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新引领为河南电网增智赋能

《河南日报》 (2024年08月17日 第 04 版)

  □本报通讯员 梁允 柯佳颖

  “20多年来,我参与了河南多起灾害分析,不管是夏季强对流导致的倒塔事件,还是冬季线路舞动故障,由于天气恶劣,想要到达现场十分困难。这就要求我们在灾害发生前做好充分的准备和防范,利用先进的科技创新成果提升灾害预警的精确度,护航电网安全。”国家电网有限公司首席专家卢明说。

  电力是经济社会发展的血脉,构建新型电力系统事关国家能源战略体系,有助于推动能源绿色低碳转型,加快实现“双碳”目标。多年来,国网河南电科院运用数智化手段积极贯彻落实能源安全新战略,为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贡献力量。

  “硬核”科技 助力防灾减灾

  “预计未来几天,安阳、濮阳、鹤壁、新乡等地部分县市有大暴雨,局部特大暴雨,并伴有短时强降水、雷暴大风等强对流天气。请各单位加强输变电设备巡视,排查线路通道及附近异物风险点,避免引发主配网故障……”7月25日下午,国网河南电科院组建的河南电力气象台发布针对性的电网风险预测和生产建议。

  进入夏季以来,防汛工作成为重中之重。国网河南电科院全面梳理了蓄滞洪区、主要河流湖泊、重点水库等水文信息,结合“电网一张图”,构建“防汛一张图”平台,实现蓄滞洪区、水系图、暴雨分布图等全要素防汛信息的集成应用,通过不同图层叠加,满足防汛风险预测、防汛决策、防汛调度等不同场景下的使用要求。同时,创新性构建了“抗灾能力—风险识别—抢险能力”相结合的电网防汛管理体系,实现未来72小时不同区域电网防汛风险的自动识别和高风险受灾设备的精准定位,建立了防汛预警、水位监测与防汛队伍、防汛装备的联动响应机制。

  作为国家电网公司重点任务建设试点单位,国网河南电科院还完成全国河道淹没及蓄滞洪区泄洪模型部署及洪涝专题场景建设,将洪涝专题场景成功推广至国家电网公司和26家省级电力公司,累计推送5698条预警信息,有力增强了电网防汛能力。

  日前,在瑞士日内瓦召开的有关会议上,国网河南电科院提出的“电力设施防灾元宇宙仿真服务需求和框架”国际标准提案获批立项,为科学技术支撑防灾减灾提供了统一规范的相关技术要求。

  绿色引擎 加快能源转型

  “预计明日腰荷时段,新能源最大出力1750万千瓦;晚高峰时段,最小出力220万千瓦。”7月8日8时,国网河南电科院新能源专业发布了未来14天新能源功率预测,有助于提升全省新能源发电可靠性。

  进入7月以来,国网河南电科院充分发挥河南新能源气象监测与功率预测平台作用,紧盯气象变化,滚动开展全省6000余万千瓦新能源发电预测,从电源侧全面保障度夏供电。

  凭借原创的区域新能源功率预测技术,全省新能源功率预测水平实现了大幅提升,7月全省全口径新能源日前预测平均准确率97.3%。国网河南电科院通过预测手段降低新能源功率波动性影响,有效保障夏季极端天气下全省电力电量平衡。

  目前,河南新能源气象监测与功率预测平台已经在河南电网实现了全面应用。全省新能源功率预测偏差从350万千瓦降至180万千瓦,新能源消纳能力得到显著提高,每年为河南电网新增消纳电量高达7.6亿千瓦时,有力保障河南电网的稳定运行和新能源的高效利用。

  创新引领是国网河南电科院的价值追求。新形势下,该院始终以数字化转型驱动高质量发展为己任,坚持将数字技术、数据要素融入生产保障、管理决策中,深入推动业务流程优化和工作效率提升,为河南电网发展增智赋能。

河南日报能源观察 04创新引领为河南电网增智赋能 2024-08-17 2 2024年08月17日 星期六