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詹玉荣
1985年6月10日《河南日报》第四版上,刊发了一篇文章《永不停摆的生命钟》,作者为赵新华。记述了我的小弟詹建明的先进事迹,近40年了,这张泛黄的报纸,一直被我和家人珍藏着!
文章开头写道:“嗒!嗒!嗒!……时钟正以坚定有力的步伐奋进。他那生命之钟在第二十四个春秋正值人生最壮美的时期,却戛然而止。人们怀念这位普通的共产党员,呼唤着他的名字——詹建明。”小弟詹建明,生于1960年农历三月十九,1984年7月23日因公殉职,时年24岁。
1978年12月,小弟刚满18岁,入伍穿上了军装。他在日记本扉页上工工整整写下了毛泽东、周恩来向雷锋同志学习的题词。题词旁边,他写道:“建明啊建明,你是虚度年华,还是力争干出一番成绩;你生活在国泰民安的年代,要像雷锋那样生活,那样做人。”
一个年轻人的生活之路,是用闪耀着雷锋精神的小细节铺垫起来的。1979年2月新兵训练,连队给他颁发了嘉奖令。1979年对越自卫反击战打响了,建明所在连队往前线突击运送一批油桶。正逢大雪纷飞,他第一个冲向油库,几十公斤重的大油桶压在肩上,他一声不吭,手碰破了,肩压肿了,他的步子却加快了,衣服、鞋袜都结了冰,他的心里却燃烧着烈火……一个家在农村的战友母亲病故,家里经济紧张,建明悄悄地给他家里寄去了20元钱、60斤粮票。
1979年8月,他调到了政治处电影组。工作琐碎辛苦,部队还要求每个放映员都成为多才多艺的人。建明自觉适应这一特点,他创作的反映电影放映员生活的歌曲《影机欢歌》,曾刊登在解放军歌曲杂志上。1980年春节,我的母亲生了重病,盼望见到最疼爱的小儿子,建明给母亲回信:“我非常想念敬爱的母亲,但我干的这项工作越是节日越忙,我能用辛劳的汗水换来干部、战士及家属的节日之乐,是多么有意义啊!”武汉军区文化工作站以《大家满意的放映员》为标题,在电影工作资料上刊登了他的先进事迹。1980年,建明在部队电影放映“百场无事故”活动中获嘉奖。1981年,他光荣入党,被评为“优秀义务兵”。1982年7月1日,他被评为“优秀共产党员”“精神文明先进个人”。
1982年年底,建明退伍,在信阳影院担任放映工作。他把全部精力投入影院工作中。1984年4月的一天,建明下班时,嘱咐接班同志:“机器有毛病,今晚还可以用,但请多加注意。”电影刚放到一半,他又返回了影院,同志们围上来询问。建明说:“明天是多场放映,机器带伤工作是会出事的。”原来他下班后,对有毛病的机器放心不下,跑到另一家影院向技师请教,弄清排除故障的方法后,带着零件又连夜赶了回来。他和大家一起一直干到深夜一点,才把机器修理好!
一天晚上,建明上班途中被一个骑自行车的人撞倒,脸上撞破,血从左下巴滴到地上。他顾不上与撞他的人评理,也来不及去医院包扎伤口,一路小跑赶到影院。电影准时放映了,可他的伤口不停地往外浸血。在同志们再三催促下,他才到一家医院包扎,脸上缝了五针,医生给开了一周的全休假条。可第二天,他又照常上班了。
夏季一个雷雨交加的夜晚,影院经理焦急万分,夜场电影票已售出,雨这么大,住市区的放映员能准时赶来吗?他正在犯愁,机房的灯亮了,他看见浑身湿透的詹建明正在擦机装片,挽得高高的裤管还在滴水。值班经理又惊又喜,跑过来紧紧握住了建明的手……
建明常说:“是块煤就要燃烧、发光。”在影院里,不管分内分外的事,他都积极去做。生命的最后两天,他还在想着影院的明天,他对妈妈说:“等把场灯修好后,我还得加几个晚班,我要把影院幻灯搞起来,影院大门两边还可搞宣传橱窗……”
1984年7月23日上午,詹建明在检修设备时不幸触电,以身殉职。他以宝贵的青春,实践了自己要像雷锋那样生活、做人的诺言。电影院的同志们痛哭失声:“建明呀,你多才多艺,干什么都能干好。影院工作离不开你呀!”
老来丧子是人生一大悲剧,噩耗令父母痛不欲生。我们姊妹五个因小弟因公殉职痛彻心扉,更不知用啥办法能安慰整日以泪洗面的二老,平复二老的伤痛!
这时,《河南日报》刊发了文章,翔实追记他的事迹,再现了他无悔的短暂一生。报纸出版当天,小弟单位的领导慰问父母时带来了几张报纸,全家人围坐在一起,争相阅读。大家思念和欣慰的泪水交织,建明那可亲可爱的脸庞浮现在我们面前。看到报纸,年逾六十的父母更是如获至宝,他们每日报不离手,夜里也要把报纸放在枕边,每每读到文章末尾“他就像一座永不停摆的生命钟,给予人们的不是如诉的哭泣,而是深深的思索;不是悲哀惆怅和叹息,而是激越和感奋的召唤,是激励人们前进的永不停息的钟声。”父母悲伤的泪水止住了!《河南日报》对建明的极高评价,令全家人得到极大安慰和鼓励,父母为自己培养出这样优秀的孩子骄傲自豪,他们慢慢地从悲痛中走了出来。
我们全家感恩河南日报!感恩1985年6月10日《河南日报》《永不停摆的生命钟》这篇文章!
《河南日报》之所以报道詹建明的事迹,是因为他践行了雷锋精神。毛泽东亲笔题写报头的《河南日报》,它导向正确、主题鲜明。报纸时常报道凡人凡事、宣传“两个文明”中的先进模范,反映了人们内心对真善美的精神追求,深受人民群众喜爱。值此河南日报75周年华诞之际,我和我的家人衷心祝福河南日报越办越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