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为患“心病”的孩子解开心结

《河南日报》 (2024年07月04日 第 08 版)

  尚宇红为学生进行心理辅导。 受访者供图

  □本报记者 赵大明

  今年12岁的小雨(化名)是郑州某小学6年级的学生,平时成绩不错。前段时间,她一进学校就腹痛、发低烧,父母带她去了多家医院诊治,一直不见好转。无奈,在别人的建议下,他们求助于一家医院的心理科。诊断后,小雨的病因竟然是轻度抑郁。

  近年来,我国儿童、青少年心理健康问题多发,呈现出发生率高、低龄化的趋势,且往往“隐蔽在暗处”。调查数据显示,我国6—16岁在校人群中,精神障碍流行率是17.5%。触目惊心的数字背后,是患病的孩子常常陷入被误解、隐瞒甚至拖延治疗的困境。如何正确认识和对待孩子的“心病”,值得家庭、学校和社会共同关注。

  这些毛病可能都是“心病”

  “吃完药注意观察,一定要定期复诊啊。”为小雨展开诊断治疗的,是郑州市第八人民医院儿童青少年心理科主任张岩滨。接受采访的间隙,她不时接听电话,回应患者和家属咨询。

  从业20多年来,她在临床上遇到的儿童、青少年患者逐年增多,“现在每天的门诊号经常约满”。而据《健康中国行动(2019—2030年)》披露,每年接受心理疾病治疗的人群中,青少年约占四分之一。

  “小雨的症状并不常见,但孩子如果出现无法解释的疼痛和不适,如腰背酸痛、反胃、牙疼、腿脚发麻等,就有必要评估是不是存在心理障碍问题。”张岩滨介绍,这些都可能是精神躯体化症状,会影响身体机能,也很容易被家长误认为是其他病症。

  而另一些症状则较为常见,比如经常因琐事而发脾气、摔东西;兴趣缺失,如对以前喜欢的食物不再有胃口、以前的爱好如今感到索然无味;还有无法集中注意力、失眠、嗜睡、暴饮暴食、刷手机成瘾、强迫行为增多等等。

  “这些行为中,一部分属于正常情绪反应,孩子过一段时间就会自行调整过来。但如果持续出现这些状况,一定要考虑就医。”张岩滨说,抑郁症、焦虑症、注意力缺陷多动症等一系列心理问题,都会影响孩子的思维、情绪和行为,不能简单归咎于情绪和性格问题。

  “情绪易激惹、拖延、厌学等,在小学生中比较常见。”同样从业多年的郑州市纬五路第二小学心理咨询师卫杰向记者表示,一些家长遇到这类问题,常常感叹现在的孩子“咋这么脆弱”“经不起挫折”,这些都是严重的误解。“有句话说得好,看见,是治疗的第一步。”卫杰说。

  “鱼病了,问题可能是水”

  学界普遍认为,未成年人精神障碍的病因复杂,除了家族遗传、大脑机能紊乱、青春期荷尔蒙分泌出现变化等生物学原因,家庭环境、教育方式等社会学因素对未成年人的心理健康也会产生很大影响。

  “现在流行‘鸡娃’,父母对孩子抱有过高期待,给孩子施加了太大压力。”张岩滨说,随着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除了要应对日益增加的学业压力和社会挑战,一些孩子被迫“内卷”,很容易自我否定,找不到生活价值,时间久了就会出现心理障碍。

  卫杰则向记者打了个比方:“鱼生病了,不能只想着把鱼治好,还要思考是不是水的问题。”有些家长想让孩子独立自主,却变成了没有原则的放任;有些家长对孩子要求过于严苛,几点起床、几点睡觉都设定条条框框,学校为学生减负,但自己为孩子加压……

  在快节奏、高强度状态中生活的家长难免会有焦虑,“但社会的所有焦虑几乎都是向下流动的,谁最弱势就流到谁身上,最终孩子就成了受害者。”卫杰说。她所在的学校有一名6年级学生小西(化名),平时成绩不错,班主任和各学科的老师也很喜欢他。突然有段时间,小西老是独自发呆,也不怎么听课,成绩持续下滑。经过该校心理咨询师李文婷耐心沟通、引导,小西才敞开心扉。

  原来,小西的父母那段时间经常争吵,加上面临小升初而对他施加了很大压力,对他平时的所思所想很少关注。

  通过沙盘、OH卡牌等模具,李文婷为小西建立了心理模型,一方面教给他应对压力、宣泄情绪的技巧,如绘画、拳击等;另一方面则及时跟家长沟通,让他们充分了解小西的真实想法,做孩子的倾听者。慢慢地,大家都感受到了小西的状态一天天变好……

  “心病”还得“心药”医

  “孩子患有心理疾病并不可怕,家长一定要抛弃‘病耻感’,一旦发现异常,应及时寻求专业心理咨询或评估,治疗越早越好。”张岩滨说,心理疾病不仅会影响孩子的日常生活和学习成绩,还可能对他们产生长期而深远的影响。

  “很多成年人的心理问题,源于儿时的经历。”6月28日,河南工业大学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中心办公室主任尚宇红向记者介绍,曾有一名19岁的在校学生小强(化名)在她面前拉起长袖,胳膊上布满了密密麻麻的割痕。父母常年在外打工,作为留守儿童,小强3岁便在一家私立幼儿园住宿,念中学时还遭受过霸凌,导致极度缺乏安全感。他的自残行为,从小学5年级就开始了……

  尚宇红认为,目前对大部分家庭来说,“金钱养育”可以保证,但“心理养育”常常缺位。很多父母本身缺乏心理健康常识,在悦纳自我、同理共情、换位思考、情绪管理等方面缺少经验,也就很难为孩子营造良好的心理成长环境。

  在郑州市纬五路第二小学三年级至六年级的课表里,每周都有一节心理辅导课,授课的均为该校持证专职心理咨询师。学校每年会派遣这些老师外出参加培训、更新知识体系。然而,记者进一步了解发现,当前省内中小学专兼职心理咨询师的数量和素质,与社会期待仍有一定差距。

  亦有业内专家认为,尽管目前针对未成年人的心理服务机构逐年增多、人才队伍逐步壮大,但仍比较紧缺,分布也不均衡。建立更多的社区心理健康服务中心,为未成年人提供心理咨询、辅导和干预等专业服务,十分必要。

  值得一提的是,国内外不止一项医学研究发现,体育锻炼作为一种辅助治疗心理疾病尤其是抑郁症的方法,能更好促进心理疗法和药物疗法的效果。“体育运动作为改善身心健康的有效手段,已经被很多临床康复指南提出,对于未成年人的抑郁情况同样适用。”河南体育学院副教授吴严冰介绍,体育运动可以改善脑部供血,刺激神经细胞分泌相关激素以及活性因子,对情绪起到改善功能。此外,锻炼可以提高睡眠质量,有助于脑细胞自我修复。

  不可否认的是,人类的精神世界是复杂的,时至今日这一领域仍充满诸多未解之谜。在解决未成年人心理健康问题的道路上,我们任重道远。希望在“心灵守护者”的努力下,在社会各界的帮助下,会有越来越多患有“心病”的孩子走出精神桎梏,回归正常生活。

河南日报基层之声 08如何为患“心病”的孩子解开心结 2024-07-04 2 2024年07月04日 星期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