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造中原学术品牌 助力文化强省建设

《河南日报》 (2024年03月20日 第 08 版)

  为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文化思想,努力打造具有中原特色、中原风格、中原气派的文化学术品牌,加快构建中国自主知识体系的河南探索,助力河南文化强省建设,近日,省社科联、河南大学联合举办“世界中国学视野下的中原学建设”研讨会,邀请省内外知名专家,围绕建构中国自主的知识体系与地方学,中原学与世界中国学,中原学与浙学、桂学等地方学的互动等议题进行深入研讨,取得积极理论成果。现将专家发言摘编如下,以飨读者。

  加快构建中国自主知识体系的河南实践

  □省社科联党组书记 主席 研究员 李庚香

  习近平总书记深刻指出,加快构建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归根结底是建构中国自主的知识体系。习近平文化思想是“两个结合”的重大成果,继承并发展了马克思主义文化理论的“魂脉”,传承并发展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根脉”,有力巩固了中华民族的文化主体性,为更好担负起新时代新的文化使命提供了强大思想武器和科学行动指南,为建构中国特色、中国风格、中国气派的自主知识体系提供了根本遵循。

  建构中国自主的知识体系与坚持和巩固文化主体性的关系。“任何文化要立得住、行得远,要有引领力、凝聚力、塑造力、辐射力,就必须有自己的主体性”,“有了文化主体性,就有了文化意义上坚定的自我,文化自信就有了根本依托”。文化主体性和自主知识体系是密切关联、相辅相成的两个概念。中华文化主体性是中国自主知识体系的逻辑起点、动力源泉和价值根基,而中国自主知识体系则是赓续历史文脉、增强中华文化主体性的重要载体。建构中国自主的知识体系与坚持和巩固中华文化主体性,实则是同一个问题的两个方面。

  构建中国自主知识体系的国家叙述、全球视野:新时代中国学与世界中国学。巩固文化主体性,离不开对中国与世界关系的正确认识和把握。在中国与世界的关系上,我们首先是“做自己”,然后是“在一起”,最后是“做最好的自己”。这就要求我们在构建中国自主知识体系的过程中,必须具有国家视野、全球眼光。面向世界,就是要建构世界中国学;面向中国,就是要建构新时代中国学。

  构建中国自主知识体系的地方实践:地方学与中原学。中国自主知识体系有宏观和微观层面之分。构建中国自主知识体系的地方实践,表现为地方学的出现和蓬勃发展。中原学是在习近平文化思想指引下,中国自主知识体系的河南实践。要推动中原学与全国各地方学的同潮共涌与良性互动,如此才能一步步讲清楚何以河南、何以中原、何以中部、何以黄河、何以华夏、何以中国、何以中华这一系列环环相扣、相互交集的重大问题。

  世界中国学视野下的中原学建设与发展:中原学与中原学学科群。中原学学科群包括伏羲学、炎黄学、殷商学、河洛学、新宋学、冯友兰新理学和新时代黄河学等,是一个有机体系。在世界中国学视野下建构中原学,要求我们坚持以习近平文化思想为指导,在中国式现代化的伟大实践中,通过“两个结合”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创造人类文明新形态,为构建中国自主知识体系作出新的更大贡献。

  中原文化研究“三驾马车”中的中原学

  □中国社科院学部委员 研究员 王震中

  中原文化研究“三驾马车”并驾齐驱。多年来,经过相关领导、学者、高校和有关研究机构的共同努力,中原文化研究现已建立三个学科——中原学、黄河学、炎黄学,呈现出“三驾马车”并驾齐驱的良好局面。中原学、黄河学、炎黄学三者之间既有联系又有区别:中原学偏重于地域,黄河学偏重于流域,炎黄学偏重于人文以及华夏民族、中华文化的根脉。中原学、黄河学和炎黄学三者之间不具有排他性,是互补互益的关系。三者各有各的学科特点,但又有交叉点或者聚焦点。在文明起源和早期发展阶段,其聚焦点表现为:炎黄五帝时代也是中华文明起源和形成的时代;中原地区文明起源和形成的模式也是中华代表性模式。在夏商周阶段,其聚焦点表现为:中华文明多元一体格局的中心和重心在中原,这是由夏商周三代王朝国家的王都在中原决定的;先秦华夏民族的形成也是由于夏商周三代王朝多元一体的复合制国家结构缔造的;在整个中华文明的历史长河中,中华民族两条母亲河——黄河和长江,始终都是交相辉映,并肩向前发展,而中原地区在联结黄河文明与长江文明方面有着特殊的作用。

  《中原学概论》是中原学建设的扛鼎之作。建设“中原学”,除了向学术界呼吁、发表理论文章、召开论坛等之外,在学科建设之初很需要该学科的概论性著作。2023年问世的由李庚香、李顺兴主编的《中原学概论》顺应这一历史要求,重点对中原学的内涵要求、学科框架、理论依据、学科群建设以及基本特征等进行了界定和阐释,内容颇为丰富,穷尽了中原的方方面面,是中原学建设的奠基性工程。

  推进中原学建设要在大学开设相应课程。在大学开设“中原学”课程,一是研究如何开设课程,具体以什么方式开设课程;二是研究在本科生中开设,还是在研究生中开设;三是研究具体由哪个大学来实践。个人建议,既然郑州大学设有中原文化优秀特色学科群,那么就应该首先在郑州大学开设中原学课程进行实践。在课程教学初期,可举行集体备课会议,研究“讲什么”和“如何讲”等问题。课程教学实践若干年后,总结经验,改进教学。让中原文化研究的“三驾马车”都在大学开设相应课程,实现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进校园、进课堂,有助于推动“学问之学”与“学科之学”相结合,真正把中原学、黄河学、炎黄学建立起来,使中原文化发展大放异彩!

  浙学与中原学的互动与互鉴

  □浙江省社科联党组书记 副主席 郭华巍

  “中原学”与“浙学”作为中华文化宝库中的两颗璀璨明珠,构成了中国学术和文化格局中的两种传统、两座高峰。

  历史上中原士民的集体南迁,推动了中原文化与江南文化的激荡与交融,对浙学产生了至关重要的影响。一是永嘉之乱与中原王室南迁,带动了江南山水之美的发现与山水诗的产生,冲淡了吴越尚武好斗的民风,让江南崇文重教之风日甚。二是安史之乱与中原士民融入,增强了江南士人对仕途事功的进取之心,打造了融合江南地域特色的唐诗高地如“吴中诗派”等,增强了对中原文化的认同感。三是靖康之变后宋室南迁,中原学者将自身深厚的学术传统与浙江本土的地域文化结合,催生了“浙学”的兴起与发展,形成了浙学各思想流派,体现了在中原理学基础上更加突出经世致用的儒学精神。

  在新的历史起点上继续推动文化繁荣、建设文化强国、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是“中原学”与“浙学”共同的新的文化使命。这也是更好发挥传统文化以古鉴今、以史育新重要价值的关键之所在。一是赓续历史文脉,以对中原学与浙学的传承守望与创新发展,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与创新性发展,为探索中华文明的演进路径与内生机制、增强文化自信作出积极贡献。二是立足时代所需,更好挖掘和发扬中原学与浙学“自强不息”“求实创新”的精神内核,结合时代要求进行阐发,为中国式现代化建设区域实践提供有力支撑。三是深入推进“两个结合”,新时代中原学、新时代浙学要以马克思主义激活地域文化基因,努力建设具有时代特征、中国特色、区域特点的哲学社会科学,为建构中国自主的知识体系作出积极贡献。

  中原学与浙学具有思想互证、学术互鉴、审美互通的特征。二者不仅是源与流的关系,更是彼此间互学互鉴、实现融通发展的重要参照。一是突出地域文化研究的地方性与多样性,将地方文化放在中华文明的大背景中进行研究考察。二是以跨学科思维进行综合审视与把脉,积极探索跨学科跨地域研究模式。三是通过中原学与浙学的互动互鉴,一体化推进地方文化研究阐释传播工作。在此基础上,与古为新,持续推进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综合构建新时期发展地方优秀传统文化的学术生态,共同深化涵育中华民族现代文明的文化基础与价值取向。

  中国学的世界话语与中原学的国际视野

  □上海社科院世界中国学研究所所长 研究员 沈桂龙

  世界中国学一方面是对海外中国学进行间接的文本再研究,另一方面是从中国与世界互动角度的直接中国研究。当前,国外专门研究中国的学问——海外中国学,尚未在本土创新基础上形成世界话语,是“没有中国的中国学”。同时,国内海外中国学研究者对中国发展宏观研究缺乏深度和影响,在中外学术交流上难以进行平等对话,对海外中国学缺乏批判性反思。

  提升中国学研究的世界话语,要加快学术体系构建。一是站在文明交流互鉴的高度,探索构建中国学研究的学科体系;二是整合中国学研究与中国学,在统一国内外研究对象的基础上建立共识的世界中国学概念;三是努力把世界中国学建设成为教育部正式学科,在交叉学科目录下新建一级学科,或在区域国别学下设立二级学科;四是壮大世界中国学研究力量,建立具有一定规模和实力的世界中国学研究机构,培养更多世界中国学研究人才。

  提升中国学研究的世界话语,要在认识和传播上取得突破。一是破除“西方中心论”,避免跟随式研究和解释性研究,从理论自信的高度辨识西方观点;二要培育和形成世界中国学的国际专家,具备世界范围内的学术对话乃至交锋能力;三是在世界中国学的概念表达和议题设置上发挥引领作用,形成创新引领的学术带动能力;四要加强与海外中国学的对话与交流,搭建权威的世界中国学交流平台;五要打造世界中国学国际中心,形成对海外中国学专家的强大吸引力。

  提升中国学研究的世界话语,要加强中原学研究。中原学的研究对象和内容,无论是从历史的纵深来看,还是从当今中国发展的重大问题来看,都是中国文化和中国发展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研究中国就不能回避中原这个特殊区域。在世界中国学视野下加强中原学研究,一是进行国际视野的比较研究。世界中国学是交流互鉴之学,中原学也应该具有国际视野,要能够进行国际比较研究。要重点研究中原地区文化、经济和社会发展对于中国在全球竞争中的意义,并考察国际上类似区域对中原地区发展的借鉴及互动等。二是在交流互鉴中扩大国际传播。中原地区的经济、社会、文化发展,不仅仅要引起国内各界的关注,还应该成为全球的关注点。应该有更多的国际学者研究中原学,从而使中原学真正成为跨越国界的开放性学科。特别是要让散布于世界各地的华侨华人,关注中原地区发展,推动中原学的国际交流。三是避免中原学成为区域空间的简单学科组合。中原学研究对象的空间边界比较明晰,涉及经济、文化、战略等各个方面,与诸多学科都有关联。但不能把中原学当作其他学科的简单组合,而是要有所侧重,并形成逻辑体系。

  地域学研究的几个基本问题

  □广西师范大学教授 桂学研究院学术委员会主席 胡大雷

  所谓地域学,即以地域为核心的历史与现实的一种系统知识学问、学说的总和。地域学研究有几个基本问题必须明确,要在研究中得到贯彻实施。

  地域学“以地为本”。地域学研究都有独特的区域性视角。桂学要探讨边缘地域远离文化中心,是如何对中心地域产生文化凝聚力和向心力的,其有无竞争力;而其面向东南亚,中华文化的传播要经于此地,汲取外来新思想也要经于此地,于此可以看到桂学的魅力所在。就中原学而言,中原的自然生态环境利于人口的流动与聚集,就可以理解到中原学内涵广阔、形态丰富。但当中原文化代表中华文化时,怎么样、通过什么样的途径传播出去,又怎么使新思想、新文化传播进来,接受新思想、新文化,也是中原学研究的重点。

  地域学研究“以人为主”。就桂学而言,广西地域的多民族性决定了桂学研究的首要研究对象是各民族及其相互关系。就中原学来说,既要讨论各种人来到中原的民族融合,更要讨论中原之“人”走出去又发生了什么,如谢灵运走出河南到浙江,创制出山水诗,青史留名;又比如河南人走出去成为客家人,他们把中原文化带到南方、带到世界。

  地域学研究“以事为要”。桂学的中心问题或重点在于国家的边疆治理与发展、各民族的和谐与融合;而其凝聚点,就是广西历史上的重大事件。就中原学而言,我们既关注中原学自身,又注重中原学作为中华文化某种意义上的形象、代表。如何讲好桂学故事,如何讲好中原学故事,这也是地域学的努力方向。

  地域学“以用为重”。地域学应该探讨文化资源如何演变为发展的硬支撑问题,通过对传统的梳理和理论总结,将有关成功文化案例运用于当前经济社会发展、文化产业发展以及当代中华文化的国际传播。我们希望探讨当代文化建设的成功经验,借此建立起一种有价值的区域文化学服务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的新模式。中原学有着深厚的中国精神的河南表达,如愚公移山精神、大别山精神、焦裕禄精神、红旗渠精神等,如何发扬这些精神,把这些精神深入到现实中去,为建设社会主义新河南服务,这就是中原学的现实运用。

  观点集萃

  世界中国学包含着具有特殊意义的“世界的”中原学。由于中原和中国的特殊关系,中原学不仅是“河南的”中原学,也应该成为“中国的”中原学,乃至“世界的”中原学。要从“行走河南·读懂中国”、中华民族“根”和“魂”、河南是中国的“缩影”的角度,来认识中原和中国的特殊关系,来理解建构世界的中原学的可能性。未来我们要从理论的建构以及具体问题的研究上,推动中原学走得更远。

  从世界中国学的建构经验来看,以中原学的特殊地位,中原学前景广阔。但从世界中国学的角度来看,这一宏大体系的建构,实际上是基于学术界一二百年的积累以及国内外的长期互动。如果从建构类似于世界中国学的视角而提出世界中原学的概念,由中原学到河南的中原学、中国的中原学,世界的中原学,再到世界中原学,将是一个长期而又艰巨的过程,但我们应该对中原学未来的发展抱有信心。最关键的是世界各国学者的广泛参与和普遍共识。

  ——河南省社科院历史与考古研究所原所长 二级研究员 张新斌

  作为河南省特色学科的中原学,与21世纪初出现的地方性新学问相比,是以区域文化表达国家话语的新学科,而不是一般意义上的地方性新学问。黄河学研究团队对黄河学、黄河文明学科群概念内涵的解释,15届“黄河学”高层论坛主题的选择,以及22辑《黄河文明与可持续发展》栏目的设置,表明黄河学是以本土问题提炼本土概念和本土话语,在大河文明学科化进程中建构本土知识体系。《炎黄学概论》从本体论、认识论和价值论三个维度,探讨炎黄与中华文明的关系,实际上已经走出一条中华文明的学科化阐释路径。从中原学、黄河学和炎黄学的构建进程,大致可以归纳出这个学科共同体以问题为平台整合学科、从本土资源出发提炼本土概念、本土话语和自主知识体系,以及以学科理论建构和学科平台建设推动特色学科建设的主要特征。

  ——信阳师范大学炎黄学研究院教授 尹全海

  要立足于当下百年未有之大变局,来看待世界中国学视野下的中原学建构。从学科建构的角度,我们要站在未来、站在当下去审视过去,世界中国学研究也好,中原学建构也好,应该有这样的文化立场。建构中原学,要站在发展、安全、文明的立场上,对全球发展倡议、全球安全倡议、全球文明倡议作出自己的贡献。

  以地理关系视角来看待中原和黄河。面对快速变化的世界,我们不仅仅要站在中国,或者是东亚体系,还应该站在全球体系当中来审视黄河、审视中原。在中华文明历史进程中,中原地区、黄河流域占据独特的地理位置,发挥着“熔炉”和“枢纽”的作用,这两大作用对于塑造中华文明的特征,至关重要。

  ——河南大学黄河文明与可持续发展研究中心主任 教授 苗长虹

  二程作为宋明理学的奠基者,其所创立的洛学既是河洛文化的核心与精粹,也是当代中原学建构的核心与枢纽。抓住了洛学的意蕴及其现代价值的发掘,也就把握住了当代中原学理论建构的关键。

  从思想发展史来看,洛学实现了对河洛文化、中原文化、黄河文化乃至整个中华文化的整合与重塑,展现出道贯古今的理性精神、卫道立德的担当精神、开放达观的兼容精神、崇实黜虚的求是精神、以理统欲的尚德精神。

  在传统文化价值日益凸显、新洛学建构开启之际,洛学及洛学史的正名工作亟须展开,相关文献整理有待深入推进,经学研究应予重视,洛学思想研究应向纵深拓展,洛学的学风特质研究需进一步强化,洛学价值的现代阐释需进一步加强。

  ——郑州大学考古与文化遗产学院国学系主任 教授 魏涛

  中华五千多年文明史,是一场由“四方而中”,由“中而中原”,由“中原而中国”,由“中国而天下”的宏大历史运动。在这一历史进程中,中原文明是源头,也是核心。

  建构“中原学”,必须深入思考“中”的历史发展内涵及其与中国哲学、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华美学、中国人思维方式的关系,从而进一步深刻体会中国文化、中原文化的根本特性,作出符合实际的历史归纳。具体而言:一要更为具体而精确地界定中原学涵盖的内容。在学术思想上,应以广义的洛学作为中原学的核心,既体现地方性,又要有全国性,同时兼具系统性。二要更为凝练地总结中原学的要素与核心精神。要做到集中主干,减少旁支,紧密围绕“中”字做文章,对“中”衍生出来的“中原”“中国”“中道”等概念加以深度剖析,揭示出中国文化的中原本根。

  ——河南大学哲学与公共管理学院教授 叶平

  《中原学概论》是国内关于中原学研究的第一本教材,也是一部具有较强知识性、应用性、原创性的理论著作,对中原学的内涵要义、学科框架、理论依据、基本特征等进行界定和阐释,体现了河南哲学社会科学界的理论创新和学术创新。它厘定了中原学学科体系,系统阐述了中原学研究重点与创新之处,丰富了中原学的哲学内涵,填补了中国区域和地方学中有关中原学研究的空白。

  《中原学概论》是河南地方学理论中第一部全面系统的专著,标志着中原学研究已经迈上了新台阶,堪称河南地方学研究的里程碑。

  ——河南省社科院原历史研究所所长 研究员 程有为

河南日报理论 08打造中原学术品牌 助力文化强省建设 2024-03-20 2 2024年03月20日 星期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