偏僻乡镇蝶变鞋业小镇

《河南日报》 (2024年06月18日 第 08 版)

  □本报记者 韩春光 本报通讯员 古国凡 高照辉

  炎炎夏日,记者到襄城县丁营乡采访,只见该乡标准化鞋业厂房一排排、一栋栋。鞋厂车间内,员工们都在熟练地操作着制鞋机器,满载各种款式鞋子的货车不断驶出。

  丁营位于襄城、舞阳、叶县三县交界,以前由于地处偏僻,经济发展滞后。乡里调研发现,因为青壮年纷纷到广东、浙江等地鞋厂打工,留守的多是中老年人,增收致富困难;同时在外出打工者中,不少人通过学习专业技能和企业管理知识,已成为企业骨干,拥有一定的资金积累。

  如何让在外创业成功人士反哺家乡?这几任乡党委、乡政府领导费尽心思。乡里认真落实《襄城县金襄引才实施办法》《襄城县招商引资优惠政策》《襄城县加快农产品加工业发展奖励扶持办法》等优惠政策,利用在外乡贤,以商招商、以情招商,对于返乡创业者,乡里协助提供证照办理、场地选择、环保环评、电力配套、银企对接等服务。

  “乡里帮俺选址、租房、办证、贷款,提供全程服务,回到老家干活顺心、踏实。”位于丁营社区的德佳鞋业有限公司董事长张德红感激地说,前些年,他在广州办鞋厂,2021年将鞋厂搬到家乡,目前吸纳500多名村民就近就业,年产休闲鞋、登山鞋等360万双,年销售额达9000多万元。

  在张德红的影响下,过去在广州鞋厂干的田艳涛也返回家乡,到德佳鞋业有限公司担任副总经理。之后,她又带动在南方打工的100多名姐妹陆续返乡,从事鞋业生产。42岁的耿惠丽说:“过去在外打工挣钱不多。去年春上返乡进鞋厂,月工资5000多元,不出村就能挣钱,还能照料家,比在外边干活强。”

  “乡里既帮助解决厂地,又帮助输送员工,还帮助我争取低息贷款。”彦张村卓威鞋厂总经理张义文介绍,2006年,他初中毕业,赴广东东莞鞋厂务工;2020年,返乡在本村一家鞋厂搞企业管理;2023年初春,他拿出自己的积蓄,利用在南方学到的技术,在村党支部的帮助下,租用本村废弃厂房创办卓威鞋厂,吸纳本村和邻村100多名留守妇女在此务工。

  目前,全乡拥有制鞋企业18家,年产鞋子1200万双,年销售额3亿多元,吸纳1.5万人就业,其中6000人属返乡就业,在鞋厂务工已成为全乡农民增收致富的主导产业。“5月份,永京集团品牌运动鞋项目建成投产,新增就业岗位1000多个,年产值可达1亿元。”丁营乡党委书记周晓仿表示。

河南日报基层之声 08偏僻乡镇蝶变鞋业小镇 2024-06-18 2 2024年06月18日 星期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