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甲骨文的方式打开盛夏(了不起的甲骨文)

《河南日报》 (2024年06月19日 第 05 版)

  甲骨文中的图案,部分学者认为是“夏”字。

  卜辞——“其乍(作)龙于凡田,又雨”。

  扫码看视频

  □河南日报社全媒体记者 樊雪婧
  日北至,日长之至,日影短至,故曰夏至。
  这一天,昼晷已云极,宵漏自此长,人们迎来最长的白昼;这一天,盛夏开启,荷风送来香气,蝉鸣声此起彼伏。
  当时间倒回千年前,甲骨文中有“夏至”了吗?古人又如何度过炎炎夏日?
  甲骨文中记载“夏至”了吗?
  甲骨文中的商朝也有“夏至”吗?答案并不确定。
  早在龙山文化时期,陶寺遗址的古观星台上,古人尝试与宇宙对话,观测确立“二分二至”。
  但节气名称的确认,在甲骨文以及商代文献记载中尚未形成。河南师范大学历史文化学院校聘副教授李晓晓告诉记者,目前商代考古出土的文字资料显示,甲骨文中只有关于春季和秋季的记载,尚未发现“夏至”和“冬至”的相关说法。
  关于“夏”“至”二字,也仍存在不少争议。
  甲骨文中有一个图案,被部分研究学者认为是“夏”字。从字形上看,一个跪着的人抬头注视天上的太阳,可能表示夏日炎炎、阳光刺眼,所以有学者认为是会意的“夏”字。
  但因为古字的音、形、意与现代差距很大,“夏”字最初表示的到底是地点、历法、人名,还是朝代,目前说法不一。
  而“至”字,《甲骨文合集》28261的卜辞中出现了“至日”。李晓晓解释说,一部分学者认为“至日”意为“到达这一天”,也有部分学者认为是表示冬至、夏至。
  热到受不了
  古人“作土龙”求雨
  值得一提的是,甲骨文卜辞中,求雨的卜辞占很大一部分。
  李晓晓说,甲骨文中没有关于热的记载,但关于求雨的记载很多。这也从侧面说明,可能当时天特别热、特别旱,所以出现求雨。
  商代人是如何求雨的?答案藏在甲骨文中——“作土龙”。
  卜辞——“其乍(作)龙于凡田,又雨”(在田地里作土龙,有雨)。
  什么是土龙?“类似于仿照天上龙的样子在地上作土龙,用来求雨。当时,人们认为云会跟着龙来,会带来雨。”李晓晓解释说,不过遗憾的是,目前文献记载、考古发现中并没有实证来说明当时土龙的样子,只是在卜辞里面有这样的说法。同样,在古籍中,如《淮南子》中也有“土龙致雨”的记载。
  除了“作土龙”,甲骨文中还记载着“焚巫尪”,即焚人求雨。
  卜辞——贞:  ,有雨。/     ,亡其雨。(焚了巫尪,有雨。)
  “有说法是,巫尪是一种生病的人,天生脸朝向天,人们认为上天觉得他害怕下雨,所以怜悯他才不下雨。”李晓晓说。
  虽然甲骨文中没有“热”字,但却有目前已知最早的“扇”。
  在甲骨文中  “烕”(灭)所从的  ,是现在所知最早的“扇”形。
  古人夏天也吃“冰”?
  古人能在夏天吃到“冰”吗?答案是:能!
  早在3000年前,古人就用智慧在夏天体验到了“冰”的快乐。
  《诗经·豳风·七月》云:“二之日凿冰冲冲,三之日纳于凌阴。”这里的“凌阴”,就是指藏冰的冰窖。
  古人也有冰镇酒喝。
  屈原《楚辞·招魂》中有“挫糟冻饮,酎清凉些”,大赞冰镇过的糯米酒喝起来浑身清凉。
  “世界上最早的冰箱”——出土于曾侯乙墓的战国青铜冰鉴,也是借助冰块用来冰镇酒的器物。
  不仅如此,周代有专门掌管冰的官吏,称为“凌人”。《周礼·凌人》记载:“凌人,掌冰。正岁,十有二月,令斩冰,三其凌。春始治鉴,凡外内饔之膳羞,鉴焉。凡酒浆之酒醴,亦如之。祭祀,共冰鉴……”每年十二月,凌人要“斩冰”,储藏在冰室,到夏天使用时,取出来放在冰鉴里。
  不过,那时夏天的冰只有贵族才享用得起。唐代利用硝石制冰后,古人的冷饮时代才算真正开启。
  到了两宋时期,冷饮品种更为丰富,“冰雪冷元子”“白醪凉水”“雪泡豆儿水”“凉水荔枝膏”等都是当时的“网红冷饮”。那时,消夏冷饮已成为“产业”,冷饮铺子遍布集市,北宋画家张择端的《清明上河图》中就有摊位上方挂着“饮子”的招牌。爱吃冰还写下《咏冰酪》的大诗人杨万里,也曾留下“北人冰雪作生涯,冰雪一窖活一家”的诗句,说的就是在宋朝卖冰棍利润丰厚,都能养活全家了。

河南日报特刊 05用甲骨文的方式打开盛夏(了不起的甲骨文) 2024-06-19 2 2024年06月19日 星期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