大胆尝试麦药套种2500余亩,真正实现优质麦、优质药材生产齐头并举。
虞城县地处豫东平原,是商朝宰相伊尹中药汤剂的发源地,又毗邻“药都之首”亳州,四季分明,适合种植120多种道地中药材。伊尹是中药汤剂创始人,史称草药师鼻祖,是南亳文化的重要组成。在南亳文化孕育下的虞城县界沟镇、店集乡、黄冢乡、木兰镇、沙集乡、谷熟镇等乡镇都有种植中药草的传统,尤以界沟镇为最。明朝时界沟栝楼就被选为朝廷贡品,每逢药草收获季节,商贾云集于此。
陇海铁路、京九铁路、连霍高速、济广高速等组成交通运输“双黄金十字架”;310、343、105国道,203、324、325、326省道纵横县城南北、东西,加上地处虞城的商丘保税物流中心和省里经常来举办中药材技术培训等,都是虞城发展中医药产业的强力优势。
目前,虞城县中药草种植已由单一化、零星化走向多品种、规模化、产业化;中草药加工正由初加工、粗加工、低水平向着深加工、精细化、高端化迈进;中医药服务正在从传统式、低端型朝着现代化、科技型转变。
虞城县委书记何玉东说,为继承发展伊尹中医药文化,虞城县坚持遵循中医药发展规律,传承精华、守正创新,立足实际,在扛稳粮食安全重任的基础上,遵循乡村发展规律和广大农民意愿,科学引导,大力发展中药材、速生菜、食用菌三大特色农业,推进延链、补链、壮链、优链,从抓生产到抓链条、从抓产品到抓产业、从抓环节到抓体系转变,贯通产加销、融合农文旅,拓展乡村多种功能,拓展产业增值增效空间,打造富企富农的中药材全产业链。
多举措助推中医药高质量发展
为促进虞城县中药材产业高质量发展,该县加强政策顶层设计,印发了《关于促进中医药传承创新发展的实施意见》,成立了由县长蒋验军任组长的虞城县中医药工作领导小组,对中医药发展制定了纲领性政策。虞城县卫健委印发了《关于促进中医药传承创新发展的实施意见重点任务分工方案》及《虞城县中医药高质量发展重点任务分工方案》等政策性文件,为扶持和促进中医药发展的政策进行了顶层设计。同时,不定期指派河南省中药材(虞城县)产业科技特派员服务团深入中药材种植基地,瞄准中药材产业发展需求,开展科技攻关,组织技术培训,着力提升农户科学素养,以科技推动当地中药材产业实现高质量发展。
加强服务体系建设。按照三级医院标准,重新建设集临床医疗、卫生急救、康复理疗、教学科研于一体的虞城县中医院。县政府划拨土地72亩,投资3.7亿元,用于虞城县中医院新址建设,建筑面积61178平方米,设计床位600张,建设病房楼两栋,医技综合楼一栋,目前主体工程已经完工,2024年6月将整体搬迁。虞城县中医院积极开展二级医院创建工作,全面提升医院品质,推进医院管理的科学化、规范化和标准化建设,被商丘市卫健委评审为二级甲等中医医院。同时,按照《河南省乡镇卫生院、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中医综合服务区(中医馆)建设基本标准》,切实加强乡镇卫生院中医馆建设,投资420万元,为28个乡镇卫生院全部建设了中医馆,覆盖率达到100%。积极争创“省级示范中医馆”,7个乡镇卫生院中医馆被命名为河南省示范中医馆。加强基层中医药适宜技术推广,鼓励村卫生室提供中医药服务,目前已有70%的村卫生室能够提供中医药服务。
走在虞城县马牧集老街上,不时有一股悠悠艾香沁人心脾,闻香寻路,来到了临街的“曜艾堂”,看到两个人正在体验艾灸。
“艾灸,易学易会效果好。我们创建千亩艾种植加工基地的同时,积极跟政府对接,推广村医艾灸培训、灸法培训和传统中医文化公益培训,创建艾灸示范县,让中医药服务活起来。”曜艾堂罗氏传统制艾技艺非物质文化遗产第四代传承人罗清华说。
中医药产业发展不仅要让源头药材种起来,中药材加工强起来,更要让中医药服务活起来,让其服务于民。
中药材是中药产业发展的源头,中药种植产业的实施需要专业人才参与。为此,该县加强人才队伍建设,积极推荐中医药技术人员到上级医院进修学习,鼓励中医药人员参加不同类型的学历教育及业务培训。积极开展“西学中”培训,做好“杏林新苗”百名青年中医药人才师承培养,中医药人才队伍建设不断加强,中医药服务能力不断提升。虞城县人民医院、虞城县中心医院、虞城县妇幼保健院等非中医类医疗机构均建设了中医药科室,并按标准设置中医科、中药房、煎药室等,提升非中医类医疗机构中医药服务能力。
目前,虞城县形成了“以1家二甲专科中医院为龙头,28家乡镇卫生院中医馆为枢纽,601家村卫生室为基础”的中医药服务网络,群众可以就近享受优质的中医药诊疗康复服务,感受不一样的中医药文化魅力,持续为群众提供高质量的中医药服务。
本版图片均由虞城县委宣传部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